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档案管理论文 档案期刊 档案杂志 档案论文 档案管理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档案管理学士论文发表 档案管理论文期刊发表 档案管理学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档案管理学位论文摘要 档案整理论文

关于档案论争论文范文 记忆不可靠性和口述档案论争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档案论争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5

记忆不可靠性和口述档案论争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档案论争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档案论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围绕口述档案是否为档案、口述档案的学科属性与学术地位、口述档案与文本档案的关系之争议,是档案史学领域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实际上,导致口述档案不被学界普遍认可的关键因素在于记忆的不可靠性.记忆具有主观判断的成分,容易失真;具有美学化倾向,难免利己主义道德评价;容易被误导,从而形成错误的记忆.从“记忆失真”到“记忆真实”,进而实现“历史真实”,是基于口述史学产生的口述档案获取档案身份,从而走进档案史学研究范畴必须实现的两个重要突破,而这有赖口述档案采集者与口述作者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档案;口述档案;记忆不可靠性;口述历史

1948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兰·内文斯创建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从此口述史学作为当代历史文献研究的新手段得以创立,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作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兴起的为数不多兼具学术研究意义、公共历史价值和社会激进议程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口述史学的兴起虽然其最初动机旨在弥补现存文献不足或现有史料缺失的档案考量,即强调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但它在客观上推动了历史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催生了“口述档案”这一新兴学科名词的兴起.

但自口述档案作为学科名词诞生以来,围绕其身份定位,即口述档案是否为档案、口述档案的学科属性与学术地位、口述档案与文本档案的关系之争议就一直存在着.以致于时至今日,“口述档案”词条在中图分类号之“档案学”中仍找不到对应的次级学科归属.本文以记忆的不可靠性为切入点,试图对口述档案的学术论争、学科定位及采集原则进行探讨,旨在口述档案在档案学领域的尴尬处境.

1 围绕口述档案的学术论争

所谓口述档案,是“为抢救社会记忆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1]是“为记录人们语言信息的记录材料的总称”.[2]这一表述基本涵盖了以下基本要素:来源上,口述档案的采集对象为与事件相关的个人;性质上,口述档案是社会记忆的一部分;形态上,口述档案是以语言信息为原始形态,并通过记录、记载的形式将其物化,成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对口述档案如何定位、口述档案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档案等问题,史学界和档案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赞成和反对两种观点.赞成者认为,口述档案是档案的一种形态,是“活档案”,属于档案的一部分.其理由包括:(1)从文本属性看,口述记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属于社会记忆的构成单元,与书面档案一样“具有原始性”,[3]应该成为“档案的一个分支”.[4]支持这一理由的最直接依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撰的《档案术语词典》对“口述档案”的解释,即“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 通常为录音或录音的逐字记录形式.”[5](2)从形成过程看,口述档案的采集对象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访谈内容经整理后可视为对历史的记载,具有原始性,“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价值”.[6](3)从反应内容看,口述历史以个人讲述的形式反映的内容多为亲历、亲见或亲闻,是当事人从自身角度凭借其个人记忆回忆历史的方式,从而尽可能还原历史,具有相对真实性.(4)从制度支持看,口述历史属于《档案法》《著作权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认定与保护的对象,具有合法性.(5)从研究方法看,口述历史不仅是对传统文本档案以政府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研究方法的一种突破,通过以个人为主体自下而上建构历史,使普通人的生活和大众对历史的情感和认识走进了史学领域,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史学理念”.[7](6)从社会功能看,口述档案可以拯救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填补历史空白,为正史或典籍史作补充与拾遗;还可以改善和充实档案馆馆藏,更好地发挥档案馆的服务功能,[8]等等.因此,赞成者认为,口述档案是将个体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从而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基石,是填补历史空白的有效措施;同时,口述档案还对鉴别文献史料真伪有着一定的意义,从而有利于优化、改善档案保管单位的馆藏结构.因此,口述档案赋予了档案以新的内涵,“拓展了档案工作的领域”.[9]

反对者或曰质疑论者则认为,“档案与‘口述档案’是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10]与书面档案、文本档案相比,口述档案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不能称为档案.其理由包括:(1)在基本属性上,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口述档案因并非伴随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自然形成,不具有“原始性”这一档案的根本属性,真实性、可信性值得怀疑;口述史不能称为信史.诚如塞内加尔学者萨利乌·姆贝伊所言:“口述档案因其回忆不能也不会总是真实的等使得重建历史真貌的努力困难重重.”“口述档案具有因其性质所决定的缺陷.它们建立在口头传说的基础之上,具有易变的特点.”因此,不能把口述的真实性绝对化.(2)在学科概念上,“口述档案说”混淆了原始历史记录与事后追忆的历史记录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传统的档案分类与编研体系.[11](3)在机构职能上,档案部门建立口述档案是一种越权行为,混淆了档案部门与其他相关机构职能的界限,冲击了档案的严肃性、规范性、权威性.(4)在行为动机上,建立口述档案本身是一些历史档案不足的机构或国外一些缺少历史档案的国家的权宜之计,属不得已而为之之举.(5)在国际经验上,国际档案界对口述档案的概念及定位也存在争议,有些国家并不认可“口述档案”一词,如法国以“有声档案”代替口述档案,加拿大采用“有声文件”作为通用术语,扎伊尔则使用“口述史料”一词,等等.因此,反对者认为,口述档案“不具有档案的本质上属性,不具有法律的凭证作用,而只是一种辅助档案利用的重要的参考资料”.[12]

2 记忆的不可靠性

实际上,导致口述档案真伪之争——到底应将口述采访资料归入口述档案抑或口述史料——的根本因素在于记忆的不可靠性上.这一直是一个赞成者刻意回避、反对者揪住不放的关键问题,是两派争论不休的症结所在.对这一问题的论争结果决定了档案的最根本属性——原始性是否成立.

总结:这篇档案论争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医药口述档案价值 摘 要:少数民族医药口述档案作为历史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对弥补少数民族医药史籍文献不足,挖掘少数民族医药口述档案价值,延续民族医药文化、勾勒立体全。

2、 我国档案馆口述档案资源采集模式其比较 摘要: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开展的口述档案资源采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采模式、社会征集模式和合作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口述历史开展的目的、口述档案管理的。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口述档案利用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码,记录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是社会历史珍贵的记忆,始终都是伴随着档案而产生的。目前,人类对非。

4、 对社会记忆和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近些年来,档案界就记忆、社会记忆与档案之关系、作用以及功能等展开了讨论、探索与研究。社会记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有它的区域范畴、共性特性。在某。

5、 论家庭档案参和社群记忆构建 2011年库克在中国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介绍了档案学科经历的四个范式:证据(evidence)、记忆(memory)、身份(identity)、社。

6、 档案记忆观视野下档案管理分析 【摘要】档案记录是传承文化传统的主要渠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数量日益增加,在充实档案的同时也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