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堂吉诃德论文 德伯家苔丝开题报告 纳兰性德文献综述 结合弗洛伊德自我写论文 德伯家的苔丝女性主义参考文献 立德参考文献 德国史论文题目

关于昭德论文范文 基于文化意象视角下青州昭德古街保护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昭德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0

基于文化意象视角下青州昭德古街保护是大学硕士与本科昭德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昭德集团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在文化意象视角下对历史街区保护进行探讨,认为在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不但要保护构成街区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显性要素,还应保护构成街区整体风貌的隐性要素.通过剖析青州昭德古街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发现当地对昭德古街历史街区的保护内涵和外延概念缺乏整体、系统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使得街区保护没有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以青州昭德古街为例,从文化意象理论出发,通过分析历史街区的内涵和价值,剖析文化意象与历史街区保护关系,运用文化意象理论对历史街区保护进行解读,探寻街区保护策略,强调街区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为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历史街区;青州;古街保护;文化意象

历史文化街区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到特殊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产物,它不仅有着重要物质价值,而且精神价值也相当重要.青州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这里先后存在过东阳城、广固城、南阳城、东关圩子城、旗城、广县城等六座古城池.昭德古街位于青州市区,是全国首届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因街内中段有昭德阁故名,同时昭德古街也是青州古城历史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典型街区,也是青州市唯一没有进行大拆大建的历史老街区.昭德古街一直保持原有历史格局,老店铺、古式木质板门、青砖小瓦,依稀可见当年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的繁华.

1. 文化意象解读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能够延续传承的意识形态[1].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2].简单来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由客观事物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释义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思想感情的“物象”,是主观意给予客观物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3],其实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借景抒情和借物咏怀词义相仿.文化意象,实际是一种文化元素或符号,是由人民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的凝结和思想的碰撞,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经济生活方式和语言文化不尽相同,体验着不同的民族情感,所以不同的民族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象.

2. 文化意象与历史街区保护关系

历史街区是具有较为完整的城市现状格局和保存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是“对街区文化的一种群体认知”,是人们对历史街区及其周边环境建立起来的概念和想象,是人们头脑中通过“主观环境”空间回忆出来的街区印象,它能够启发人们的意象性.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不同视角下研究个人或群体对街区环境的感知性,在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需要结合文化意象的构成因素来研究分析历史街区保护方法,这样可以使街区的保护更具有针对性,更具系统性.

3. 文化意象下的昭德古街保护解读

历史街区是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属于活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不能只简单保护历史建筑实体部分,还应该保护那些承载的城市街区文化和非物质形态内容和空间结构.昭德古街的文化保护要素主要包括街区空间肌理延续、外部空间重塑二方面.

3.1 空间肌理延续

历史街区的“肌理”是指街区的街道、房屋所形成的某种特色,是对描述对象的一种抽象,并不是对象的本身

[4].昭德古街历史街区作为古都青州的一部分,而街区空间肌理是古城风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对昭德古街保护过程中要继续延用城市原有的空间序列和风貌景观,要延续“街区—小巷—街区”的空间肌理组合模式,按照层层递进的关系,逐层分级,形成一定的序列空间,保护好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同时对占用街道空间的两侧店铺进行规范整合,引导街区业态调整,形成“一街、一片”的核心文化展示区域,保护延续好昭德古街空间肌理.

3.2外部空间重塑

路径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和连续性.昭德古街外部空间属于线状空间,因此可以突出昭德古街外部空间路径特征,提高路径对人的识别需求就成为了街区保护的重点[5],在保留古街本身路径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小范围、递进式地模式对街巷胡同进行有机更新,强化道路特征,增强街区的可识别性和地域特征;与此同时,在古街的直线形路径特征基础上,细化街巷小空间的处理,增加路径变化,引导视线变化,从而形成富有层次变化的路径形态,既丰富街区的空间层次,改善其外部空间环境,又能够更好的反映青州的地方文化.

4. 文化意象下的街区保护策略

历史街区的保护法规最早追溯到1877年的《莫里斯宣言》,而后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街区保护法律法规,这些法规明确对一些重要的历史遗产及其周边空间保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操作[6].在昭德古街的保护过程中,需要在文化意象街区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保护相结合,在保护与发展、改善与利用之间寻找契合点,改善街区环境,提升街区功能发展活力.

4.1 历史原真性的保护

昭德古街文化的延续要以保护历史建筑原真性为原则,对古街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修复,并在传统的商业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业态的整合,使昔日昭德古街内的特色民居和商号重显“旧”貌.同时昭德古街沿街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要对昭德古街主要街道和古建筑进行修复,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建筑做重点标记,加强对建筑特色立面保护,对形式最为丰富,最为精彩垂花门和窗户造型进行重点维修和保护,突出建筑风格特点和特色部分,真实的反映青州城不同历史时期的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使整个街道的主调呈现出原时代性特征,使其成为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体现街区历史文化特色和真实历史价值.

4.2 形态完整性的保持

保护街区形态的完整性,既要保护街区文化遗产本身,又要保护其所依存的地域环境和相关联的历史文化信息.《内罗毕建议》明确指出:“每一个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和它的环境应该被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包括建筑物、空间结构、人类活动等”[7].保护好昭德古街街区形态完整性,保护好各街区近代建筑群,保护好当地记载着青州历史文化的公共建筑,维持和保护好街区现有的丰富历史文化遗存和完整的街道空间尺度,同时要做到保护街道沿线的院落、围墙、铺装、行道树等历史环境要素相协调,保护历史形成的历史街巷两侧沿街界面的高度和景观特征,使其成为街区发展历史的见证.

5.结论

文化意象理论研究方法为历史街区保护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研究途径,强调了除保护街区实体层面之外,还要在文化层面对历史街区进行重点保护.因此,在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过程中,要保护融合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空间中的多角度街区文化,为街区在文化环境、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使历史街区的保护能够在多视角、多层面下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钢 文化研究读本[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5—10.

[2] 戴湘毅.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及其旅游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62.

[3] 李贵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论集[M] 2011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4] 戴湘毅 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及其旅游发展研究[D]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2008:64.

[5] 李鑫 多元文化视野下传统商业街区保护与更新[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6]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美) 方益萍/何晓军 译 华夏出版社[M] 2011—04: 89.

[7] 陈钊,王林,李莉.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32(4): 62-63.

项目资助: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52102210053)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昭德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参考文献:

1、 文化认同视角下对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 摘 要:本文选取非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认同这一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提出以。

2、 文化选择视角下语用翻译教学关联性和分析 摘要:从古至今各国之间就缺少不了贸易往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务沟通也趋于向国际化、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而在一切跨国贸易当中语言和文化的沟通都是必。

3、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 摘 要: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合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行为。旅游景点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以梧州景点为例,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和分析。

4、 大学服务社会实现机制文化为视角 [摘要] 文化以教育为生命载体,文化的形成及延续的过程就是教育过程。中国数千年超稳定农耕文化排斥科技创新,折射出大学文化中浓厚的“官本位”意识,。

5、 文化差异视角下乐山东盟留学生管理策略 [摘要]乐山自2009年招收东盟留学生以来,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

6、 文化折扣视角下我国纪录片出口的困境和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然而,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略显尴尬的中国软实力。中国的国家形象亟需从“经济强国”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