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公共自行车的文献综述 公共自行车文献综述 自行车里程表设计开题报告 自行车毕业设计论文 公共自行车外文文献翻译 科学小论文自行车怎样上山省力

关于自行车论文范文 自行车的前世今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自行车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18

自行车的前世今生是关于自行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自行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曾经,人们普遍认为,自行车是科学与运动的结合,是现代性的象征.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在路面上横行,自行车一度沦为“穷人的座骑”,风光不再.而时隔百年之后,自行车又将重新成为现代性、创造力和自由精神的象征.

近代欧美:“自由的轮子”成为平均主义的代步工具

1813年,德国人卡尔·德莱斯发明了一种“无马之车”,有两个轮子,靠着人们两条腿交替向后蹬地面而前进.这种木质机械车就是自行车的前身——“德莱斯自行车”.经过不少发明者的改进,到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人詹姆斯·斯塔利制造出了一种前,后轮小的自行车.80年代,前后轮尺寸相近的自行车又被发明出来;接着,链条驱动、刹车装置、充气自行车轮胎等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成型了.

在法国经济学家、城市规划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兰看来,从1870年开始,人们就普遍认为,自行车是科学与运动的结合,是人类创造的杰作,是现代性进步的标志.人们把自行车称为“机械马”,不过它的比马低,而且能够摆脱马匹带来的种种烦恼.不仅不会累坏,而且想什么时候骑都可以.人们自在地骑着它走街串巷,不再受火车时刻的限制,不用担心路上的突发事件,也不用照顾马匹.对于原本步行的人来说,在消耗同样体力的前提之下,骑自行车覆盖的距离是原来的3-4倍,人们的日常活动范围由此可以扩大10-15倍.

这样的进步不仅带来了交通的便利,更加改变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1893年,美国最大女性政治团体“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的领导者、妇女运动的先驱弗兰西丝·威拉德成为第一个骑自行车的女性.1895年,一位英国作家说道:“自由的轮子,在繁荣的国度里自由旋转,今天的年轻女孩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真正独立.”

在问世之初,自行车的非常高昂,几乎只有中产阶级才能够负担.不过,早在1899年,皮埃尔·吉法尔就在《马的终结》里这样预言:“自行车的出现带来了切实的社会效益.它让穷人有‘马’可骑,只消等待一次更大的潮流,它便会成为所有人的‘马’,一种平均主义的代步工具.”

到了20世纪上半叶,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自行车就渗入了社会各个阶层,成为了普通民众的宠儿,大量工人、职员和农民开始骑车往返于家庭与工作之间.20世纪30年代前后,自行车被赋予了独立、自由、大众化的象征意义.赫兰指出,自行车有助于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推动社会的发展.

近代中国:“为了骑自行车,我敢把祖宗不肯动的门槛锯掉”

在欧洲新创的自行车,仅仅几年之后就传入了中国.徐涛在《自行车与近代中国》一书中指出,自行车传入中国最早的证据是1868年11月《上海新报》的记载.一开始,在中国骑自行车的大多是洋人.彼时自行车稀有而昂贵,买得起的都是锦衣玉食之辈;自行车本身的技术也并不完善,还是难以驾驭的大前轮自行车.因此,自行车一开始并没有赢得中国人的喜爱.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里记载了光绪帝学骑自行车的故事,“有一天,他的长辫子卷进自行车后轱辘里,从车上摔了下来.和当时很多中国人一样,他从此不再学骑自行车了”.

光绪这一则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末代皇帝溥仪和自行车的故事却赫赫有名.在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拍摄的溥仪传记性电影《末代皇帝》中,苏格兰老师庄士敦赠送了一辆自行车给溥仪,并耐心教导他骑车在宫中游走.自行车作为西方文明的象征,彻底打动了这位代表传统中国正统的末代皇帝.

溥仪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当中写道:“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我们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到不方便的宫门门槛,叫人统统锯掉.”晚年,他重游故宫,经过没有门槛的宫门时,又一边指给人们看,一边笑着说:“这是我的成绩,为了骑自行车,我敢把祖宗不肯动的门槛锯掉.”

随着新式自行车的出现和风靡,1898年1月,《申報》对自行车提出了赞美:“泰西向有脚踏车之制,迩日此风盛于沪上,华人能御者亦日见其多,轻灵便捷,其行若飞.”在人们眼中,自行车再也不是费力而无用的工具,而是可以愉悦身心的奇器,俨然成为了“现代”、“先进”的符号.甚至,在1900年,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创办的第一家近代机器面粉厂——阜丰面粉厂把面粉的商标从“老车”牌改为了“自行车”牌,以将自家产品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最先进的生活理念挂钩.

除了上海,其他城市也出现了华人骑车的报道.1898年,在江西,人们看到某少年乘坐双钢轮脚踏车驰骋往来,“士人见所未见,无不讶为奇制”.1909年,两个深入中国内地的洋人在坐骡车经过山西时,十分惊讶,“竟有一名地方士绅骑着脚踏车超越他们”.在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拥有了自行车.

自行车回归:再次成为现代性、创造力和自由精神的代名词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在西方,汽车开始取代自行车的象征意义,逐渐成为了现代与自由的标志.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在路面上横行,自行车也一度沦为了“穷人的座骑”,车道也常常被占,风光不再.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自行车也迅速地被舒适便捷的汽车所替代.

虽然整个社会在二战后对自行车的冷漠是普遍而明显的,但在年复一年的交通噪声和拥堵当中,人们对于汽车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社会、文化的巨大变革之中,许多国家都掀起了反对消费社会的浪潮.在发达国家,自行车环保者日渐增多.到70年代,在法国,流行歌手乔·达桑唱起了“骑车在巴黎,超越小汽车”的曲子;在德国,交通流量节制的措施使得交通变得舒缓、过境车辆大幅减少,人们可以安全无忧地骑行;到十年代,随着交通限制区在意大利的推广,自行车又开始在这个国家流行;北欧也掀起了自行车复兴运动,是环境问题和经济萧条共同激发了人们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决心.

近几年来,随着汽车造成的交通压力大增和全社会环保观念的发展,中国似乎也迎来了自行车的回归.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各个城市出现,共享单车成为不少人出行的选择,“设置专用道,还路自行车”等保障自行车路权和安全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将健康理念运用在自行车的推广方面可以说也是正中靶心.骑车可以抵抗久坐对人带来的健康损害.经济理念在推广自行车方面同样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自行车没有油耗,可以缓和油价的飞涨;适量运动可以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的效率.环境、经济和社会的重重危机使得自行车的优势十分显著.

时隔百年之后,自行车再一次成为了现代性进步的象征.如今,相比那些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开上小汽车的人来说,年轻人对自行车更有亲和感.城市的精英阶层也正在不知不觉地引领着时尚的走向,他们习惯于拿着智能手机搜索附近的共享单车,潇洒骑上,飘逸而去,让“穷人的座驾”开始翻身,成为“潮人的玩意儿”.

现在,在荷兰和丹麦等国家,自行车已经被注入了更多的灵感和科技,成为了一门新的生活艺术.“自行车将重新成为现代性、创造力和自由精神的象征,正如19世纪后期一样.”赫兰说,“只不过这一次,它缤纷夺目的优异表现会更加惊艳.”

(《自行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等)

总结:本文关于自行车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新中国国宴前世今生 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的庆典或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举行的正式宴会,称为国宴。国宴为最隆重、规格最高的正式宴会,地点通常选择在人民大会堂或钓。

2、 中关村百千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前世今生 用3年左右时间,北京市政府集中安排百亿元左右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通过政策创新、机构创设及产品创新,吸纳带动千亿社会资本聚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3、 前世今生 蒋在,1994年9月生,11岁开始写诗,14岁发表诗歌。诗歌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山花》等刊;小说见于《上海文学》、《长江文艺。

4、 团队计酬式传销前世今生 传销是中国特有的名词,是伴随着直销这一营销模式进入国内而出现的。由于传销引发的混乱状况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其内涵和外延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作。

5、 网络文学产业前世今生 随着近十年技术提升与社会进步不断发展,网络文学成为创意及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大量网络写手与文学网站互相促进,在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完善自我。网络文学。

6、 大河剧前世今生 “大河剧”是NHK综合电视台的招牌節目,也是日本电视节目的招牌。倘若把电视节目分为教养节目、娱乐节目、教育节目,有专家认为大河剧可算“电视式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