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荒漠化论文范文 荒漠化内蒙古土地利用方略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荒漠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4

荒漠化内蒙古土地利用方略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荒漠化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荒漠化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中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内蒙古自治区如何利用好土地资源、资产,是一篇“即难做又难统筹”的大文章,也是一项必须要做好又要科学落实到位的系统工程,更是土地家园和谐发展的现实重大课题.本文通过自治区荒漠化土地基本情况的了解及分析,并结合笔者踏勘看到的实况感受,从中考量和总结荒漠化土地遵循科学发展观利用的策略.

关键词:荒漠化植物活力发展本源自然规律

“荒漠化”一词的提出始于1927年,形成于1949年,普及于1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概念的构成:“前提”是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核心”是土地利用效果的欠佳,“终极”是人类对土地及空间环境利用形式行为的历史判断.“荒漠化”一词的认同和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对生存空间历史行为“足迹”效果的生动描述,是思想智慧的科学反映.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研究的对象和课题.近十年,我国已将荒漠化知识普及于初、高中基础教育中,并在综合性大学教育中设立了独立专业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和研究,彰显着国家对土地荒漠化问题的高度重视.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中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地区,约占土地利用总面积的60%多;虽然,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76%的比重,但是,荒漠化面积数量是西部区最大的.分析、研究内蒙古荒漠化的防治对策及驱动成因等学术成果在省、自治区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很多,并为我国西部区防治荒漠化四种气候特点的土地利用,提供了四模式之一的赤峰模式(半湿润区)研究成果.2008年夏季笔者有幸在赤峰市翁牛特旗看到了治理沙地的成果—“流沙固定、沙洲变绿”的景色.荒漠化西部区“龙头”老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极干旱多型土地利用区.采用一种或几种模式防治措施的实施是解决不了东西跨度2,400km,自然条件迥异内蒙古荒漠化土地利用现状的.正如印度前总理拉奥所说:“从干旱至洪涝或者贫瘠的盐碱地,这些土地的问题都是一般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要探讨特殊的方法.”荒漠化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立足于基础以人为本进行发展,即从内蒙古土地利用荒漠化的基本情况出发,并结合国内外荒漠化治理的有效方式、方法进行析判,归纳出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土地利用的战略方案,指导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 区域自然基本情况

处于蒙古高原东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地貌构成多代多样,并形成独特的地貌气候特点.虽然,整体上称是大陆性季风气候,但是,具体到区域地质、地貌构成的现状,差异性又是巨大的,可分为季风气候区和非季风气候区.由此,其对自治区全境土地利用的方式、方法影响也是较大的.全区依气候特点对荒漠化土地利用防治的措施也是大相径庭,不可同法实施.至此,自治区范围内形成了两种气候特点截然不同的土地利用态势:一种是非季风半干旱、干旱、极干旱荒漠化土地利用区;另一种是季风半干旱半湿润荒漠化土地利用区.界线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界线以北为非季风区,以南为季风区.非季风区:年均降水在350mm以内,难以突破400mm;而且,越是远离海洋降水量越少.季风区:年均降水在350mm以上;虽然,远离海洋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年均降水较少,但是,降水也在200mm以上.“水”是植物茂盛的“发动机”,但是,始终受“路况”好坏诸条件的影响.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土地利用总是受蒸发量、日照时数、无霜冻日数、总辐射量等影响,并且形成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荒漠化土地利用环境.内蒙古自治区非季风区:年均蒸发量1,500—4,000mm,年均日照时数2,600—3,400h,无霜冻日数70—150d,年均总辐射量4,800—6,400兆焦耳/米2·年;季风区:年均蒸发量1,000—2,500mm,年均日照时数2,600—3,000h,无霜冻日数80—140d,年均总辐射量4,600—6,200兆焦耳/米2·年.由此可见,季风区、非季风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呈规律性变化.特征是:上述元素沿划分界线“走向”呈递增数值变化.不难看出:季风区各条件元素变化幅度较小、缓慢,而非季风区变化幅度较大、剧烈,体现着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区域自然地理土地空间环境的差异性.高平原土地利用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土地利用类型,占全区土地总面积50%以上,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沙漠、沙地土地利用次之,占土地总面积35%左右,分布于非季风区和季风区;平原土地利用约占总土地面积10%左右,分布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海拔高度在900—2,400m间,季风区的海拔高度在250—1,450m间.

2. 区域土地利用信息情况

信息的现实性和准确性更能让我们从“传递”中看到事物表象背后的实质“真谛”,便于解决问题.利用2009年9月结束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土地利用的整体状况,从中体会一些内容.整体看:内蒙古土地总面积115.45万㎞2,已利用土地96.11万㎞2,土地利用率达到82%以上,土地利用效率之高,在西部区也是名列前茅.而未利用土地面积不足20万㎞2(主要是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等),由此可见,后备土地资源的可开发利用已相当有限,探讨后备资源利用的实际意义已远小于如何提高土地质量减轻土地荒漠化利用的问题.以非季风区43个旗、县、市、区土地利用的统计数据可知:区域土地总面积75万㎞2,已利用土地面积57.7万㎞2,土地利用率达76.9%.如果扣除阿拉善盟近15万㎞2戈壁、沙漠等“难”利用土地面积,非季风区的土地利用率已达96%,利用效率之高不言而喻,非季风区的土地利用几乎达到“饱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精神如果习惯于复杂的状态上来观察对象,且被这种习惯所掩蔽,那就不能够认识自然.如果不能够分析宇宙,把它切断,加以最精密的解剖,就不能达到认识自然目的.”由此启示,我们可以把非季风区细分一下:东部10个旗、县、市、区的土地总面积16.73万㎞2,利用土地面积13.01万㎞2,土地利用率77.7%;中部29个旗、县、市、区的土地总面积31.14万㎞2,利用土地面积29.84万㎞2,土地利用率95.8%;西部4个旗的土地总面积27.09万㎞2,利用土地面积12.07万㎞2,土地利用率44.5%,可见,东、中部土地是荒漠化主发展区.季风区58个旗、县、市、区的总土地面积40.5万㎞2,利用土地面积32.37万㎞2,土地利用率79.9%.细分一下:东部24个旗、县、市、区的土地总面积24.67万㎞2,利用土地面积23.75万㎞2,土地利用率96.3%;中部17个旗、县、区的土地总面积2.71万㎞2,利用土地面积2.64万㎞2,土地利用率97.7%;西部17个旗、县、区的土地总面积13.1万㎞2,利用土地面积8.39万㎞2,土地利用率64%,东、中部土地利用也是荒漠化主发展区.另外,林地的拥有量也可以间接反映区域环境土地生物繁衍状况的质量.据统计:季风区的林地总面积12.99万㎞2,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是32.07%.东部24个旗、县、市、区的林地比重43.86%,中部17个旗、县、区的林地比重25.46%,西部17个旗、县、区的林地比重11.22%,可见,中、西部是荒漠化防治是主场区;非季风区的林地总面积12.85万㎞2,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是17.13%,东部10个旗、县、市、区的林地比重46.14%,中部29个旗、县、市、区的林地比重7.23%,西部4个旗的林地比重2.92%,中、西部是荒漠化防治的主场区.

总结:此文是一篇荒漠化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质地貌MAPGIS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MAPGIS软件将内蒙古地貌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空间叠加、镶嵌配准等运用操作,并利用近二十年跨度土地利用状况统计数据的展示,直接。

2、 公共管理下土地利用效率和政府行为取向 [提要]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解决城市土地问题也成为城市建设的首要问题。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

3、 城乡一体化中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其法律完善 摘 要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对于经济的发展、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空间与结构的合理配置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面临的问题很多,尤其是。

4、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呼和浩特市当前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从大到小顺序为牧草地、耕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交通用。

5、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问题改进思路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不断提升,但同时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

6、 互联网经济对土地利用影响 摘要:土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做好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