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沧桑刊物

关于沧桑论文范文 一棵沧桑树里的三个半世纪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沧桑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4

一棵沧桑树里的三个半世纪是大学硕士与本科沧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沧桑方面论文范文。

北京之北一百多公里处就是河北的兴隆县,境内有燕山的主峰雾灵山.正是秋高季节,几个好友乘兴登山,一路黄花红叶,蓝天白云.松鼠横穿于路,野雀飞旋在树,鸟鸣泉响,好不快活.正走着,忽见路边有一指路牌:沧桑树与见证桩.不觉好奇,就下路拐入荒径,攀荆附葛,爬上一高坡,顿现一树一桩.

树是一棵奇怪的大松树.根基部十分壮大,盘根错节与山石一体,已分不清彼此.原树已经枯死,而在侧根处又长出一棵新树,有合抱之粗,浑身的鳞片层层相叠,青枝挑着绿叶在秋阳下闪闪发光.树身成“7”字形,斜出石缝向山外探去,蜿蜒虬劲,如一条苍龙欲腾空而去.大家正说这树像龙,当地的朋友说,这树还真就与龙有关.

原来,历代皇帝都自比真龙天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顺治帝,他就位后即在遵化县选定了自己的龙寝之地,后人称东陵.为使陵寝安宁,东陵以北兴隆境内这2500平方公里的山林,就全部划作“后龙风水”禁地.原住民全部迁走,不许耕种、伐木、采药、打猎,不许闲人进入.又配备了专门的护陵部队,隔不远就设一哨卡,满语称“拨”,现当地还留有不少地名:“一拨子”“二拨子”.森林郁蔽后,又清出若干防火通道,现有“北火道”等地名.一次士兵巡逻,忽然阵阵山风送来黄酒的甜香.深山禁地何来酒馆?细寻处,是深秋季节梨果落地,自然发酵,一沟酒香.于是这里就名“黄酒馆”.封建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伸手一指,这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占就是254年,直到民国后的1915年才解禁.山之禁,树之福.这棵龙形松,四季有人护,年年有酒喝,过了二百多年平静舒心的好日子.笑看冬去春来,静听花开花落.

1931年日本人侵占东北,1934年南下占领兴隆,直逼北京,当年的这一片皇家禁地又成了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在日本一方是南下的跳板,又是一处重要的战略物资地;在我方山高林密,正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地方.一场残酷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在这里反复拉锯.这其间数不清出了多少民族英雄.最著名的一个是孙永勤.孙本是一普通农民,小时曾读私塾,粗通文字,又习得一身好武,身高两米,双手过膝,行侠仗义,人称“黑面门神”.他耻为亡国奴,便串联村里的16位弟兄宣誓“为国为民,永无二心,抗暴杀敌,有死无降”,拉起一支“民众军”,自任军长.后接受中国的领导,改称“抗日救国军”,一直发展到5000多人.孙带领部队一年半间,与敌接战200多次,拔掉据点100多个,成为日军的心腹大患.以至于日本人诱降国民党,与何应钦谈判签订《何梅协定》时都将灭孙作为一个筹码.而当时也注意到这支抗日力量,1934年8月正在长征途中的党发表著名的《八一抗日宣言》,将孙永勤与吉鸿昌、瞿秋白并列,说他“表现出我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孙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寡不敌众又腿部负伤,被团团包围.他对参谋长关元有说:“当年我们空手起家,誓杀尽敌寇,有死无降.今天弹尽粮绝,我来吸引敌人,你带部队冲出去,以图再起.”关说:“杀敌第一,愿与军长同生死.”结果孙以下700壮士全部壮烈牺牲.这棵树目睹了一个英雄悲壮的归宿.

“沧桑树”下还有一截二尺多高如水桶之粗的树桩,旁立木牌,上书“见证桩”三字,这是当年日寇掠夺当地资源的见证.我俯下身去想辨认一下树桩的年轮,只是经年的风吹雨打,横截面上的木质已经朽去,用手一捏,即成碎末.但整个桩子的大形还在,短粗挺直,身带焦痕,挺立于荒草乱石之中,似有所言.当年日本人为了铲除抗日武装的群众基础,便东起山海关,西到沽源县,制造了一个千里无人区,兴隆正当其中心.日军反复扫荡、搜剿,屠杀百姓,活埋、刀挑、挖心、狗咬,惨不忍睹,全县载入史册的大惨案就有九起之多,毁掉了两千个村庄,11万人被赶入所谓的“部落”过集中营生活,战后全县人口从16万降至10万. 同时又大肆劫掠资源,共掠走黄金9600公斤,白银数万两,原煤数百万吨.压迫愈深,反抗愈烈,我抗日军民为保护资源,经常夜袭据点,烧敌仓库,破坏交通.游击队穿行于深山老林,神出鬼没.敌气极败坏,便放火烧山,方圆200公里火光接天,烟罩四野,五个月不灭.这块皇封禁地化为一片焦土.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棵“沧桑树”就是劫后重生的火中凤凰,而那截“见证桩”则先是被砍后留下的树桩,后又过火,是日寇“三光”政策的见证.我抗日军民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与敌周旋,直到最后胜利.全国抗战8年,这里是抗战12年,现在山下的烈士陵园里还长眠着1200余位烈士.

看完“沧桑树”我们又重回登山主道,继续上山.秋阳如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刚才脑子里的硝烟渐渐散去.正是果熟季节,路两边赤、橙、黄、绿,摆满销售和等待外运的核桃、柿子、苹果、山楂,排起两道长长的水果墙,农民的笑意都挂在脸上.近年来为致富老区,这里浅山处大力发展经济林,林果成了农民的主要收入.深山处开辟成国家森林公园,封山育林,涵养水源.来到这里才知道,北京人吃的栗子、葫芦多取自本地,原来兴隆已是全国第一板栗大县、山楂大县;北京人喝的水,也来自这里,全县的高山密林间有大小径流800条,昔日的“后龙风水地“已经成了京城的风水宝地.

随着山路上行,两边的树木愈来愈密,栎树、楸树、枫树、桦木、杉木等遮住了头上的太阳和山外的蓝天,我们在林木的隧道里穿行.约一小时后终于穿出树海爬上燕山最高处的雾灵山峰.这燕山是一座历史名山,也是中国政治史的一个大舞台.其成名很早,《诗经》中即提到燕山、燕水.李白之“燕山雪花大如席”,韩愈说的“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都是指这里.元灭宋后在这一带建都.朱元璋灭元后将他的第四子朱棣分封到这里,名为燕王,驻藩北京.燕王深谋远略,在此整军备武,朱元璋一死便南下夺了帝位,将大明迁都北京,就是史上有名的永乐大帝.是他奠定了北京作为历史名都的规模气象.之后这里又上演了李自成进京、清军入关、日寇南侵、长城抗战、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等几场大戏.我登上燕山之巅,遥望群峰从山海关一路奔来,长城起伏其间,脚下是一片树的汪洋,胸中荡起一幅历史的长卷.这时只见远处绿波中现出一团飘动的火苗,那是刚才上山时路过的一片花楸树林,这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树种,大概只有这燕山深处才有吧.都说枫叶红于二月花,这花楸叶子是枫叶的三四倍大,叶面厚实,树身高大,只在悬崖深壑,人迹不到的地方生长.秋风一过它就红得像浸了血,着了火.我又想起了刚才那棵穿越战火而来的“沧桑树”和劫后余存的“见证桩”.这块土地在民国时和解放初称热河省.热河,热河,好一片热土.先经过了254年的皇封冷藏,又经民国三十多年间的军阀混战、外族入侵和国共内战,终于回归于民,现已休养生息出这般模样.

山不转水转,人会老树还在.一截树桩见证了一个民族曾经的苦难,一棵树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三个半世纪的沧桑.无论是朝代更替,人事变幻;还是自然界的寒来暑往,山崩地裂都静静地收录在树的年轮里.

总结:本文关于沧桑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读外公是棵樱桃树有感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我读了很多课外书。我最喜欢《外公是棵樱桃树》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个贴近儿童心灵的感人的小故事。书中有一个名叫托尼诺的普通。

2、 河边有棵许愿树 A去学校的路上要经过一段河湾。冬季,河水接近枯竭,河床裸露,一大片松软的沙滩成了孩子们放学后玩耍的地方。靠近河畔,有一棵苍劲古朴的大榕树。大。

3、 不要去想一棵楝树春天样子 它把乐河路写出一种壮阔把天空与蓝,从小情调扩展成新路标它颤巍巍的冬天,枝头光光,几粒干果,就剩一种淡黄想它的时候,它是一缕烟雾不见眉眼,。

4、 做一棵城里树 做一棵树,是土生土长在乡下的山野间好呢,还是被移植进城里好?就这么一个看似幼稚可笑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萦系,已经有着很长的一段时间了。直到数月前。

5、 一棵行走树外二首 许多高大的树木像某地的白杨挤进面包车,挤进向外探视的眼球我看见其中的一棵它从北方逃到南方的全过程企图扎根,却一直游荡在楼宇之间我想告。

6、 曾卓悬崖边一棵倔强树 曾卓(1922—2002)是“七月诗派”中较有影响的代表诗人之一。在上个世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面对故土家园满目疮痍的山水草木,诗人的心中燃烧着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