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登门槛效应论文

关于准入门槛论文范文 要素准入门槛大小对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准入门槛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6

要素准入门槛大小对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是关于准入门槛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租房准入门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本文首先建立基于H-O理论的扩展模型,阐述地区贸易要素非同质引起中心 理论,造成中心到 涟漪扩散现象的论断,然后通过对我国31省市2001-2014年间的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变动进行探讨,在实证层面验证H-O理论对中心 理论的解释及启示.结果表明,二元经济结构下,要素准入门槛变化会倒逼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变化.资金准入门槛下降的地区会成为地区贸易中心,且初级品工业占比降低,服务业比重大幅上升.因此,我国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可通过调节不同地区的资本准入门槛,改变区域产业结构,获取政策红利的最大化.

[关键词]二元经济;中心 理论;资本;准入门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4.075

[中图分类号]F224;F0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4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中心 理论

“中心— ”理论是拉美国家“依附”理论的重要体现,在普雷维什的《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报告中得到了详细阐述.其认为,世界经济由大的工业中心及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 两部分组成,在技术和生产中体现出了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特征的“中心— ”关系.为进一步阐释“中心— ”关系的形成机制,克鲁格曼建立了基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新中心— 模型,具体解释了外部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运输成本作用下最终形成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此后,更有学者利用因距离变化的向心力及离心力变化,演绎中心 的层级划分.其中,向心力是外部经济、规模效应的结果,如产业间的前向和后向联系、知识外溢等是产生的内在诱因;而离心力则源自外部不经济,包括运输成本、垄断竞争以及企业从竞争激烈地区搬离的倾向.Fujita 等在进一步的演绎中发现,在中心城市中,向心力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潜力会随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但达到一定距离,离心力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潜力则会随距离增加而上升,呈∽曲线状.实际中,源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严重非线性,经验研究成果远远落后于理论研究,数学计量难以捕捉具体的模型轨迹,中心 理论进而遭到严重质疑.李君华、彭玉兰用角点均衡方法对克鲁格曼中心— 理论再求解发现,当制造业运输成本较高时,全部制造业集聚于中心地区;当运输成本较低时,经济系统均衡于对称专业化模式.这一结论和克鲁格曼的结论正好相反.其归因于制造业运输成本是作为一种集聚力出现的,只有当运输成本系数较高时,人们才会有动力聚集在一起,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贸易和运输.随着该系数下降,这种节约动机变得越来越微弱,并最终导致中心 结构瓦解.

实际上,在地区贸易过程中,如果不存在要素准入门槛,即古典贸易理论的要素同质假设不存在,便无法形成中心 理论的所述现象.为此,刘友金,王冰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进行拓展,引入要素资源禀赋系数作为参数,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发现要素资源禀赋、运输成本、劳动力价格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向心力或离心力的测量如何,运输成本、垄断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要素在流动过程中导致的准入门槛变动,增加了要素流动的额外成本,进而影响地区间的生产贸易.具体而言,当不存在要素门槛时,整个市场趋于稳定,要素流动按照供需关系而流动.当存在要素门槛时,市场呈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中心,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 的态势,同时,二者在 交错进行,形成涟漪扩散状,见图1.

1.2 古典贸易理论

为进一步分析涟漪状区域产业分布带,本部分对贸易理论进行扩展.古典贸易理论中,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在两种商品生产交换的市场中,一国会因自然禀赋或者后天认为的因素,在生产某些产品中具有生产成本低而生产率绝对高的绝对有利条件,该国便会生产此类产品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流通,其假设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之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认为两国产生贸易是两种商品生产率具有相对优势,其假设建立在劳动价值论、自由贸易条件、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收益不变之上.美国新古典经济学家Frank Willian Taussing认为劳动要素需要和资本相结合,如果兩个国家生产不同商品时资本—劳动比例相同,利息相同,就不会影响比较利益状况;当两国资本—劳动比例不同而利息率高低存在差异时,利率高的国家会选择生产劳动密集产品,利率低的国家会选择生产资本密集的产品.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1919年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认为,在同化前置因素的前提下,假设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每种商品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一个国家会根据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即丰裕程度选择出口,进而产生贸易.

根据H-O模型的结论,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本国含量丰裕的生产要素产品,并大量进口和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的产品.然而美国经济学家里昂锡夫对美国在1947年投入产出和贸易结构数据进行验证发现,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却在贸易过程中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产生了著名的里昂锡夫之谜.立元、一村和瓦勒(D.F.Wahl)分别对日本和加拿大的贸易结果进行研究发现,日本和加拿大的贸易结构均符合里昂锡夫之谜.此后,学者对该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人力资本学说、自然资源学说、关税保护学说和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学说等解释谜的存在.克拉维斯(I.B.Kravis)发现美国的人力资本投入高于进口替代部门,并将人力资本计算到商品投入中,里昂锡夫之谜随即消失.肯宁(P.B.Kenen)在1965年将美国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间收入差距进行人力资本换算,却发现计算中加入人力资本的投入后,里昂锡夫之谜仍然存在.迪伯(M.A.Diab)在1956年发现,美国进口竞争产品中有65%需要使用大量自然资源,出口商品中只有15%需要大量使用自然资源;使用大量自然资源的产品生产需要的资本劳动比,要高于较低使用自然资源的生产需要的资本劳动比.同时,美国自然资源匮乏、资源品质差、开采和运输难度高,表现为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如果剔除这些商品,里昂锡夫之谜就会消失.1971年鲍德温把19种需要大量使用自然资源的商品从进口替代项目中剔除,发现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大为降低,但仍然高于出口商品劳动比,所以里昂锡夫之谜仍然存在.罗纳德·琼斯(R.Jones)提出,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价格不同,生产同一种商品采用的方法不同,因此投入要素的比例也不同,则在不同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要素密集型产品.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准入门槛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参考文献:

1、 基于SEM的型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影响 摘 要: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中的核心要素。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依附创新型人力资本投资,对现有区域产业作出调整,探索适合。

2、 循环经济模式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摘要: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形生产模式,以及以资源消耗型制造业为主的滞后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直接。

3、 院士经济区域产业金钥匙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面搭台,将专业院士引进相应企业,在特定的背景机制中,实现碰撞产生火花,被形象地称为“院士经济”。在江苏,“院士经济”已成江。

4、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贡献度测算 【摘 要】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原因。而对于山西这一典型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其各产业自身的变动及产业间的交互变动对山西整体经济发。

5、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对区域产业结构影响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2006年-2016年人口结构及老龄化数据和三大产业结构数据为重点,利用回归模型分析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关。

6、 中国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探究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金融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并且对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生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