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钢琴艺术杂志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文献综述 第六届全国特殊教育论文大赛名单 第四代移动通信英语论文 钢琴教学开题报告 和第四版曹龙骐金融学相关论文范文 第4课撰写小论文

关于第六钢琴奏鸣曲论文范文 论贝多芬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的结构特点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第六钢琴奏鸣曲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1

论贝多芬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的结构特点是关于第六钢琴奏鸣曲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第六钢琴奏鸣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本文以贝多芬的钢琴作品《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研究对象,以作品中的赋格曲与奏鸣曲结合、独特的调性布局、副属和弦与重属和弦的运用、转调模进以及主属持续音的使用为切入点,分析、总结了贝多芬的和声语言及曲式结构特点.

【关键词】独特的调性布局;副属和弦;转调模进;持续音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于1770年12月16日,逝世于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

《第六钢琴奏鸣曲》是一首三乐章的奏鸣曲.这首奏鸣曲使用了细致的动机,是一首充满了春之快乐的可爱音乐,其间洋溢着海顿、莫扎特作品的气氛,曲中那明朗轻快的情调令人陶醉.该乐章是一首主题构成的奏鸣曲式乐章,本文通过分析作品,总结归纳出该作品的结构特点具有以下几点:

一、赋格曲与奏鸣曲式的结合

赋格曲,是复调乐曲的一种形式,建立在模仿的对位基础上,在J.S.巴赫的音乐创作中做到到了充分的发展.奏鸣曲(Sonata)是种乐器音乐的写作方式,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奏鸣曲式,主调为F大调,其曲式结构图如下:

该乐章是一首单主题构成的奏鸣曲式乐章,在呈示部中的副部主题是采用属调C大调,在再现部的副部主题调性回归,调性回归到主调F大调,符合奏鸣曲的调性结构布局,构成奏鸣曲式.呈示部中,1-8小节为主部主题,主调为F大调,4+4结构,卡农模仿的复调形式.9-22小节为副部主题,位于属调C大调与主部应答,结构式具有引申发展的扩展乐段.22-32小节为结束部,C大调,从主部派生的有一定对比成分的材料,以乐句重复方式构成,假平行结构.

作品的曲式结构虽然是奏鸣曲式,但是主题的构造中又体现了赋格曲的思维,即在作品的1—10小节,也是作品的主题部分,主题从左手弱起开始,低音声部清朗而庄重地出现了4 小节主题动机,紧接着将它移高八度模仿并作了回答.接着再在五度音程上模仿,清晰地构成主题、答题、对题的赋格曲形态,使该作品具有双重曲式结构思维.

二、独特的调性布局

调性,指的是在一定音高位置上的一定调式.形象地说就是“主音高度+调式等于调性”. 这在贝多芬的作品《第六钢琴奏鸣曲》中,第一部分是呈示部调性布局:主部主题是主调F大调,副部主题和结束部都是在属调C大调,也就是五度调性布局,在作品第9-22小节中.

调性在属调的C大调与主部主题形成明显的调性对比,位于属调与主部应答.此时,声部递增为三个声部,作为主部的继续,体现出独特的奏鸣曲的调性布局.

第二部分是展开部调性布局:展开部的调性布局可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二度调关系递进的转调布局:bA大调-bb小调-c小调,第二个环节是以五度调关系跳进的转调布局:c小调-g小调-d小调,其中c小调是两个环节搭界的调性轴.

第三部分是再现部调性布局:主部主题是主调F大调,副部主题是经过g小调- bB大调- bb小调,然后回归主调F大调,结束部是主调F大调.

三、和声语言特点

(一)副属和弦以及重属和弦的使用

重属和弦组是在半音和弦里应用最为广泛的和弦组,这组和弦最重要特点就是升高了音阶的Ⅳ级,升高后的Ⅳ级也就改变了它本来的下属和声特点,成了属和弦的导音.副属和弦与离调是联系在一起的,离调是转调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音乐作品中某一阶段用临时变音记号或者临时变音和弦引起调性色彩的变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巩固新调的调性,依然保持自己主调的调式色彩.在离调中充当副调属和弦的叫做副属和弦.重属和副属和弦在浪漫主义时期被作曲家大量的采用.

这在贝多芬的作品《第六钢琴奏鸣曲》中也是比比皆是.比如在作品的61-64小节运用了重属导七和弦并做解决.

这段谱例的调性在d小调上,排除外音不难看出谱例中第二小节的和弦是#5、b7 、2、4是V级上的重属导七和弦,然后解决到第三小节V级6 、#1 、3上.

同样的例子在作品的78-81小节也能见到.

这段谱例的调性在F大调上,排除外音不难看出谱例中第一小节的和弦是5、7、2、4是V级上的重属七和弦,然后解决到第二小节V级1、3、5上,第三小节的和弦是4、6、1、b3是IV级上的重属七和弦,然后解决到IV级b7、2、4上.

下例为贝多芬《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的第8-11小节,再次体现了副属和弦的运用.

这段谱例的调性在D大调上,排除外音不难看出谱例中第三小的和弦是7、#2、#4、6是II级上的重属七和弦,然后解决到第四小节II级3、5、7上.

作曲家在该作品中大量地运用了重属和副属和弦,丰富了主调的调式色彩.

(二)模进手法

模进:亦称移位,音乐构成做合乎逻辑的音高转移.以一组和声进行序列为原型进行模进,可以形成调式的变化.贝多芬常常在奏鸣曲的展开部使用这种转调手法,使做到展开部的音乐更加丰富多彩.这一手法即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他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时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者谓之.模进通常有:1、上行模进或下行模进(模进的方向),二度模进或三度、四度、五度模进等等(模进的音程关系).2、首调模进(模进仅限于一个调性的范围内)或转调模进(模进是从原有的调转到另一个新调).

贝多芬的很多作品中大量采用这种手法,此手法出现在贝多芬《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的再现部中的87-102小节,此段1-8小节是主调F大调,不难看出9-16小节是1-8小节的上二度模进,因此調性转到g小调.

同样的手法在该作品的95-106小节也有应用,此段1-8小节是g小调,不难看出9-12小节是1-8小节的上三度摸进,因此调性转到bB大调.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第六钢琴奏鸣曲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第六钢琴奏鸣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1第一乐章曲式结构 [摘 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 2No 1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一首,是贝多芬早期创作的代表性作品。这首作品的节奏较为单纯,小节间的联。

2、 贝多芬f小调钢琴奏鸣曲曲式和演奏分析 【摘要】贝多芬f小调钢琴奏鸣曲OP2 Nr1的第一乐章。这一乐章音乐的主题简单明了,曲调轻松活泼。对于弹奏要求的力度比较强,但音乐的篇幅不长,也。

3、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风格特征分析 【摘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创作于奥法战争爆发时期,整首作品中尽显王者风范,也被称为“皇帝协奏曲”。对《第五钢琴协。

4、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 【摘要】《第六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之一,因其对演奏水准与表现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成为钢琴家演奏技术的试金石。本文选取了里。

5、 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D664第三乐章创作特征和演奏分析 摘 要:弗朗茨·舒伯特,奥地利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古典主义时期最后一位音乐巨匠,也是早期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A大调奏鸣曲作为舒伯特在转变。

6、 贝多芬和他小提琴奏鸣曲 [摘要]贝多芬无疑是音乐史浩瀚苍穹中最闪耀的一颗星,他把短短的几十年生命里的所有的心血都浇筑在了他的音乐世界里,给人类留下了无尽的财富,他的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