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世纪周刊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和思潮 新世纪图书馆杂志 21世纪新型材料论文 新世纪水泥导报期刊 世纪人物杂志 世纪桥杂志

关于世纪论文范文 20世纪初东北旧体文学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世纪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7

20世纪初东北旧体文学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世纪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世纪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20世纪初的东北旧体诗创生于东北社会加速近现代化的新陈代谢时段,密切关涉了清末民初东北社会的生活状貌和变迁,其中新旧因素的交织、生灭、移位诸现象较为集中,尤其是传统文学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在文学场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创作既体现出社会形态中文学的变化,又于文学中显示着社会的改变.其中,感时感事诗成为最为直接体现社会情感的文学选择,实然的社会生活如对现代人性的建设和对现代国家制度的追求在诗中有了更多的表达,景物诗保留了东北在自然、人文发展中的优美景致.在署名方式、创作方法、文本结构方面有新的文学、美学质素呈现,传统的全知视角转为有限视角,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出现了向现代文学的改变.

关键词:旧体文学;20世纪初;《盛京时报》

基金项目:2011年度辽宁社会科学院课题项目,项目编号:Lnsky11B095

作者简介:薛勤,女,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从事文艺学、东北近现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1)06-0119-07 收稿日期:2011-09-12

在以20世纪东北文学为时空设定的框架中考察,世纪初期的东北文学的类特征仍体现为旧体文学,无论是以诗为代表的抒情文学还是以小说为代表的叙事文学,从体裁、技术层面看,它们的文体特征表现为对传统文类的传续,叙事文体在传统史传演义的余响中渗入了主题学、修辞学的时代因素,此一脉日后仍成为新文化运动后现代叙事文学的潜流,这一文类表现出了承载新的现代文学观念的能力,而仍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呈显象的一支.而旧体诗词则由于其形式中深刻存在的与旧文学观念的密切关系,更多地负载了旧文学观,因而在文化环境发生改变之后特别是新文学运动后退出了文学的主流行列,让位于全盘移植的现代新诗,让位后的旧体诗词以潜隐的状态依然存在于文学场内,并保持着与传统文学观的深厚联系,从未脱离文学现象之整体,并一直有着积极的自我调整,借以用旧的形式负载新的观念,成为20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仍旧葆有着强大的文学功能.而20世纪初的文学创作中,旧体文学处于新陈代谢最为旺盛、集中的时期,文学在作着纷繁、艰难而又充满生机的选择以及多种实验,新旧质素有着较密集的碰撞,应和时代精神者胜出并迅速成长,无动于时代之衷者则在加速消亡,在新旧合体和消长中呈示出一个时代的情感结构.

1906年10月创刊到1909年20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盛京时报》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刊载了旧体诗诗作四百多首,白话、小说等叙事作品二十多部/篇,并专门辟出“文苑”刊载旧体文学作品(包括传、诔、碑、序、歌等应用文),栏目内容的设置上体现出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遵循.《盛京时报》第1号即刊发七绝《对酒遣怀》(1906.10.18)等①;之后各体旧体韵文时有刊载,如“竹素堂”之《伤宠篇为态使君赋》(1907.4.12)、《抽局厘》(1907.4.18),“有真意斋”之《替比夘诗》(1907.4.20)等,至1907年年中,作者和作品数量开始较为稳定,梦石瘦人等人的创作初呈规模,统计至1909年1月,梦石瘦人共发表六十多题近二百首诗作.1908年中,创作的数量和作者状态较为稳定,活跃于《盛京时报》的诗人逐渐增多,主要有心籁、莫忱生、天印山樵、煮石子、饮泉子、阴山痴子、梦醒新子、独醒子、绍裘、酉山铁民、泺阳王翰生、酉山刘焕书等人.他们成集束地推出诗作,彼此间唱和频繁,甚至有一些集社活动,如梦石瘦人等参与的乙未年秋天结成的梅花诗社.总体上,他们的作品以感时、言志、怀古、交游、应酬、咏物、赏景等为主题,这些作品创生于东北社会加速近现代化的新陈代谢时段,密切关注了清末民初东北社会的生活状貌和变迁,其中新旧因素的交织、生灭、移位诸现象较为集中地显现,尤其是传统文学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在文学场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创作既体现出社会形态中文学的变化,又于文学中显示着社会的改变.

这里所称的旧体文学,主要基于它在以往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各自视角下的盲点特征:在近代文学视角下,它是已出现变异了的古代、近代文学的尾声,其文类的美学成就多不可与相关文类发展期、鼎盛期的成就同语;在以往现代文学视角下,它几乎是完全的盲点,由于传统文类特征的鲜明而被置于现代文学体系之外.事实上,旧体文学独居20世纪初东北的文学场域,具有文学的社会作用,反映了那一时空下人们的情感特征,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时的心灵空间、公共空间,有着不可忽略的文学史价值.

“诗以言志也.人有怀于古,有慨于今,有触于事,有况于物,靡不借诗以发扬之.”[1](《征诗广告》,1909.12.10)旧体诗文具有强大的参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功能,在种种抒情言志、交游应酬、感时纪事等社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处于古今巨变之中的旧体诗文展现了新旧胶着、变化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活.从《为程比部母太夫人寿》(竹素堂,1907.4.11)、《挽丁子英大令并序》(杨啸湖,1907.4.21)、《乞归未遂四首》(竹素堂,1907.5.3)、《神竹君小传》(傅忠堂,1907.4.23),到《旅怀》(于振宗,1909.2)、《警务局七律二首》和《收捐处七律二首》(酉山刘焕书,1910.1.29),旧体诗主题的关注点由个体生活向公共生活转移,言说空间的重心也由熟人社会向现代城市的陌生人社会移动.这表明,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知识分子由乡村化向城市化的转进,知识分子的交游状态和公共空间构建、作用发生了改变.熟人社会中的礼仪型文学交往转向陌生人社会中的新的文学关系.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活动空间是具有自然性质的熟人社会,他们在这里首先隶属于特定的家族和宗族,在既定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中生活.除了血缘和地缘关系外,由私塾、科举和书院等空间形态所形成的学统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关系架构.以自然宗法家族社会为基础的古代士绅,他们所拥有的空间观念具有浓厚的乡土性和草根性,其共同体交往的方式按照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原则[2](P21-28),是以自我为中心,以熟人社会为半径,以血缘、地缘和学统关系为经纬.他们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是自然的、有限的、固定的和较少流动的,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物质、精神联系.过去的乡绅主要集聚在乡村,伴随着商业城市的崛起和商绅阶层出现[3](P519-579),一批读书人在城市化进程中向城市聚集,构筑了近现代社会公共空间领域.东北旧体诗中传达出的则是以小桃源一类的会馆为主要的公共空间(梦石瘦人:《小桃源招股章程弁言》,1907.9.5),这类空间无疑提供了较为宽广的公共交往场域和思想观念交流的可能.知识分子在陌生人社会中参与了更多的公共活动,譬如市政建设的讨论,譬如赈灾救济的呼吁,等等.

福柯认为,在现代都市生活之中的人们,处于一个同时性(simultaneity)和并置性(juxtaposition)的时代,人们所经历和感觉的世界,是一个点与点之间互相联系、团与团之间互相缠绕的人工建构的网络空间,而不是传统生活中那种经过时间长期演化而自然形成的物质存在.[4](P18-28)现代化的变迁同时也是一个都市化的过程,资本、人口和知识高度向大都市集中,现代的都市替代传统的乡村,成为社会文化和公共关系的中心.现代知识分子是现代大都市的产物.从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者的转变,就是知识分子不断摆脱自然的血缘、地缘关系,进入都市空间的过程.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乡村不同,完全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都市人和都市知识分子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全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就文化的自然性而言,他们全是陌生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在都市的空间中获得自然的公共基础.正因为如此,都市人特别需要公共交往,通过各种各样私人的和公共的交往,建构新的关系网络.因此,在旧体诗文中,负载着具体的社会职能的文类日渐稀少,譬如前述的在祝寿、吊唁等日常生活事件负有交际功能的专属文类被迅速边缘化,感怀类作品依然大行其道甚至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大变革时代获得了更多的出场机会和更丰富的富于变化的内容,而围绕着现代报纸为主的新媒介,诗的传播更为迅捷,为唱和交往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范式,也在构筑着新的陌生人社会关系.譬如,现有的资料中并无梦石瘦人、天印山樵、莫忱生、饮泉子、心籁等实然交往的痕迹,但他们频频的多向交叉唱和无疑构筑了新的社会、文学交往空间.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世纪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参考文献:

1、 解构和重构: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进程 摘 要: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是母语中最活跃、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在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现代化”进程中,母语。

2、 奥古斯特·桑德20世纪初德国时代面孔 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1876—1964)是通过肖像摄影记录社会现实的伟大摄影师,从1910年起直到1934年被纳粹政权终。

3、 20世纪50年代初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 [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共产党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了治理,其主要途径有:解放军进驻,维护安定,作为治理的保障;派遣中央访问团,传达中央。

4、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环境思想图绘 摘 要: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西方生态伦理学的酝酿期,其酝酿具体体现为环境思想的演绎。在主要孵化基地美国,环境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

5、 20世纪初日美家政学理念在中国传播 摘 要:20世纪初,日本的家政教育理念在中国迅速传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下田歌子“贤妻良母”主义的家政教育理念。哥伦比亚大学的现代家政教育理念传入。

6、 20世纪90年代台湾科技三大举措 建造同步辐射加速器1988年6月,陈履安调任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由原成功大学校长夏汉民接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任期1988年6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