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因地制宜论文范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因地制宜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因地制宜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16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因地制宜是关于因地制宜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因地制宜和有的放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选择,是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但这项系统性的改革在战略和战术层面的推进又必然面临着各区域条件的影响和约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因此而具有了区域空间属性.江西作为中部发展中地区,供给侧的结构优化亟待深入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为此,有必要全面认识江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背景、总体框架以及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243(2016)04-0021-09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因地制宜:文献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以贯之坚持的重要方向,有学者就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近几年 工作会议所强调的任务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不应被过度解读[1];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过去的经济政策重心本来就一直在供给方面,就算对需求有刺激,也是从属于供给刺激的,不能仅仅因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就断言中国长期以来采行的是凯恩斯学派的主张[2].本文基本同意这种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缺乏深入探究的必要.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区域属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的政策价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更像一个政策范畴而非学术范畴.

一方面,当前和未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从改革的部署、要求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强调区域差异,在国内市场化乃至中国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发展趋势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求国内各区域的协同性和一致性,还要求尽量和全球要素配置市场化模式接轨,否则不仅会降低改革的系统联动效应,导致制度在区域上呈现多轨化特征,不利于要素的空间配置优化,还会影响参和全球经济循环的效果,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难以形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率和贡献率将会大幅下降,进而派生出中国发展的外部瓶颈.

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改善中观(产业)乃至微观(企业)的细胞即生产要素的规模、质量尤其是其配置效率,显然,生产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的直接对象.区域和空间经济理论是基于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等基本事实而提出的.由此判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天然地具有区域和空间属性,中美两国因区域上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针对供给侧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就是有力的证明.文建东等(2016)认为供给学派针对的是发达的成熟经济,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是中国特有的转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学派两者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由此,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不只需要借助于市场激励来影响产业结构,更需要利用战略性的产业政策来打造新的产业体系.其实,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区域间即便存在大量的共性因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会呈现具体步骤、要求、重点难点等方面的差异.李稻葵(2015)认为中国现在提出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基本背景是,在中国经济内部还有很多相对比较落后、增长潜力非常大的地区;王展祥等(2016)也认为区域差异在减速背景下将是促进中国整体经济长期持续中高速稳定增长的又一重要潜力;中国内部审计(2016)第三期卷首语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的关系,就是既掌握好改革的宏观进程,又充分考虑各地实际、各方承受力,做到不拖延、不冒进;逢锦聚(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处理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罗良文等(2016)提出要通过优化区域结构来增加供给的有效性;许光建(2016)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发挥好 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观点就包含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区域因素和内涵.由上观之,学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区域属性已较为关注,但由于这些研究仍主要停留于涉及而非深入到区域层面,尤其是缺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区域案例分析,也就是说,已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未能做到在区域层面上的“精耕细作”,因而对实际的直接有效指导能力有限.当然,诸如以下所梳理的已有的一般性研究还是有价值的,体现在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区域方案设计提供基本原理,详加辨析,这些成果还是极具指导意义的.如高长武(2016)认为我们过去没有照搬照抄凯恩斯主义的主张,现在也不会照搬照抄供给学派和里根经济学的主张,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遵循和基本前提;《南方日报》评论员(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厉以宁(2015)认为供给方面的调控比需求方面的调控一般都难一点、风险也会大一些;车海刚(2015)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命题是改革,供给侧只是改革的切入方向;邓磊等(2015)认为我国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结构性的改革,包括生产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供给主体结构等,而不是简单地调节供给总量.他们提出,从本质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供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制度,释放制度红利.同时,他们还清醒地认识并描述了各种形态的“制度创新阻力”.张云(2016)则提出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概念必须要从“供给面”和“结构性”这两个角度来解读;迟福林(2016)指出,通过开放服务业市场做大服务业“蛋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课题,需要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倡导企业家精神作为结构性改革优先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许光建(2016)认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用好产业政策.应该看到,随着生产要素逐步突破行政辖区藩篱而能较自由地在一个更大的经济区域进行更为合理的配置,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将会日益明显,产业的空间布局也随之更为合理有序,缺乏比较优势的辖区经济即“大而全、小而全”状况将会得到遏制.恰恰也就在这时,各区域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表现不一,同时,由于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区域要素配置效率及产业运行质量等也参差不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基于的全要素生产率状况在各区域表现不一,这便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方案设计的必要性.进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结构性”是耐人寻味的,一般认为,这里的“结构”主要指产业结构,但本文认为,这里的“结构”可以得到适度拓展,如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这样的拓展是很有价值的,将有助于我们解析供给侧改革的若干侧面,进而有助于全面合理设计供给侧改革方案,其中,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则无疑将空间因素引入供给侧改革的分析框架之中.基于这种认识,有学者关于“供给侧其实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产业层面的供给,二是要素层面的供给,三是制度层面的供给”[3]的判断似乎并不全面.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因地制宜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振兴实体经济为基石,创新实施“五大规划”,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加。

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摘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制度供给,释放改革红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转。

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特定阶段,产能过剩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仅将。

4、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间不等人 尽管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度来看,近一段时间动作较快,尤其是在去库存、补短板方面有较大的进展,但从整体上看,供给侧結构性改革还需要加紧推进,时间。

5、 无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和机遇挑战 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无锡近年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为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

6、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均衡发力。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推动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