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 印象电子杂志 朱鼎良发表论文 论文印象马克思列宁主义 罗密欧和朱丽叶文献综述 朱有勇论文 朱苏力论文

关于朱熹印象论文范文 朱熹印象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朱熹印象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5

朱熹印象是关于本文可作为朱熹印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朱熹朱子家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最初,读宋末元初周密的笔记小说《齐东野语》,其中有一个与朱熹有关的故事:浙江天台营妓严蕊,不但“色艺冠一时”,而且才华出众.一次宴会上,台州知州唐与正让她以红白桃花为题赋词一首,严蕊即席填了一首《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唐与正大为称赞,便赏赐给她两匹双丝细绢.不久,朱熹以“使节”的身份来台州巡视,不知是恼恨唐与正对自己不够尊敬、招待不周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竟然欲搜集他的罪状加以弹劾,听说他曾经赏赐给严蕊细绢后,就逼迫严蕊承认与唐与正有奸情.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严蕊虽然“系狱月余,备受棰楚”,却“一语不及唐”.后来,严蕊被移籍绍兴,关进绍兴狱中,继续受到严刑拷问,由于她坚决不“认罪”,可想而知,“两月之间,一再受杖,委顿几死”.幸亏没过多久,朱熹被调往别处任职而离开了浙江,岳飞的第三子岳霖担任御史,来到绍兴.他很同情严蕊,便借庆贺新年的机会,命她当场作词来表白自己.严蕊不假思索,口占《卜算子》词一首:“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岳霖既钦佩她的才华,又可怜她已经病体支离,当即判其脱离妓籍从良.后来严蕊嫁给一个皇室近亲为妾,平安地度过了余生.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他为儒家经典所做的注解如《四书章句集注》等,成为明、清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唯一依据.然而,明末清初的大学者毛奇龄却不买账,据《儒林琐记》记载:毛某“掊击宋儒尤力”,竟然扎了个草人,说这就是朱熹,让他侍立在自己身边,每从朱熹的注解中读到有不够准确、不够贴切的地方,就“诘难扑责,以示贬辱”.

对朱熹印象的改变纯属偶然.

那一天,偶然从清人王应奎编著的《柳南随笔》中读到陆游于朱熹逝世后撰写的一篇祭文:“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髦,神往形留,公没不亡,尚其来飨.”这篇短短的祭文总共只有三十五个字,却凝聚着作者对亡友无限真挚之情.朱熹病终于福建建阳,陆游家居于浙江绍兴,两地遥隔千里;朱熹享年七十一岁,陆游长他五岁,此时已是七十六岁的高龄了.

陆游是笔者最崇敬的爱国诗人之一,他的诗篇令人荡气回肠、忠愤填膺,尤其是临终那首《示儿》诗,更是千古流传,妇孺能诵:“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竟然与朱熹有着如此深厚的情谊,竟然对他的逝世如此悲伤痛惜,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或许,朱熹也有其过人之处,有着令人崇敬的过人之处?

又是一个偶然,读了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记载的这么一个小故事:

朱文公有足疾,尝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之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从前勃窣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误他人尔.”

正是由于这种钦佩,笔者重新翻开《宋史》,将《朱熹传》又仔仔细细地读了几遍,以期对他有更加明晰的了解:

朱熹祖籍江西婺源,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生于福建尤溪,十九岁中进士,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病逝于福建建阳,享年七十一岁.

朱熹一生仕途坎坷,他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共九年),立朝才四十日.他本人亦不喜为官,屡屡辞职,而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用于著书讲学,是继程颢、程颐兄弟而后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闽学”的创始人.作为一代宗师,他著述极丰,有《楚辞集注》、《韩文考异》、《通书解说》等,《宋史·艺文志》中著录者有四十余种,未著录的尚有二十余种,另外由其弟子或后人编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种.清人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称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显然并非溢美之词.

这位南宋大臣、大学者、大教育家的本传洋洋万言,而记录其言论及奏章的文字就占了大约一半.重读《宋史·朱熹传》的结果,是笔者对他由钦佩变成了崇敬.因为,首先,他是一个敢于讲真话的人.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宋孝宗赵眘下诏求取“直言”,朱熹就上了一份奏章,开宗明义地指出:“圣躬虽未有过失,而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朝政虽未有阙遗,而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接下来就批评开了:您“风诵文辞,吟咏情性,又颇留意于老子、释氏之书”,可是您知道吗,这些玩意儿于治理国家可没什么用处哟.那么,身为一国之君,究竟该如何掌握“帝王之學”与“修攘之计”呢?首先,不可与“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的金人议和,而是要励精图治,使国富而兵强,然后乘衅而动,收复失地.这不与陆游的爱国理念完全一致么?难怪陆游与他成了好朋友.

紧接着朱熹又教育起宋孝宗来:四海之“利病”,百姓之“休戚”,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好坏啊;而领导干部的好坏,又在于监督机制——“监司”能否正常运转,能否起到裁庸劣、进贤能的职责;而朝廷又是监司的根本.老百姓能否“得其所”,能否安居乐业,关键在于朝廷.可是,眼下的情况究竟如何呢?无论是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还是监督他们的“监司”,都是“奸赃狼藉、肆虐以病民者”,只不过您陛下还不知道罢了——同样明显的是,朱熹这不等于是在指责宋孝宗严重失职么?

其后,朱熹又屡屡上书力主抗金,由于先后任宰相的汤思退、洪适都主张和议,与朱熹“论不合”,朱熹便辞官而归.直到淳熙五年(1178),新宰相史浩任命朱熹知南康军.朱熹一再推辞,朝廷不许,朱熹才至郡上任.第二年夏天,不少地方发生了大旱灾,宋孝宗传旨“监司、郡守条其民间利病”,朱熹便毫不客气地上疏指出:“今宰相、台省、师傅、宾友、谏诤之臣皆失其职,而陛下所与亲密谋议者,不过一二近习之臣.”而这些“近习之臣”是些什么货色呢?他们“上以蛊惑陛下之心志”,“下则召集天下士大夫之嗜利无耻者,文武汇分,各入其门.”好家伙,这不是明摆着在斥骂宋孝宗贤愚不分、忠奸不辨,是个亲小人、远贤臣的无道昏君么?这还罢了,可朱熹最后竟危言耸听地说:“莫大之祸,必至之忧,近在朝夕,而陛下独未之知.”难怪宋孝宗看了,要勃然大怒道:“这不是将朕看作亡国之君么?”其实,平心而论,宋孝宗固然没有什么大作为,可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在南宋诸帝之中,还算是满不错的.他在位二十七年间,国内秩序较为稳定,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经济亦呈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势头.《宋史·孝宗纪》称其“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以朱熹如此尖锐的言辞,孝宗虽然发怒,却未加以“诽谤”、“大不敬”之类的罪名,既未罢官,又未严惩,更加可贵的是,当有人攻击朱熹“疏于为政”时,孝宗还能实事求是地说:“朱熹政事却有可观.”益发可见他的宽宏大量.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朱熹印象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朱熹哲学教育价值三题 作者简介: 张允熠(1951-),男,江苏沛县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研究。引用格式: 张允熠 朱熹哲学教。

2、 朱熹作文教学观评析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别号晦庵,我国南宋时期儒学集大成者。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教学活动,每到一地,均兴学讲学,最多时弟子达数百人,。

3、 朱熹写桃 福建省尤溪縣城有个地方叫“半亩方塘”,那里桃红柳绿,风景宜人,桃柳丛中还有一座楼阁,相传朱熹童年时曾在这里读书习字。那年,桃花如火,朱熹正对着。

4、 朱熹究竟懂不懂古音 一朱熹究竟懂不懂古音?长期以来,这似乎是个无须讨论的问题。 在《诗集传》《楚辞集注》中,朱熹大量以“叶音”改读的方式注释 字音,即,将《诗经》。

5、 理学大师朱熹读书诗 中国文化热悄悄来临,世界上唯一五千年不断的文明确实令人神往,更值得我们华夏民族的子孙骄傲。文明的不间断需要代代传承,传承的前提是学习理解,理解的。

6、 府衙朱熹生命中300个日夜 冬日的午后,阳光温煦地照着古城那些翻新的屋瓦,雕花的窗棂,那些细节的华丽精致衬着整体的朴素大方,逸出一缕浓郁的古意和悠远的韵味。我在绵延的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