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心理逻辑论文范文 论文的逻辑结构是什么 毕业论文的逻辑结构 知道逻辑论文 禅宗逻辑论文 金融的逻辑论文

关于逻辑论文范文 网络谣言的发生逻辑和治理策略探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逻辑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1

网络谣言的发生逻辑和治理策略探析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逻辑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逻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社会变迁、国家治理体制变革和社会文化心理变化,可以构成社会转型期我国网络谣言发生逻辑的一种分析框架.这三个层面中的每一个层面都是一个网络谣言的触发机制,每个层面所包含的若干因素的组合也可能触发网络谣言.治理网络谣言要坚持网络立法与处理社会矛盾并重、行政监管与推进信息公开并重、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并重、网民理性与技术保障并重.

关键词:网络谣言;发生逻辑;治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4)01-0076-04

一、网络谣言的概念界定

2013年8月以来,随着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开展,若干网络名人相继落网,网络谣言的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谣言是最古老的传播媒介,也是网络社会中异化的传播现象.Knapp 认为,谣言是一个参照当前时事、旨在使人相信的命题,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广泛传播[1].奥尔波特等提出,故事主题的重要性和事实的模糊性是谣言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2].卡普费雷认为,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所辟谣的信息[3].可见,谣言的界定一般包含语境、内容和功能.我们认为,谣言是在模糊或不确定的情境中产生并正在流传但未经证实的话语,网络谣言则是在互联网空间生成、发布并传播的谣言.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与公民权益,亵渎网民的热情和正义感.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网络谣言有其独特的发生逻辑.本文提出了我国网络谣言发生逻辑的分析框架和网络谣言的治理对策.

二、网络谣言发生逻辑的分析框架

(一)社会变迁中的网络谣言:社会转型、风险社会与网络社会崛起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变迁带来的一系列结构性调整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深层背景.社会转型、风险社会与网络社会崛起是对网络谣言产生影响的主要社会变迁因素.

剧烈的社会转型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往往是谣言容易产生的年代.在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的分化整合、社会运行机制的转轨、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都在加速进行,并由此产生带有转型时期特点的新问题.社会转型同时是一个迈向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现代化需要社会所有主要领域产生持续变迁这一事实,意味着它必须因接踵而至的社会问题、各群体间的分裂和冲突以及抗拒、抵制变迁的运动,而包含诸种解体和脱节的过程[4].正如亨廷顿所认为的,现代性产生稳定,现代化却引起不稳定[5].

风险社会中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的副作用和一些地方政府的某些不作为也为谣言产生提供了生成环境.我国正进入风险社会理论家贝克、吉登斯等所称的风险社会.贝克将风险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6].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正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复杂的社会生活本身就意味着系统风险的增加,而社会转型无疑为社会风险增添了新的因素.

网络社会崛起伴随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等现象成为网络谣言产生的温床.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64亿,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相互嵌入的,网络社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促进现实社会形成新的特点.作为注意力经济的网络经济,它催生的网络营销行为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强等特征,并通过制造话题、策划网络事件诋毁竞争对手或制造有影响力的话题催生“”、“”[7].

(二)国家治理体制变革中的网络谣言:政治参与、信息透明与政府公信力

变革之中的国家治理体制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机会结构.在斯特拉森等人看来,谣言是与政治威胁、社会骚乱和权力变迁相联系的[8].对网络谣言产生影响的国家治理体制变革因素主要是政治参与、信息透明与政府公信力的不足.

谣言与制度化政治参与不足有很大关系.在特定情况下,谣言本身就是一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达形式.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多元化与现有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的矛盾致使制度化政治参与不足,而网络参与扮演了制度化政治参与不足的补充性角色.互联网激活的政治参与动力显现出网络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吸引大量利益诉求无序涌入网络空间.网络谣言表面上是网民的非理性参与,实质上是非制度化参与,它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和替代现实中制度化参与渠道的不足[9].

谣言一般是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甚至通过“删、堵、捂、拖”来遏制网络声音,结果造成更多更大的网络谣言.在我国现有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条件下,只有信息公开范围进一步明确和扩大,才能遏制网络谣言的扩大.

谣言的产生和扩散经常显示出民众对渠道消息甚至是对政府本身的不信任.在社会转型期,各种非理性政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行政能力,损害了政府权威,导致有些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部分媒体和专家学者也在与地方政府的“共谋”中失去公信力.在此种情形下,网络传播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即时互动、匿名和缺乏过滤机制等特性为谣言的产生和扩散提供了条件.

(三)社会文化心理变化中的网络谣言:情感动员、信息传播与社会抗争

谣言是对社会失衡或社会不安状况的一种反应.对网络谣言产生影响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是情感动员、信息传播与社会抗争.

谣言不是在鼓动人的理智,而是在鼓动人的情感.互联网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也是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的场域.中国网络文化的活跃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网络空间充满了的表达[10].网民的情感决定了他们对焦点事件的解读方式,直接影响公共话语建构和网民的社会认同.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导致的社会分化带来了普遍的相对剥夺感和挫折感,导致刺激性网络信息犹如导火索一般,不管事实如何都能迅速引爆网络舆情.这些情感动员导致网络参与者认知发生偏差、激发负面情绪、形成单向度价值判断以及群体性思维,成为网络谣言倍增器和加速器.

总结:这是一篇与逻辑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网络谣言引发的虚拟社会治理 摘要:近年来,网络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开放领域,网络中的谣言屡禁不止,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总结归纳网。

2、 网络的治理途径探析 摘 要 网络刷单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商市场的蓬勃兴起而产生的现象,随之带来的刷单行为严重扰乱了电商网络的正常经营秩序,在很大程度上侵。

3、 校园安全事件治理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校园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校园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就目前而言,虽然国内外校园安全事。

4、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探析 (100190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部 北京)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人类文明发展,知识产权和网络的关系更加的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网络是人类。

5、 网络谣言刑法规制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发达,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网络犯罪也日渐增多,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对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我国网。

6、 新环保法背景下农村水污染治理策略 摘 要 农村水资源是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的保障,当前农村水污染日渐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农业的生产。虽然经过环境治理,但是水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