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媒介经营和管理论文 媒介融合参考文献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论文 杂志广告媒介 媒介和大众文化论文 媒介和文化论文 媒介生物期刊

关于媒介论文范文 人延伸看媒介崇拜现象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媒介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1

人延伸看媒介崇拜现象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媒介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媒介专员是死工资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媒介不仅已经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人们的意识和认知.如今人们身处媒介化社会,人和媒介之间的主客关系正在发生改变.本文借助对媒介崇拜现象的描述,分析媒介的本质及其和资本的关系,并对媒介的延伸进行理性再思考.

【关键词】媒介崇拜;信息社会;大众传播

一、媒介崇拜的概念

“崇拜”一词通常表示一种顺从敬畏之感.在不同的时期,崇拜有着不同的表现.崇拜对象一般具有强大的不可知、不可控性.由于崇拜者和崇拜对象之间能力、地位的悬殊,崇拜者会失去应有的理性判断和批判能力,对所崇拜的对象俯首称臣,视其为至高无上的权威、精神领袖.到了电子信息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崇拜这个词有了一个新的搭配对象,它就是媒介.郭镇之在《媒介崇拜和经验认同》中对崇拜一词进行了解读——我们对这种崇拜的界定是在沟通障碍(物理的或心理的)下产生的,盲目、单向、有心理上位置差的尊敬和喜爱.它类似于英文中的“admire”,而非“worship”.[1]而樊葵则认为仅仅用“admire”并不能对此加以准确的概括,也不能深入触及现代媒介崇拜的本质,其深层实质应该是worship.[2]显然worship的崇拜程度要更深,带有一丝宗教色彩,更能突出媒介对人的意识和行为的控制,体现人对媒介的盲从和深度依赖.人们使用媒介已经演变成一种日常化仪式,仪式流程大致如下:早晨刷朋友圈和微博,早餐时看早间新闻和天气预报,上班路上听广播了解路况信息,工作和学习中使用网络查阅信息,回家之后用IPAD玩游戏、追剧等等.有的时候人们是为了使用媒介而使用媒介,如果突然打破这种常规仪式,会觉得生活少了什么,却又不知到底少了什么,内心会变得极度空虚和不安.正如网友们戏称的那样:“生活中重要的不是诗和远方,也不是眼前的苟且,最重要的是一部不会没电的手机和一个永远不会掉网的WiFi.”表面上看,人们现在可以从技术上掌控着媒介的发展和运作规律,电子产品一代又一代地更新,使用者可以很快掌握产品的各项新功能并为其所用.但是媒介却不仅是工具这么简单,它在悄然改变着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塑造了我们.”[3]

二、“人的延伸”和媒介崇拜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这种延伸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人体外在的延伸,有了媒介使得我们获取信息不再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媒介可以代替我们身体的“在场”,延伸我们的身体和各种感官,代替我们去听、去看、去说、去感受,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有亲临现场、身临其境之感.然而媒介呈现出的场景就是真实的情况反映吗?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提出“拟态环境”理论,所谓人对于环境的适应是通过虚构的媒介进行的.[4]如今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通过媒介获取更多的信息.久而久之,就会越发依赖媒介去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被媒介加工后建构出的“伪环境”所影响,也就是将拟态环境等同于现实环境.正如李普曼所说:“我们不是把真正的实事作为事实,而是把假定的事实作为事实.”[5]媒介工作者为各自利益不顾职业操守,骗取关注度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假新闻和谣言,受众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辨别,很容易受到这些不实信息影响,进而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判断.《成都商报》曾报道过一篇关于北大才女回乡送快递的新闻:北京大学毕业的徐璐在婚后放弃了北京的白领生活,选择回乡加盟快递公司,甚至自己骑车送快递.该报道发布后,多家媒体竞相转载,围绕这个北大才女的职业选择进行热烈讨论.但是很快就有网友发现2000年北大录取名单中并无此人,随后徐璐很坦诚地告诉《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在接受采访时已经向记者说明自己是专升本,不想用北大制造噱头.[6]显然媒介是想通过北大才女却选择回乡送快递这个反差来博得关注度.媒介呈现给我们的新闻,不仅仅是视听感官的延伸,而是代替我们“在场”,仿佛亲临现场目睹.然而这种“看见”真的能相信吗?媒介时代现实和影像已经分离,我们每天都有各种景观可以“看”,但其中部分景观却是媒介为了利益而建构出来的一种“表演”.

第二个层面是对人体内在的延伸,媒介进一步延伸了我们的意识,即麦克卢汉所讲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7]媒介已经可以代替我们的大脑 “在场”,延伸我们的大脑和思维,代替我们去思考、去认知,去行动,我们都成为了媒介人.新闻、电影、广告等媒介以展示“景观”为目的,给受众有意识的表演.“景观是一种更深层的无形控制,它消解了主体的反抗和批判否定性,在景观的迷入中,人只能单向度地默从.”[8]现代生活已经被媒介景观团团围住,媒介对人体的延伸蔓延至各个角落.受众已经不清楚自己最本真的需要,一步一步走入媒介精心设计的景观中,将媒介给受众建构的需要内化为自己的 和需求,即伪需要.媒介可以给人们带来虚假的快乐和满足,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的痛苦.“对媒介影响潜意识的温顺的接受,使媒介成为囚禁使用者的无墙的监狱.”[9]“沙发土豆”、“手机低头族”这些新兴词汇,都反映出媒介对人精神上的奴役和控制,我们失去了否定性思维和理性的批判力量,而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媒介本身富有强大的力量,不同的媒介造就不同的社会时代特征,从要到厚厚的百科全书中寻找一个术语的解释到现在只需要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即可獲得海量的信息,媒介技术的变化带来的是人们相应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媒介作为我们感知的延伸,必然要形成新的比率.不但各种感知会形成新的比率,而且它们之间在相互作用时也要形成新的比率.”[10]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这种省时又省力的获取信息方式使得人们越来越不愿调动原有的经验去辨析和判断事物,仅仅满足于获得浅层的碎片化信息,不愿意费时费力系统化的去深入思考和研究问题.随着媒介占据感知比率的上升,人自身的能动比率自然会下降,变得懒惰、麻木.媒介崇拜和媒介对人的延伸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对媒介越崇拜,就更会盲目依赖媒介带来的一切,那么媒介对人的延伸就会更深入.反过来,媒介对人的延伸越深入,人对媒介崇拜的程度也会随之加深,最终人只能被媒介牵着走.

总结:此文是一篇媒介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媒介评论审读评阅现象研判(七篇) 主持人语:这是一个“众媒时代”,媒介的融合发展孕育了新的悖论:一方面,媒介内容生产要求创新、逐异,凸显个体经验和个体价值;另一方面,信息共享和智。

2、 媒介评论·审读评阅·现象研判 刘丹凌,女,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系系主任,重庆市社科专家;加拿大雷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

3、 媒介评论审读评阅现象研判(四篇) 刘丹凌,女,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系系主任,重庆市社科专家;加拿大雷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

4、 媒介暴力现象分析 摘 要 在现实社会中,媒介行为的暴力带来的“人肉搜索”“大众逼视”等不良影响不仅对被报道者的隐私权造成了侵害,对其身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在报。

5、 媒介逼视现象的新闻伦理分析 【摘 要】媒介逼视是新闻界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对私人领域过度的公开报道,是新闻媒体社会角色错位的一种显性表现。本文通过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影响了解媒介。

6、 考古发现的古人猴崇拜现象 2012年,考古学家在内蒙古敖汉旗,发掘出了新的红山文化陶塑人像。考古专家介绍说,这个神像出土于一个面积不大的房址西角,它的出土意义重大,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