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传统工业化参考文献 中国在如何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论文 建筑工业化论文5 新型工业化期刊 中西方工业化比较参考文献 新型工业化杂志社

关于工业化论文范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破解香港去工业化魔咒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工业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破解香港去工业化魔咒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工业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工业化进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香港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历史机遇,依托大湾区打造亚洲总部经济中心;融合优质产能,聚焦创新打造“东方硅谷”;调整自身定位,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锋”.

香港回归中国 20 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起,香港去工业化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缺乏制造业支撑的香港经济遭遇发展困境.而今,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国家战略,香港迎来了摆脱去工业化困局的历史机遇.香港的传统优势产业如金融业、服务业等,和深圳、广州等相邻城市群产业互补性较强,若能藉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契机实现深度整合,则有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香港去工业化困局,同时也可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地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香港去工业化的过程和影响

1.大起大落,“辉煌”急转直下

香港制造业也曾经历过发展的“辉煌期”,电话机、仿首饰出口值世界排名第一;钟表、玩具、电脑零件、计算机等排名第二.在香港经济发展最快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李嘉诚等企业家通过日用品制造业实现了在美国等市场的淘金.然而,香港的制造业缺乏核心发展思路,一直以转口贸易自发产生的成衣和电子表生产等为主,并未逐步做全产业链,导致在港制造业企业利润率始终较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辉煌”不久就面临制造业外逃的窘境.20世纪 70 年代初,香港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约为 30%,到 80年代中后期下降到 20%,2016 年已跌至 1.09%.

2.寻求配套,“港”企竞相登“陆”

在对深圳的调研中发现,在深港企数量达700 余家,这些企业都是港商北上内地追逐全套产业链和更高生产效率的开拓者.对制造业企业而言,产业链配套和产业集聚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香港发展轻工业始终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和多门类的供应链,相比之下,内地轻重工业齐备、产业链完整、门类较全,是更为理想的投资地.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制造业向内地主要是珠三角地区进行了大规模转移.1979-1996年,内地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有60%来自香港,广东省的比例更是高达80%.至 1996 年,港商制造业企业在珠三角的直接投资已达到600多亿港元,直接雇佣工人400多万名.

3.影响民生,就业结构畸变

产业空心化的蔓延影响了就业.在香港制造业鼎盛时期,雇佣工人曾占到香港劳动人口的41%,制造业供给的工作大多是全日制且有固定薪金的工作,能给予工人基本的保障.20世纪70年代末,制造业开始撤出,大量失业劳动力涌入服务业市场,供需改变使得劳动力议价能力陡降,毫无保障的临时岗位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香港社会的稳定.调研发现,香港服务业从业者获得的多为非固定薪金,其薪酬模式是较低基本薪酬和计客(件)抽成相结合.无论是面向企业的生产型服务业,还是面对游客居民的一般服务业,都存在岗位不稳定、收入不稳定、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和制造业空心化有直接关联.

内外原因共同导致制造业空心化

1.制造业不受重视,“厂佬”备受歧视

制造业在香港经济版图中地位尴尬.香港的制造业主要是依靠转口贸易产生的加工制造业,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高,对香港在世界航运中的地位也非常敏感.随着全球市场需求和香港航运地位的双重震荡,香港原生制造业的利润率显著下降.同時,内地竞争者凭借成本优势也挤占了大部分市场空间.制造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有限,利润空间小且回报周期长,和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入房地产和金融领域的资本收益可达数倍或数十倍,这一客观现实致使很少有人愿意专注于发展制造业.

制造业得不到立法会支持.香港回归前,港府一直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回归后,因应业界迫切要求,政府推出了中小企信贷基金、创新及科技基金等支持措施,但这些措施欠缺统一和全面的规划.制造业扶持政策的落地往往卡在立法会环节,政府为制造业提供资金支持的议案提交立法会申请拨款时,往往会受到一些人为阻挠,被扣上利益输送、非市场经济的帽子.

制造业得不到香港社会支持.在香港投资建厂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人,无论陆资、外资还是香港当地人,一度被当地人称为“厂佬”,在转口贸易红火、金融经济开始起飞的时期,“厂佬”意味着赚不到钱.事实上,除了少数行业,香港的本土制造业很少被社会认可.

2.发展目标摇摆,“泡沫”挤压实业

在回归前,香港一直是外资进入内地和内地商品出口的口岸,其服务业发展远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完善.然而,香港地理和政治位置带来的财富,并没有像新加坡、日本和韩国那样产生出发展实业的需求.回归之后,香港曾尝试向内地提供多种 服务,包括招商引资、设厂投资、贸易平台、金融平台等,虽然有较好的收益,但凭借的仍是资金、信息、基础设施、资本市场等非独有优势,一旦遭遇上海等类似城市的挤压,其生存压力立即就会增大.

另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是去工业化和金融空转共同造成的泡沫经济.主要体现为香港房地产价格飙升,生活成本快速上涨,人才发展受阻.这不仅会引发较大的金融风险,还限制了香港资本的投资方向,把金融变成击鼓传花的危险游戏.

3.内地发展迅速,产业吸引力增强

相比于香港对制造业的“不闻不问”,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在制造业发展方面投入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抓住机遇,在优化企业生存环境、招商引资、推进转型升级方面连续出台政策,给予企业较大的优惠和帮扶,有效支撑了深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近十年来,深圳工业生产规模持续增长,工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0%左右.制造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地方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从规模上看,1980年香港GDP为467亿元人民币,深圳GDP仅为 3 亿元,而如今香港地区GDP只比深圳多不到10%.从速度上看,过去20年间,香港地区GDP年均复合增速为3%,而深圳增速则为15%.

粤港澳大湾区:以充分融合破解香港去工业化困局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工业化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工业化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立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已形成初稿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10月21日在北京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现已形成初稿,正在抓紧徵求意见。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编制工作“有一。

2、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城市该如何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包括了珠三角经济带的9个城市,而且涵盖了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在区域对外贸易、利。

3、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力点 在当今时代,区域发展需要竞争,但更需要合作。深化广州、深圳和香港的合作,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2017年7月1日,《深。

4、 制造业回流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方向 【摘要】通过在“中国制造业2015”、美国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 0的背景下,对粤港澳制造业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展对策,提。

5、 黄锦辉:粤港澳大湾区应不分你我 20多年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一直关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一经提出,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黄。

6、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对中国辐射引领作用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背景、国家战略部署的概述,从体制创新、专业服务贸易、经贸营商环境、科技创新驱动四个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对中国的辐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