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选题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开题报告范文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论文选题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期刊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 论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3

论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 近年,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网络伦理失范现象频频发生,主要表现在钟情网络社交、沉迷网络世界、侵犯知识产权、制造违法事端等方面.究其原因,是大学生道德自律弱化、网络空间虚拟化弊端、网络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失所致.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行为,高校应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从创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路径出发,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伦理 失范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祎,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101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开启了数字化生存的生活方式,构建了新兴模式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现实世界的传统伦理发起了挑战,传统伦理由于滞后网络社会的发展步伐,难以引导网络社会正确道德方向,造成网络伦理缺失,引发网络伦理失范.大学生作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其网络伦理道德的优劣关系着网络社会能否和谐有序运行,然而近年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层出不穷,败坏网络社会风气的同时,使社会各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质疑.因此,探析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表现及原因,采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行为,是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问题的应有之义.

一、 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表现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在这个承载庞大人口的网络社会里,网络伦理对维护网络秩序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社会的中坚力量,近年因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而引起的网络事件屡屡见诸于新闻媒体,严重扰乱网络秩序.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表现在多方面,具体如下:

第一,钟情网络社交,现实情感淡漠.网络社会虚设的人物定位,无关物质、外貌、学历、性别,迎合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所不能满足的生理心理需求.虚拟化的网络空间,是大学生的情感活动场、宣泄处,“网恋”作为一个突出例证,诠释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影响下个人情感的动态过程,即愈加依赖网络社会.大学生长时期把精神寄托于网络,无暇顾及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互动,用冷漠、无视的态度回应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久之便使亲情、友情等道德情感以及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等道德关系弱化乃至破裂.

第二,沉迷网络世界,道德人格扭曲.网络世界涉及领域之广、信息量之大,无形吸引着具有强烈探索精神、渴望接触新事物的大学生.网络这把双刃剑,大学生一旦掌控不好,便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危险,比如深陷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等,情况严重者可能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网络成瘾综合症到一定程度,便会引发孤僻、抑郁、轻生等症状,诱致人格扭曲.人格扭曲的大学生,心理状态长期不稳定,易把心理问题所带来的行为失常,例如虐待、偷盗、抢劫、杀人等不道德、犯罪行为施加于他人、社会,给其自身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也危及他人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侵犯知识产权,学术道德沦丧.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知識产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大学生群体这一挑战而言,某些大学生为了不遗余力地获取学习信息资源,无视学术道德,任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例如,通过各种在线渠道随意下载网络文章、软件,剽窃、抄袭甚至购买学术论文;在没有获得知识产权所有者授权或许可条件下,擅自将其网上作品占为己有进行公开发表或出版,谋取私利;随意进入各类网站无偿使用网站信息资源及服务,侵犯网络信息生产者和服务提供者的正当权益等.

第四,利用真空地带,制造违法事端.大学生轻度网络失范行为在法律不足以惩治的情况下,又赖于传统道德的局限性,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就形成了有空可钻、有利可图、有为可施的网络真空地带.某些大学生利用这一真空地带,漠视法律法规,肆无忌惮的做出情节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有些大学生为了寻求刺激或者图谋不轨,借助自身计算机技术优势,非法侵入学校校园网篡改密码、修改信息,甚至破坏网路系统,使网站瘫痪;盗窃他人账号和密码,侵吞他人财产,以他人名义实施非法行为;利用网络进行色情交易、非法买卖交易,发布虚假广告进行网络诈骗等.

二、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成因

马克思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孕育出一个全新的时代,并衍生出与这一时代相适应的生存、生活方式,我们无不身居其中,受其影响.

第一,大学生道德自律弱化.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实质是个体意识支配的结果,属于个体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讲,“个体行为主要是指由个人意识所支配的、具有内在动机的、有目的的行为.青年个体的行为特征是与青年其他诸如生理、性格、气质、社会角色相联系相制约的” .大学生年龄界于18岁至24岁之间,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主动融入社会进行自我社会化的阶段.在融入网络社会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难以抗拒网上各式“花样”,凭借网络社会个人无需实名制的虚拟化特质,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满足自身欲望,对自我行为缺乏有效控制,道德自律弱化,“慎独”思想淡薄,导致失范现象出现,污染网络风气,危害自身心理健康.

第二,网络空间虚拟化弊端.网络空间的隐匿性、非中心化特征导致主流道德意识缺失,是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助推器.现实世界的道德约束在网络社会中不起作用,虚拟的网络空间在不断解构或消解基于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价值导向性和约束力. 从古至今,道德都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道德水平的高低显示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然而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互联网的负面特性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不断歪曲大学生从小习得的道德观念.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正处在提升的关键时期,身处复杂的网络环境时很容易脱离现实伦理道德的束缚,做出错误判断,诱发错误行为.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95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摘 要:“95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如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文拟对高校网络。

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但是与此同时,一些不良思想也通过网络影响了。

3、 基于易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 摘 要 教育大数据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视角,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千人千面”。

4、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分析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考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跟不上时代的。

5、 深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推进军队政治工作网络化 【摘要】本文遵循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研究探索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对培育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提高部队在未来信息战、网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