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文化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征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考文献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8

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高效的旅游开发,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又有利于促进旅游产品的高端开发以及旅游文化品位的提升.在分析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器乐文化资源现状及发展的基础上,对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器乐文化项目进行多样化、集成式、精品式、体验式等多模式旅游开发,同时确保资金投入,加强队伍建设,拓展产业链条,积极融入区域旅游格局.

[关键词]七玄乐府;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音乐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再次明确强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与东盟接壤的西部和边疆地区,广西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科学而高效的旅游开发,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手段,又可以满足旅游者寻求差异、体验文化的需求,促进旅游产品的高端开发以及旅游文化品位的提升.

区别于“声乐”,用乐器演奏的音乐,通称为“器乐”(Instrumental Music).器乐,是人类文化、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和表现,而少数民族民间器乐,则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广西,其少数民族民间乐器的种类和数量均居全国第二位.然而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乐器也处于急剧的流失、消亡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旅游开发来促进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其中器乐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成为紧迫而重大的研究和实践课题.

一、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器乐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一)广西少数民族器乐文化资源原生态概览

据粗略统计,广西共有少数民族乐器120多种,其中壮族乐器毕多喝、合欢箫等35种,较有特色的乐器约19种;苗族乐器24种,较有特色的有15种;侗族乐器17种,较有特色的约9种;瑶族乐器26种,较有特色的有15种;彝族乐器4种,特色乐器3种;水族乐器5种;毛南族乐器3种,特色乐器l种;京族特色乐器4种;仡佬族乐器4种,特色乐器1种.

广西少数民族器乐文化资源原生态大致有如下特点:其一是各少数民族拥有的特色乐器比例悬殊,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拥有特色乐器较多;其二是拉弹乐器少,吹打乐器多,拉弦、弹拨乐器约有9种,而吹管乐器约有33种;其三是以宜山、上林、钦州一线为界,少数民族乐器分布呈现桂东少、桂西多的特点,而桂西与云南毗邻的那坡县,是彝族、苗族、壮族杂居之处,成为两省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汇合点,是全区少数民族乐器最丰富之地;其四是广西少数民族器乐文化古老而独特,如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了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锣,而瑶族的拉篥、布依族的笔管、苗族的嘎连、彝族的别、壮族的筚建、苗族的周咯卡展莱、壮族的波芦等乐器,古老而平凡,大部分为史书所不载,却与少数民族的生活有不解之缘,有的至今广泛流传民间.①

(二)从桂西、桂南到桂北的器乐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广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少数民族器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在坚持中不断发展.

20世纪80年代,广西少数民族乐器改革和乐团建设,取做到过全国瞩目的成绩,当时曾有“北有赤峰,南有河池”的美誉.1991年,应和国家民委的邀请,广西河池铜鼓艺术团赴北京演出了“铜鼓乐舞”,集中展现当时广西少数民族乐器改革成果和相应的音乐歌舞节目.

2008年,广西在东兴成立了京族博物馆,馆内收藏着各式各样的独弦琴,收藏了目前广西最为原始的独弦琴,为独弦琴以及京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广西铜鼓博物馆收藏着一面迄今最大、号称“铜鼓之王”的铜鼓,广西政府把该馆的建设,作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枢纽城市(南宁)的必备项目,努力为广西铜鼓文化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方面,广西艺术学院开设了独弦琴专业,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钦州学院等也把独弦琴曲目赏析、独弦琴演奏列入高校课程之中,这为广西少数民族器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智力支持、人力资源.①

2014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泽江教授历时三十年,对广西壮、侗、苗、瑶、京为主的少数民族民间乐器进行的5代改良工作成果(288件乐器、12部作品)作为基础,桂林旅游学院组织师生成立了“七玄乐府”乐团,进行音乐作品排练.乐器的展出及乐团的演奏,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两位副主席和外国专家的高度赞誉.目前,七玄乐府项目已经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项目命名为“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乐器)传承创新与旅游开发”(桂旅办〔2014〕264号文).

二、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器乐文化项目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民俗节庆等旅游资源相融合进行多样化开发

以桂林为例,其不仅拥有令人神往的山水风光、人文景观,而且少数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令人迷恋.诸如语言、服饰、信仰、建筑、歌舞、婚俗、节庆等,构成了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为游客的桂林之行增添情趣.据中国桂林网介绍,现已开发的民俗节庆旅游资源,包括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龙胜红衣节、福利五月八节、阳朔六月二十三节、阳朔渔火节等.集中开发和展示桂林民俗节庆等旅游资源的景区,有桂林漓江民俗风情园、阳朔世外桃源、桂林桃花江畔刘三姐景观园、阳朔的刘三姐水上公园和大榕树、龙胜民俗旅游村寨等.{2}

另一方面,器乐文化本身就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的少数民族民间器乐文化更是民俗民间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歌海”中的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中无论民族节日、婚丧喜庆,还是谈情说爱,都离不开民族乐器,“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贝多芬、莫扎特为何人,但发明乐器、演奏乐器、创作旋律却很自如.一片树叶、一节稻秆、一个葫芦、一个牛角,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随做随奏”.{3}

总结:这是一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独特的旅游资源。怎样实现非遗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带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无不是急待解决的课题。

2、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GIS技术,国家从级和自治区级两个层面研究367项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3、 江西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实现路径 摘 要:实践证明,婺源历年来非遗保护性开发充分遵循了保护文化内涵与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则,在非遗项目传承与开发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进一步提升婺源非。

4、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传不断被蚕食,一些少数民族非。

5、 在丝绸之路视域下陕西省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遗产类型多种多样且品质较高,这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陕西省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推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