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写北朝文学的论文

关于北朝论文范文 河北磁县北朝壁画墓服饰文化探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北朝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2

河北磁县北朝壁画墓服饰文化探析是大学硕士与本科北朝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五代十国是什么时期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20世纪70年代至今,河北磁县发现了一批北朝壁画墓,这些壁画墓极具考古价值.本文以墓葬图像中人物服饰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并以图像资料和史料相互印证的方式,归纳北朝服饰文化特点及成因,从而论证北朝服饰文化在中国服饰史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磁县;北朝;壁画墓;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017-02

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等一系列政治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也空前繁荣,包括服饰文化.磁县北朝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磁县城西南、漳河和滏阳河之间的平原和岗坡地带,是北朝后期的东魏和北齐皇帝、皇族和异姓勋贵的墓葬群.近年来磁县北朝墓葬考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考古资料中壁画、陶俑等人物服饰很好地反映了当时服饰文化,为研究北朝服饰文化提供了充盈的图像材料.

一、磁县北朝壁画墓考古资料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河北磁县发现了一批带有精美壁画的东魏、北齐墓葬,如湾漳大墓[1]、茹茹公主墓[2]、高润墓[3]、高孝绪墓[4]等,为研究北朝社会、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图像资料.湾漳大墓位于磁县湾漳村东,1987年开始发掘.墓葬由长斜坡墓道、墓门及高大门墙、甬道、墓室组成,总长52米.墓道长37米,墓道壁画上层绘有神兽及流云莲花;下层绘青龙白虎引导的4列53人仪卫,地面为地毯式莲花忍冬纹.根据位置、形制、规模大小、随葬品等推测,此墓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墓.茹茹公主墓位于磁县大冢营村北,1978年发掘.墓道东西两壁前端由青龙、白虎引导,其后下层为14人仪仗队列.墓室北壁绘墓主及持盖、扇的侍女,西壁绘侍女伎乐,东壁为侍者属吏.高孝绪墓位于磁县刘庄村西,2009年发掘.墓道东西两壁仅存10人仪仗队列,甬道前端绘束莲火焰纹宝珠棱柱,后残留侍卫.墓主人为北齐皇族修城郡王高孝绪.高润墓位于磁县县城西,墓室北壁绘墓主端坐帷帐、侍从供奉画面,西壁残存侍者,东壁残留伞盖、扇等.

河北磁县发现的北朝墓葬壁画题材和布局是一致的,且有一写作度化倾,比如等级制度.墓葬门墙、墓顶和墓道、甬道上层绘制象征高于世俗生活的天上虚幻世界;甬道以内绘制象征生前的内庭生活,墓室北壁绘墓主端坐、侍者伺奉画面,东西两壁绘属吏拜见、伎乐宴享画面;长斜坡墓道两壁绘制“长卷式”仪仗队列,墓主人级别越高,仪仗队列规模越宏大,人物所执仪仗、服饰种类越庞杂.壁画布局紧凑,气势宏大,体现的是一种威严、不能僭越的等级秩序.

二、北朝服饰文化的功能性

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综合表现.北朝服饰文化实用性功能特点鲜明,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文化思想、政治形态等.袴褶服是湾漳大墓、高孝绪墓中众多仪仗成员、人物俑常见服饰,是北朝各阶层流行常服.袴褶服上衣为交领,左、右衽均有,为袖口宽大的袍衣;下身为小口裤或大口裤,大口裤膝部用带子系缚,称为“缚裤”.袴褶服是在吸收汉晋古制“上衣下裳”传统服饰基础上形成的鲜卑族化的主流服饰.上衣下裳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传统的服饰形制.《释名·释衣服》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蔽障也.”[5]“上衣下裳”也称“褒衣博带”,衣袖肥大,下裳即裙,起到遮羞功能,给人一种雍容华贵、典雅端庄的视觉体验,是汉晋时期社会上层集团的衣着.鲜卑胡服“上衣下裤”特点:紧身袍衣,窄袖,小口长裤;有保暖、防风沙等功能,质朴,实用性强.进入中原后的鲜卑族,受中原政治、地理环境影响,服饰迅速汉化.袴褶服保留了“上衣下裳”洒脱形式,又结合鲜卑胡服紧身特点,将其上衣袖变窄,衣身收缩,下裳变为行动方便的裤装;将胡服裤口增肥,接近“下裳”飘逸形态;将裤装膝部用绳子系缚,袍衣腰部束带,最终形成了实用性常服—袴褶服.随着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交通工具有了明显的变化,湾漳大墓、茹茹公主墓出土众多女装骑马俑体现了骑马社会风气.《邺中记》记载:“石虎时,皇后出,女骑一千为卤簿,冬月皆着紫纶巾, 熟锦袴褶.”[6]这体现了当时皇家卤簿仪仗中女性骑马风气.社会交通工具的改变,也影响了妇女服饰的样式,为了满足骑跨马背生活上的需求,女性裙子腰线逐渐往上提至胸部以下.湾漳大墓仪仗中部人物、文吏俑上身外罩“裲裆”,《释名·释衣服》载:“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7]“裲裆”应是前后两片衣襟,一片当胸,一片当背,无领无袖,前后用带子相连的外衣.裲裆最初可能是作为裲裆铠甲的内衬,以防止磨破里面的衣服,后来成为武职官员及侍从人员的常用服装,不穿铠甲时,亦将裲裆穿在外面[8].裲裆服具有上肢活动方便,且保护身体重要脏器的实用功能.南朝沈约《琅琊王歌辞》:“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王,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9]说明“裲裆”是南北朝时期男女皆用服饰.高孝绪墓仪仗队列第9人头戴黑色软巾风帽,帽带捆扎发髻,长带飘于脑后,帽后为长帽裙.仔细观察风帽有硬质内衬,应为隋唐时期幞头的雏形.鲜卑帽是垂裙长帽.随着居住区域气候变暖,鲜卑族逐步接受了汉族束发的做法.软巾风帽系用布、帽带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帽带自然下垂如带状,这就是初期的幞头.“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爰自北齐,有长帽”[10].以软巾风帽代替鲜卑长帽,更适应中原温暖气候,且便于束发.

三、北朝服饰文化的多元性

北朝时期社会思想“自由开放、兼容并蓄”,服饰文化也更加多元化.汉晋古制的汉族传统服饰受到外来文化服饰冲击,形成“胡汉杂糅”特点;同时受到西域地区以及佛教艺术等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性服饰文化.湾漳大墓、茹茹公主墓等人物服饰左祍、右衽皆有,表明当时区分左祍、右衽观念淡薄.交领右衽即左衣襟压住右衣襟,是汉族传统服装的基本特征.孔子感叹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其大意就是如果没有管仲倡导尊王攘夷,我们就会被夷狄统治.汉魏以来的传统观念认为,左祍即右衣襟压住左衣襟,是蛮夷所穿的贱服.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左衽和右衽二词超出了服装形制本身的含意,成为事关华夷之别的民族观念.魏晋十六国以来的民族大融合已经淡化了不同民族的着装观念,特别是在北朝时期,过分强调华夷之别也为统治者所不容.左衽、右衽已经不再是区分华夷的重要标志,头戴小冠,身着袴褶服,脚蹬黑靴是墓葬壁画出行仪仗前列人物的服饰特征.靴子是鲜卑族应对北方寒冷、多风沙气候,避免骑马时身体胫部和马腹部摩擦的产物.小冠又称平巾帻,是汉魏时期汉族束发用的冠饰.《宋书·五行志》载:“晋末皆小冠,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北朝男子日常整体衣着体现服饰文化的“胡汉杂糅”多元性.湾漳大墓壁画仪仗人物形象以及人物陶俑身着翻领袍,说明翻领装在当时社会较为流行.敦煌石窟壁画303、304窟中,存有西域厌哒人的三角翻领的服饰画像,表明中古时期西域的厌哒和粟特两地就盛行这样的服装,即左右翻领的波斯风格服装.湾漳大墓、高孝绪墓壁画人物衣袖收窄、小口裤、垂裙鲜卑帽等鲜卑胡服多有出现.因反对“汉化”潮流,北齐强烈推行鲜卑化政策,使得鲜卑的“辫发”习俗又流行于世;齐后主时,高俨谋反,被擒,“帝拔俨带刀环乱筑,辫头,良久乃释之”;北朝前期的“胡汉并举”到北朝后期转变为“重武(胡)轻文(汉)”,在服饰文化中出现“胡服回流”,这是多元服饰文化发展的低谷.茹茹公主墓壁画中人物服饰出现了袒露右肩的着装方式,即在穿衣之时仅披左肩,然后对襟束腰,并将下垂的右衣袖束于腰际,腰带以下均穿戴齐整.汉晋时期的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认可并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古代服饰以保守著称,羞于裸露身体.显然,袒右肩的着装方式并非中原汉族传统的着衣方式.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佛教僧侣就着袒右肩式服装.北朝后期尤其北齐皇帝高洋笃信佛教,举国上下佛教兴盛.文宣帝在位时,崇尚佛法并将其奉为国教,所以佛教这种袒露右肩着装方式也融入了当时的服饰文化.

总结:本文关于北朝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彝族服饰文化之乡昭觉 在刚刚完美落幕的第七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举办了“中国传统与现代彝族服饰(彝绣)设计与展演”,中国彝族服饰文化之乡——昭觉县获得了“传统彝。

2、 科尔沁萨满服饰变化探析博文化变迁 摘 要:科尔沁萨满文化,从古传承至今。虽然曾经一度中断,但近年来在蒙古草原上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显得古老而又弥新。萨满文化由人类早期信仰发展而。

3、 北魏平城时代壁画墓中文化因素 摘 要:平城时代是北魏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北魏王朝立国凡148年,建都平城96年,也因此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的历史遗迹,其中墓葬壁画是反映当时社会习。

4、 荆楚岁时记所载民间美术文化探析 摘 要: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重要载体,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通过梳理《荆楚岁时记》中所载民间美术的形式,探析书中所记载的民间。

5、 土族婚丧习俗中舅权文化探析 土族婚葬习俗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族文化的交融不断地变迁和演变,但是“舅权”文化历来表现明显,独具特色。它主要体现在土族婚嫁习俗和丧葬习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