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检测论文语义 语义网的课程论文 有关语义语法的参考文献

关于语义论文范文 语言范畴下语义的动态变化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语义论文 更新时间:2025-03-03

语言范畴下语义的动态变化是大学硕士与本科语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语义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范畴既有静态性也有动态性,传统的语言范畴研究虽有一定范式,但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只关注范畴的构建,而严重忽略范畴是具有动态性的.在语言范畴下研究“语义”的动态性,可为范畴的动态性提供新的证据,同时,也能使语言范畴研究在方法上有所突破.文章以汉、英数量范畴为例,从类型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其语义内涵、语义功能的变化等,说明语言范畴的动态变化也呈现一定的体系性.

〔关键词〕语言范畴;数量范畴;语义;动态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4)03-0017-06

一、前言

“语义”研究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传统的语义研究基本上拘泥于“词义”的研究,比如,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太多,不一一罗列.而随着语义范畴的不断建立,“语义”又成为语言研究的一种新的手段,目前,汉语所建立的语义范畴就有几十种,如量范畴[1]、程度范畴[2]等.这些语义范畴的建立,无疑对语言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传统语义范畴研究也存在较大的缺陷,由于其范式化的研究,过于注重范畴的构建与描写,而严重忽略范畴的动态性,这是目前语言范畴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语言范畴既有静态性也动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国内外某些学者早已注意到了“范畴动态性”这一事实,如:Hopper & Thompson[3]曾提出“非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①这一概念;刘正光[4]认为“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铁板一块”;蒋向勇、邵娟萍[5]指出“与此同时,社会在发展,作为记录社会发展和变迁的载体——语言也必然随之不断变化.这就使得语义范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等”. 如上,虽然学者们多有论及到语言范畴的动态性,但缺少实例证明,更无系统地考察过.

“语义动态变化”是语言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内在动因,主要表现为“语义抽象与泛化” [4],但也存在诸多其他情况,如“语义的丧失”、“语义的转指”等.“语义的丧失”较为明显的案例,如,在语言演变中不乏一些以词尾或词缀形式存在的黏附语素,这些语素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原有的语义内容,如,汉语中后缀“-儿”、“-子”,英语中的后缀“-ship”“-age”等等,是一些原型名词虚化的结果.某种程度上来说,“转指”实际上就是“旧瓶装新酒”,即旧有的形式被赋予新的语义内容,只不过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那种纯粹的“丧失”,而“语义抽象与泛化”一般则是由“较为具体的概念”向“抽象或更为抽象的上位概念”演进的过程.文章将对汉、英数量范畴的“语义”动态变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以期寻找语言范畴动态性的证据所在.

二、“语义”动态变化的表现

语言范畴下的“语义”动态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义内涵的变化;二是语义功能的变化.这两种动态变化现象实际是语言范畴动态变化的本质体现.

(一)语义内涵的变化

语义内涵的变化指语义内部概念的变化,主要包括语义的增生、丧失、转指、泛化与抽象.这几种语义变化是语义范畴动态变化的内在体现.以下,本文以汉、英数量范畴为例,进行深入探讨.汉、英数量范畴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数词、量词、数量短语等,笔者认为,它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语义上偏离数量范畴的特征,但由于语言类型的差异,汉、英数量范畴的动变化态又有所区别.具体情况如下:

1. 语义增生

这里所说的语义增生只是相对性的,如果以原始的“数量意义”为基础,且作词义系统中的核心所在,那么,其他外来的意义则是附属的.而在语言范畴动态变化过程中,语义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变化:

一是原始语义由核心变为非核心,新增意义由非核心变为核心.如①:

(1)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加上蚊叮虫咬,队员们有的满身长满疱疹,有的还得了疟疾.

(2)过去,教的上层人物与各地的豪强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

(3)He has become one with the villagers.(他和当地村民打成一片.)

(4)All our efforts added up to zero.(我们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一个原型意义上的数词,其核心语义是“数量意义(数目义或顺序义)”,例(1)—(3)中的“一(one)”的核心语义并非数量意义,而演变为“整体、专一”等.英语中的“zero”还可表达“白费、徒劳”之义,如例(4),但汉语中的“零”不具有这一意义.

二是语言单位获得某种临时意义,原始语义的核心地位不变.这些临时意义主要是语义功能的扩展所致.如:

(5)毛仁风之所以像毛仁凤那样难找,原因有三:一是毛仁风常出国谈生意,一出去就是三两个月;二是他在北京有好多套别墅等.

(6)梅勒向他要个电话号码,西蒙随口说了个,但是他的女友说,这是旧号码等.

例(5)中的“三”获得了指称能力,实际表示“三种(原因)”,因此,“三”临时获得了“三种原因”的意义.虽然数量核心“三”没有丧失,但此处的“三”的临时意义比数量意义更加具体化,这也是一种动态表现.数词这种使用在汉语中比较普遍,而量词的类似用法相对少见,如例(6),“个”实际临时获得了“物体”的意义,指“电话号码”.由于英语数词典型的句能比汉语多,如,英语数词可以直接充当主、宾语等,所以英语中类似汉语的相关现象不能算英语数量范畴的语义动态变化.而英语中的量词大部分借用于名词,在句能上名词、量词分工明确,量词基本不会占据主宾语位置,因此,英语也不具有汉语中类似的语义动态变化现象.

2. 语义丧失

语义丧失在语言范畴动态变化过程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汉语中某些数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实际丧失数量意义.如“(老)百姓、百灵鸟、百合、六甲(怀孕)、千张(一种薄的豆腐干片)、九泉、一早、一清早、千金(女儿)”等等,这些语言形式中的数词基本已经丧失意义.英语中的数词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like sixty(飞快地)、feel like two cent(自惭形秽)、the upper ten(贵族)、a two-and –eight(慌乱)、third sex (同性恋者)、fell like a million (精力充沛)、second sight (超人的视力)、to take ten (小憩)、five by five(矮胖的)、two by four(杂志)、five or seven(醉酒)、five-fingers(小偷)、third ear(告密者)”等等,这些表达形式中的“数词”也很难再表达数量,原义基本丧失.大部分地名中的数词很难再表达“数量”.如“三明市、三元里、三亚市、四会市、四川、五台山、五常市、六安市、八达岭、八宿县、九寨沟、九台市、九曲、九华山、九龙半岛、九江、百色市、万宁市、万源市”等,英语中的地名较少使用数词来表达.

汉语的名量式复合词(如“人口、船只、书本、牲口”)中“量元素”已基本丧失数量意义,对此,许多学者不乏精辟见解,参见王力先生[6]、任学良[7]、马庆株[8]等.但从其产生之初来看,这些名量式复合词确实能表达数量,它们来源于“名+一+量”形式的语法化[9].英语中的“量词”借用于名词,类似汉语的现象很少见.英语中由于一些量、名组合的固定化以及其语义搭配的规约化,表数量的语义有时被直接蕴含于名词中,导致量词直接丧失.这一现象实际是量词在语义表达过程中虚化甚至丧失的表现.如:a beer 等于 a glass of beer;a coke 等于 a lass of coke, or a can of coke; two butters and six sugars 等于 two packets of butter and six lumps of sugars等.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语义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近10年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湿地动态变化分析 第31卷 第1期2015年1月森林工程FOREST ENGINEERINGVol 31 No 1Jan ,2015近10年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

2、 2000—2019年黑龙江省中小学贫血检出率动态变化趋势 摘要:运用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黑龙江省2000年、2005年、2010年城乡中小学生为调研对象,分析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动态变化趋势,。

3、 南小河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摘要 本文选用了1951年、1981年、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土地利用景观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

4、 甘蔗钾素吸收、累积和分配动态变化特征 摘 要 以国内当前甘蔗主栽品种ROC22为材料,通过田间实验分析了甘蔗主要器官钾素含量、累积、分配和吸收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生育期,。

5、 森林孔隙动态变化 摘 要:森林因自然干扰及人为干扰因素致使林木死亡(或受损)使林冠疏开,造成林间孔隙,且足以营造出不同于原森林生态系之生育环境,称之为森林孔隙(F。

6、 湿地信息遥感提取动态变化分析方法 摘 要 湿地,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高精度的湿地信息,是湿地遥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湿地在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