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媒体投稿 新闻媒体投稿 关于新媒体的论文 新媒体营销论文 网络媒体投稿 数字媒体论文 杂志报道 新闻媒体论文写作 新闻媒体党校论文提纲 新闻媒体专科论文 新闻媒体职称论文 媒体时代杂志

关于媒体报道论文范文 媒体报道效应理论分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媒体报道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6

媒体报道效应理论分析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媒体报道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媒体报道效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文章从理论上对媒体报道效应进行分析,构建了媒体报道效应发挥机制的理论框架.按照媒体报道效应的不同机制、不同影响路径,深入地分析了媒体监督效应和媒体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可以通过媒体信息治理和声誉治理多种路径对上市公司产生治理效应.

关键词:媒体报道;监督效应;声誉效应

一、 理论基础

1. 议程设置理论.早在1922年,美国著名政治家李普曼就提出公众会根据媒体所营造一个虚假的“拟态环境”来定义现实世界,这种被媒体虚构出来的世界成为了公众所认识世界的本身,这样很可能形成关于世界的错误印象.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议程能够影响公众议程,进一步影响公众的认知,改变公众的行为.首先,媒体报道通过议程的设置提高了被报道客体的显著性,在大量被报道客体中,社会公众会默认为媒体的报道顺序就是现实中的排序.其次,媒体报道影响到公众对被报道客体的观点和认识,媒体报道客体的选择和排列会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对信息的接收和观念的形成,媒体的观点和意见被植入到公众大脑中.再次,媒体通过议程的设置能够引导社会舆论方向,媒体议程设置下,媒体观点和相关信息不断的输出,影响公众议程设置,当媒体报道强度和影响足够大时,能够决定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使媒体力量转变为社会力量.

2. 信息不对称理论.古典经济学并不去考虑信息因素,认为所有经济主体都能够获得完全的信息,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经济模型便简化为生产函数.然而现实世界中完全信息的情况并不存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获得完全信息是有成本的,二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由于有限性的存在,交易发生于非完美情况下,即便是能够获得完全的信息,也难以对所有信息进行处理,大量的信息输入反而会造成了信息过载.不完全信息加上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组织结构使得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代理人相对委托人会存在着信息优势.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交易发生的效率以及交易专用性投资的程度是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维度(Williamson,1979).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交易双方由于信息获取程度的不同,信息分布出现差异,那些信息占有优势的人能够在交易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利用这种信息优势他们能够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获得更多的利益.

3. 声誉理论.Akerlof(1970)以次品车市场为例,阐明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以及如何影响市场有效运作问题,提出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可以通过品牌声誉来消除不确定性的影响.此后,声誉机制的研究也多建立在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基础上,Fama(1980)、Holmstrom(1982、1999)、Kreps和Wilson(1982)、Watson(1994)、Levine和Pesendorfer(1996)等学者论证了声誉在动态博弈模型中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声誉是公众对其品质的总体评价,是归属于某人的特征或特质.当存在完善的经理人市场时,声誉可以作为显性激励契约的替代,經理人个人声誉越高,在经理人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越强,能够在讨价还价中占据优势和主动,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经理人在进行机会主义行为时,会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声誉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即便是没有显性激励合同,经理人也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如果不这样做很可能带来自身声誉的损失,使得在经理人市场上竞争力的降低,影响未来收入.当不存在完善的经理人市场时,声誉同样存在着约束和激励效应,声誉能够成为其他需求的动力,如晋升需求、政治需求等,相关行为人为了获得晋升机会或是政府部门的认可,可能更加注重自身声誉的建立和维护.也有学者指出,好的声誉反应了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在达到了生理、安全等低层次的需求后,会更多的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方面的需求,获得赞美和好的评价成为一种精神激励(Douglas McGregor,1960;李延喜、吴笛、肖峰雷、姚宏,2010).

二、 媒体报道效应的分析

1. 媒体报道监督效应.媒体通过报道的议程设置提高了那些需要关注和监督对象及其属性的关注度的同时,进一步影响了公众的议程设置.在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作用下,媒体对报道对象的强调程度和监督程度也与公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媒体的监督也随之发展成为公众的监督,引导了整个社会公众对某一对象、问题的关注.公众的对象议程和属性议程都受到媒体议程的影响.按照媒体议程设置的传导路径,一方面,媒体的对象议程和属性议程的显著性提升了公司对象议程的显著性,媒体监督传递为公众监督,媒体对报道对象和相关属性的监督提升了公众对该报道对象的监督效力;另一方面,媒体对属性议程的显著性提升了公众对该属性议程的显著性,该属性的公众监督水平也得到提升.媒体监督在信息传递作用下,成为了公众监督.许静(2007)指出,媒体议程设置将议程显著性从媒体向公众传递,从认知层面上提升了报道的效果,麦克姆斯和肖(1972)也指出媒体通过这种显著性的议程设置可以影响人们去关注什么以及去想什么.显著性是议程中报道对象的相对重要程度,媒体报道程度越高,显著性越高.媒体议程设置的首要功能就是提升报道对象的显著性,媒体会提高报道对象的强调程度,那些大量的、连续的、具有倾向性的报道不断累积一方面提升了报道对象的曝光度和认识度.媒体的这种提升显著性的议程设置方式增强了媒体对报道对象的有针对性的报道,报道对象的针对性和目标性的提升,构成了媒体对报道对象的监督.媒体对议程设置的两个层次也构成了媒体监督的两个层次,即媒体对报道对象的监督和媒体对报道对象某种属性的监督.议程设置的两个层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媒体监督的重要内容.

议程设置能够提高报道的针对性和媒体监督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议程设置往往会使得媒体报道并不能完全遵循客观、全面的要求,更多的会导致媒体的主观片面的非平衡报道,对被报道对象有利或不利的特定细节的选择来进行报道(Hayakawa,1940),学术界把这种普遍存在的非平衡报道称之为媒体报道偏差.按照议程设置理论,媒体报道偏差也分两个层次的偏差,即第一层报道对象偏差和第二层报道对象的属性偏差.报道对象偏差是指在对报道对象的选择上有偏性,对上市公司报道来说,是选择哪种上市公司作为报道目标,或是如何对各种上市公司进行排序,优先报道哪类上市公司或哪个上市公司,不报道哪类上市公司或哪个上市公司.报道属性偏差是对某一报道对象在其属性选择上的差异,比如对某一上市公司来说,是对其管理结构或者公司治理进行报道,还是对其某一政策的报道,这里面可能会存在正负面消息的选择问题,是更多的选择正面信息进行报道还是选择负面信息进行报道.之所以产生媒体报道偏差主要源于媒体议程设置的差异,议程设置差异又受到媒体自身和外界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Gal-Or等(2011)研究发现,依赖广告收入和依赖订阅收入的媒体所采取的报道策略不同,那些不利的报道或属性在议程设置时会被忽略,人为的去突出那些有利的属性.

总结:本文关于媒体报道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服效应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和应略 摘要说服效应是指面临说服性信息时,个体态度发生转变并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一种现象,该现象普遍存在于政治选举、生活消费及商业广告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2、 媒体报道、法律环境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摘要:以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多个角度系统地实证研究媒体报道、法律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态关系,探寻企业外部治理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

3、 关于经济工作会议海外媒体报道选摘 路透社报道据新华社2016年12月16日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中国明年继续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新华社援引会议內容称,中国20。

4、 网络媒体报道中女司机形象 【摘要】在交通事故的报道中,女性司机时常成为各个媒体“青睐”的对象。通过收集整理近一个月各类网络媒体对女性司机的新闻报道,以及近年来网络媒体对女。

5、 媒体报道和审计收费基于事务所组织形式变更视角 摘 要:事务所向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转变,为研究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增强对媒体治理作用的影响提供了自然实验。本文以公司层面的负面报道和审计收费数据研究发。

6、 媒体报道、股权激励和企业避税 【摘 要】 基于决策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代理理论的分析构架,从媒体监督的全新视角,选取2008—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