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华诗词杂志 诗词投稿 现代诗词投稿 数学论文诗词 诗词历史参考文献 诗词百家杂志 诗词月刊编辑部 诗词如何投稿

关于诗词论文范文 目论视角下诗词中典故英译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诗词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6

目论视角下诗词中典故英译是关于诗词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国最美古诗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诗词中典故的英译.从诗词的数十个英译本中选取了两个译本,分别为1976出版的译本和1980年出版的赵甄陶译本,以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对其中典故的翻译进行了具体的对 析.根据目的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目的原则是翻译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以目的论作为理论依据和比较标准,本文认为赵甄陶译本以译语为导向,恰当地处理了翻译策略和翻译目的的关系,能更好地传达诗词中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中外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 目的论;诗词;典故;英译

一、引言

身为政治领袖的,古典文学造诣颇深.他的诗词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而且还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在他发表的60余首诗词中,用典多达100余处.理解这些典故需要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那些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习俗的外国读者来说,典故的翻译不仅要传达其表面意象,更要表达出其文化内涵.毫无疑问,这对译者提出了很大挑战.

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学者从事于诗词的翻译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几乎没有学者从目的论的视角对其中典故翻译作过对比研究.因此,本文以1976年出版的译本和1980出版的赵甄陶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其中典故翻译所应用的策略和原则,并找出其中的佳译.

二、典故及其在诗词中的应用

1.典故的定义

典故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项重要的写作手法.对于这个术语,不同的作者和字典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辞海》和《汉语大字典》指出,典故有两层含义,一是古代含义,二是现代含义.具体来说,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现代汉语字典》也为典故给出了定义:典故指的就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而著名语言学家王光汉(2010)认为,使用“引用”一词有失笼统;其次,“有来历出处”的说法更失科学,因为几乎每一个词语都有它的来历和出处.在他看来,《辞海》给出的定义需要加上一条限定,那就是:若是离开了原来的语境,这些词语和故事就无法被理解.

2.典故在诗词中的应用

作为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在诗歌方面颇有建树.他擅长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典故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赵朴初(1976)说,“最善于运用古典,正用、反用、扩大、引申,驱使某一典故在人们联想中所形成的印象,为作品的主题服务.”在运用典故时,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并擅长将典故的运用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

灵活和巧妙的典故运用使得的作品更加大放异彩,对诗词的翻译研究必然会涉及到他的用典翻译,因为,这是研究诗词重要、且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部分.

三、目的论视角下两个译本中典故的翻译及翻译原则策略

1.目的论和翻译

目的论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它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德国.和传统的等值翻译不同,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的关系,更确切地说,翻译策略应当由翻译目的所决定.目的论要求翻译时需遵循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其中目的原则为首要原则.

2、以目的论视角对 析两个译本中的典故翻译

从20世纪40年代起,诗词开始陆续被翻译成不同语言并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仅英译本就有数十个版本之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外研社1976年出版的译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的许渊冲译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赵甄陶译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黄龙译本.此外,还有辜正坤译本,赵纯厚译本等等.本文选取了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译本进行对 析,即译本和赵甄陶译本.

作为中华民族一项伟大的文化遗产,典故在中国古典文学上享有盛誉.对诗词两译本中典故翻译的对比,不但有利于增进我们对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关系的理解,对其他中国古典诗词中典故的翻译研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枪林逼,飞将军至自重霄入.(《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译本:

A forest of rifles presses,

As the Flying General descends from the skies.

赵甄陶译本:

The rifles pressing nigh,

Our generals leap flying down from above the sky.

《史记·李将军列转》记载,“(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在这首诗中,意在借“飞将军”这个典故来称赞红军行动之隐蔽和神速.译本将其译为“the Flying General”并且没有加以任何解释,读者很有可能会认为“飞将军”就是一个现实存在的人,如此一来,诗人的真实意图就被曲解了.译者在此处用了明显的直译策略.就目的论的三原则来看,译者虽运用了忠诚原则,却忽视了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从而导致诗人的真实情感无法被读者领会.

赵甄陶译本则运用目的原则,同时结合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将此句译为“Our generals flying down from above the sky”,译者将红军暗喻为“我们的将军”,而“leap”一词更是揭示了红军的英勇.这样一来,诗人夸赞红军之神勇的写作目的才可被读者领会.因此,我认为这种译法比版本更为贴切.

(2)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等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七律二首·送瘟神》)

译本:

So many green streams and blue hills, but to what avail?

总结:关于免费诗词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诗词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互文性角度看西厢记中典故英译 摘 要:《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剧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中华文学界的瑰宝,其典故的灵活运用丰富了文化内涵,增加了文章的韵味和情趣。本文拟以互文性理论为。

2、 目的论视角下翟理斯罗刹海市英译 摘 要:《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文言小说的顶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被译成外文最多的一部,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的英译本最完整、最具特色,在西方风靡几十年。。

3、 红楼梦诗词英译看译者对原文创造性改写 摘要: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但英诗和汉诗产生于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音韵、形式和传统,如果忠实地进行直译,一般都会破坏诗。

4、 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语古诗意象英译 关键词: 意象; 概念隐喻; 映射对等; 翻译摘 要: 汉语古诗意象与隐喻具有相同的认知特性,意象也是一种概念隐喻,意象的英译应该力求实现汉语。

5、 目论视角下语言类文化负载词英译 【摘 要】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从文化负载词界定及分类着手,探讨巴金《家》中语言类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分析译者基于目的论“目的原则”、“忠实原则。

6、 格式塔视角下英译婉约词意象再造 摘 要:婉约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词人多寓情于物,词中意象丰富。由于其中很多意象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色彩,译者在进行意象再造时,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