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广州化工期刊 广州论文发表报价 广州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广州大学课程论文封面 广州大学论文管理系统 广州大学硕士论文格式 广州政治小论文作品

关于广州通商论文范文 清代广州通商与其十三行制度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广州通商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01

清代广州通商与其十三行制度是适合广州通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广州通商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自秦汉以来,广州作为东方门户便开启了中国与西方交往的历史篇章.在清政府规定“一口通商”后,广州作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对促进中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广州十三行制度是在清政府“闭关锁国”这一宏观经济政策及应对世界经济变化的条件下,在明代市舶司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官控商营的对外贸易制度.因其制度本身的缺陷,广州十三行从兴起至衰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关键词〕广州通商;十三行;行商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6000306

一、广州十三行兴起的背景——广州通商

广州十三行也称为公行,十三行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政府管理外商来华贸易的制度.要追溯十三行的发展变迁,不得不从广州对外通商港埠说起.

(一)广州通商的历史渊源

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往来,特别是对西亚与东欧的贸易自汉代就开始了,但海上贸易的发展远不及西域丝绸之路.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经济往来和沿海港口商埠的发展,海上交通枢纽日渐强盛.

广州(古称番禺)为广东的省会,地处珠江三角洲要塞.广州以下,以珠江直入南海,港口宽阔,河网密布,百川交汇.从广州港出发入南海,西行到印度洋,可通往西亚、北非和南欧诸国;南行直达东南亚,经过太平洋与美洲各国交往.因此,它也顺理成章成为中国通向海外贸易的南大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置南海郡,此为广州建立之始.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粤处近海,多犀象、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都会也.”即可知广州在秦汉时便展现出“番贾充斥”的繁荣景象.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置南海县,县署设于广州.唐朝时设广州都督府,仿隋代交市监,置市舶使于广州.广州在北宋初已经成为重要的外贸重镇,宋代在唐代市舶使的基础上设立市舶司来管理对外贸易.市舶司是集海关和贸易于一身的外贸管理机构,其经济职能包括阅货、抽解、禁榷、和(博)买、向纲运交纳钱物、治理港口和修筑城池;行政职能体现在监察和荐举地方官员,发放进出贸易的公据,执行国家的禁令、接待管理外商、参与组织祈风典礼、维护地方治安和剿灭盗贼等[1].

17世纪后期大清帝国进入康熙盛世,1683年清收复台湾,审时度势的康熙帝为了振兴经济,下令解除明代以来实行300余年的禁海令,准许中外商人进行贸易往来.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东南沿海设立粤、闽、江、浙四大海关.1685年粤海关在广州正式成立.粤海关的建立取代了宋代的市舶司,从此商人进出港必须向粤海关缴纳关税,粤海关肩负起中外贸易的管理职责.

中国南方四大海关通商后,极大地触动了资本主义逐利的神经.资产阶级革命后蓄势待发的西方诸国正努力扩大市场,寻找资源,而在中国,他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与极佳的经商环境,东西方之间建立频繁的商贸联系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强大趋势.

(二)广州“一口通商”的形成

封建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的观念自居,反映在贸易制度上,就是“四夷来朝”的朝贡体制.明代东西两洋诸蕃来朝贡,蕃商同来,实行“贡舶贸易”,贸易办法规定每个国家在一个口岸登陆,这首先是接待上的方便,更重要的是管理上的方便.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广州设怀远驿,专门接待占城、暹罗和西洋诸国贡使及蕃商进行市舶贸易[2].《江南经略》云:“凡外裔入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在广东者专为占城、暹罗诸番而设.在福建者专为琉球而设,在浙江者专为日本而设.”满州人取代朱元璋统治后,接受了大部分的“对渡口岸”的传统,在与台湾的交通上表现得尤为强烈.例如,规定以蚶江对渡鹿港,以淡水对渡福州,以厦门对渡台湾府(台南)[3].这样政府可以设官以便利稽查和征税.但清代的海上形势和经济景象与明代有着较大变化,中西航线的开辟和世界市场商品需求的扩大,促使这条海上的丝绸之路无比繁荣.

开放海禁后,西洋和南洋各国商人来中国的目的不再是“贡舶贸易”,清代原来指定的“对渡口岸”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外国商船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主要穿梭于四大通商口岸之间.但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宣布所有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停泊与贸易,沿海其他海关对西方一律关闭.中西方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一时间集中到了广州.这是清代外贸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动.它使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广州十三行独揽对外贸易持续百余年直至战争爆发.清政府为何要在开禁后又关闭,关闭的同时又保留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呢?清政府在四口通商之后,外国商人多次违反清政府禁令,并有“移市入浙”的趋势,企图直接打开中国丝茶产区的市场,使宁波成为另一个澳门;贸易之外的文化上的冲突也是存在的,并且日益尖锐,这些形势引起了清政府的不安,认为江浙是华夏文化礼教之乡,而且物产富庶,如果渗入外国势力,会对其统治不利.此外,粤海关在四口通商时期,80%以上的外国商船都泊靠于广州港,广州是世界各国与中国贸易的集中地,其他三处只是附属而已;广州拥有成熟的洋行制度与经商奇才,更重要的是粤海关海防也比浙海关坚固,有利于防范外商并保证巨额税收.因此,乾隆皇帝首先下令增加浙海关税收,以抵制外国商船北上,使其无利可图而返回广东.但此举仍然没有效果.于是,清政府宣布彻底封闭闽、浙、江三海关,仅保留粤海关对外通商.自此,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海上对外贸易口岸.

(三)广州十三行的兴起

梁廷枬在《粤海关志》中写道:“国朝设关之初,蕃舶入市仅二十余舵.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4].这说明了两层含义:第一,十三行于明代时已存在,其前身是牙行;第二,十三行所在的地点沿习于明代怀远驿.明代有限的海外贸易活动主要以朝贡贸易为主,从洪武初年设立市舶司直至明末,海外贸易主要由官府控制.市舶司是官办管理贸易的机构,主要管理沿海少数城市对外的朝贡贸易,对民间的商贸往来管理极其严格.但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日益活跃,商业活动日渐兴旺,外国商人不断冲击着海禁.

总结:这篇广州通商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十三行:清朝广州城市动力分析 摘 要:十三行作为进入商业文明社会的动力因素,促进了大清帝国广州城市的发展。国际贸易地带的十三夷馆区是一个城市的“增长极”,西关、西城、西村、“。

2、 清代妃园寝制度其对明代妃嫔埋葬方式继承 【关键词】明清时期;妃嫔;埋葬方式;妃园寝【摘 要】清代的妃园寝是在明代帝王妃嫔丧葬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明初恢复活人殉葬制度。

3、 十三五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统筹改革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与定型的关键时期。由于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

4、 广州南沙自贸区强化落实机制推动制度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将南沙新区60平方公里纳入自贸试验区范围。一年来,广州市强化国家战略推进实施机。

5、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十三五迎大改 “十三五”期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将迎来重大改革。笔者获悉,目前由农业部牵头,多部委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其重点在于。

6、 清代监察制度 摘要:我国古代的职官司法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到战国时期,发展于隋唐时期,融合于宋元时期,完备成熟于明清时期。监察制度作为封建政权体系中的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