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里的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麦田里的守望者论文 堂吉诃德论文 外国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论文 亚里士多德四因说期刊 亚里斯多德哲学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论文 关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论文

关于亚里士多德论文范文 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与其对中国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亚里士多德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2

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与其对中国是关于亚里士多德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亚里士多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内含的正义论的法律观、法治公式、法治优于人治等观点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深远,其跨越时空的魅力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能提供启迪,对我国如何制定良好的法律、培养守法意识、完善权力制约机制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法治思想 启示

基金项目:凯里学院博士专项课题“平等原则研究”(编号:BS201415).

作者简介:曾云燕,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法哲学.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249

在西方,虽然法治思想的火花早在梭伦时代就已闪现,但最早明确提出法治理论并进行系统阐述的思想家却是亚里士多德,其内含智慧的光辉成为后世汲取法治思想灵感的源泉.这对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而转向法治的中国,在夯实法治大厦理念基石的建设中,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从中寻求可资借鉴的有益成分,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虽没有赋予“法治”明确的定义,但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这一论断已然从逻辑上粗略的勾画出法治的形式要件,被除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之外的人们广为接受,几近成为法治内涵解说的公理.通观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可发现其包含以下内容:

(一)正义论的法律观

亚里士多德把正义与法律的关系作为其法律思想的核心,又将正义与平等观念紧密相连,认为正义是某些事物的“平等”观念,正义的实质在于“平等的公正”.他说:“所谓‘公正’他的真实意义,主要在于‘平等’” .而平等就是“类似的事物应该得到类似的对待,不同的事物应该按照它们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对待” .基于正义与平等的浑然一体,亚里士多德提出正义有两个指向:一般的正义即合法;特殊的正义即合理与平等,包括分配的正义和矫正的正义,分别对应着“比例的平等”和“数值的平等”.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与正义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应以正义为理想标准和价值目标.法律本身是正义的体现,法律的目的就是正义,正义(公正)是一种中道,法律恰恰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是促成全邦人民追求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判断良法与否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是否合乎正义.

(二)法治公式

亚里士多德法治公式明确指出“良好的法律”和“普遍的服从”是法治的基本要素,前者要求法律正当,后者要求法律至上,分别构成了法治的前提和保障.在“良好的法律”的判定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个标准,一是立法程序的合法化.认为只有根据合于正义和善德的政体制定的法律才能称为良法.二是法律内容上要体现正义、理性与追求最大的善,符合公众利益.他认为正义是本性善的东西,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法律只是通往善德正义的一种工具;理性则是法律的基石,只有体现理性的法律才不会沦为为个人服务的工具;善是良法的终极目标,法律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们施行正义和善德.三是法律的实际效果维护了城邦共同利益,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体现为民众对法律单纯的服从.

在“普遍的服从”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良好的法律是排除了个人情感因素影响的理性规范,因而具有最高的权威,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唯一尺度.法律权威的至上性决定了法律遵守的普遍性,而这又依赖于法律的稳定性.其中“普遍”要求守法主体不仅包括城邦公民个人、团体,还包括城邦政治机构及执政人员. “普遍的服从”特别要求执法者严格按照城邦的法度行事,法律应在任何方面都受到尊重而保持无上的权威 .“法律所以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而遵守法律的习性须经长期的培养” ,这表明法治之精神支柱的社会民情、公众法律态度、法律感情都不是自发形成的,因而应该加强对公民的教育,使公民的思想观念符合政体的基本精神,营造服从法律的社会风气,这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

(三)法治优于人治

在关于国家和社会治理方式选择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行法治的共和政体是最为理想的政体,主张法治优越于人治,并对此作了精致的论证.首先,他认为法律是摒弃了的理智,“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 ,可以剔除个体情感的偏私,不会听任支配,最大程度的彰显理智的力量,因此法治具有一种人治所不能做到的“公正”性质,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其次,法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比少数人的意见更具正确性,更能得到人们的遵守.因而实行法治就是实行多数人之治,“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但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良的智能” .再次,法律一经制定便成为众人行为的通则,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单独一人就容易因愤懑或其他任何相似的感情而失去平衡,终致损伤了他的判断力;但全体人民总不会同时发怒,同时错断” .但多数人的统治也可能出现苏格拉底之死的暴政,因此作为最高治权的执行者的个人还是多数人选举组成的机构,“都应受治于法律,并以维护法律至上为要务.这是政体存在的标志” .

要说明的是,亚里士多德法治優于人治的思想并不否认人在法治中的作用.当出现亚里士多德所谓的“人中之神”时人治必然优越于法治,毕竟让神来服从法律的统治是一件荒谬可笑的事情.德性超群的人采用人治的情形也要优越于普通的人采取法治的情形,但德性超群的人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对城邦的共和政体来说,法治是最佳方式,是与现实妥协产生的最佳方案.

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评价

亚里士多德以正义论的法律观为基础的法治思想,勾画出了法治的基本框架——法律的正当性和至上性,在思想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结合政体理论论述了法治及其理由,较为全面深入的解答了人治与法治之争,其法治思想的合理性决定了其作用和影响的时空跨越性.这一思想提出之后就被各个时代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普遍接受,甚至获得了绝对优势的支配地位,几近称为“亚里士多德法治公式”,成为几千年来人们探寻法治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奠定了人们关于法治思考和分析的框架,后世的人们对法治的思考不过是根据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认知兴趣对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做出符合其文化背景及时代精神的发挥和阐释.他们关于法治的思考无不折射出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影子.因此,全面准确地掌握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无论是对法治精神的正确理解,还是对中国的法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亚里士多德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老子守中和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探析 摘要:老子的“守中”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分别在中西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子强调“不如守中”,亚里士多德则指出人的行为、情感应当合乎中道。二者。

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之比较 摘 要:在西方哲学中,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多次强调音乐教育思想对培养和完善国民的人格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并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

3、 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 摘 要: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质料概念与主体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能等同。《论生灭》中用主体概念所给出的对质料的解释并不是质料的定义,《物理学。

4、 亚里士多德博雅教育 摘 要:博雅教育也称“文雅教育”“自由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由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旨在发展人的心智能力。时至今日,博雅教育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仍。

5、 论亚里士多德政体分类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对其所观察到的城邦和理想中的城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当然亚里士多德不是最开始对城邦进行定义和分类的人,但是其按照自己的。

6、 亚里士多德和卢梭政治思想比较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在《政治学》一书中以剥削阶级的观点建立政治学的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