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借东风论文范文 何处借东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借东风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3

何处借东风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借东风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借东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作为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胜曹军的关键因素,其故事情节脱胎于《三国志平话》,却不见于正史《三国志》,真实性大打折扣.而东风作为《三国志》史书中的真实记载,其成因在气象学上也有着地面冷高压移动和湖陆风增强等不同的意见.

关键词: “借东风” 《三国演义》 《三国志》 地面冷高压 湖陆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这句怀古之作充分体现了“东风”这一气象要素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性.而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借东风的描写更是脍炙人口.书中第四十七回详细记录了诸葛祭风的全过程:“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罗贯中近乎渲染式的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足智多谋、天文地理无所不通的诸葛亮的形象.

然而这样一个“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的诸葛亮,又不由让人产生装神弄鬼甚至荒诞之感.那么所谓的“孔明借东风”是否确有其事?那一阵突然的东南风又是否有科学的气象依据呢?

一、“借东风”事件的真实性考证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书的基本轮廓和线索,与《三国志》等史籍大致相同.但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却不见于《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作者陈寿治史严谨,所记事件真实性较为可靠.书中《武帝纪》对赤壁之战的记述十分简练:“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周瑜鲁肃吕蒙传》的记载较为详实一些,“权遂遣瑜及程普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等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等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根据此段记述中曹军在“江北”、孙刘联军在南岸的描写,可推断“时风”为偏南风,再考虑到长江的西—东流向及天堑式的地形,可推定其为东南风.但是作为借东风的主角,《诸葛亮传》中只记述了诸葛亮促成孙刘联军的过程,对于赤壁之战的过程却只字未提.

有关诸葛亮借东风的描写最早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讲史平话,形成于宋代,所述事迹多为民间传说,《三国演义》中的部分故事情节正是脱胎于此.《平话》中写道:“诸葛披着黄衣,披头跣足,左手提剑,叩牙作法,其风大发.”这与《三国演义》中“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的描述高度相似,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关于孔明祭风的描写正是对《平话》的继承,但舍去了一些荒诞迷信色彩.

《三国志平话》虽形成于宋代,但其所述的故事早在唐朝已有流传.所以诸葛借东风可能只是民间对于赤壁之战中突如其来的“时风”的揣测.而将“借东风”附会到诸葛亮身上,应该是由于北宋民间贬曹褒刘的封建正统思想有关,罗贯中也正是基于相同的思想基础将此故事移植到自己的创作中.

二、“借东风”的气象学探究

“东风”当然不会是“借”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赤壁一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冬季的气候特征是盛行西北风.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地区冬季的所有的天气系统都符合这种特征,即有可能出现其它风向的风.

一般来说,该地区冬季吹东风比较少见,多出现在冷空气来临之前天气回暖过程中.在赤壁之战过程中,先是长江江面吹起东南风,而后曹操败走华容道又突降大雨,在天气形势上很像一次“锋面气旋”天气.气象学上,当北半球某地受到移动的闭合高气压中心影响时,风向总是顺时针转变的.所以当盘踞长江中下游的冷高压向海上转移时,高气压西北方向的东南风会暂时控制该地区.由于北方冬季冷高压势力强大,下一波冷空气迅速南下,重新控制此地.所以东南风的持续时间往往很短.但这种冷高压形成的东风势力并不强劲,但考虑到赤壁一带的地势,即南靠幕阜山,北临长江,东风会因为“狭管效应”形成强劲的“穿堂风”.

对于“东风”的成因,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与当地的地形风——湖陆风密切相关.湖陆风是由于湖泊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导致水陆间气压梯度而形成的:白天湖面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夜间则相反.因而白天气流从湖面吹向陆地,称为湖风;夜间气流从陆地吹向湖面,称为陆风.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军自江陵顺江而下,在赤壁初战不利,遂“引次江北”,然后“沿江浦而左转,涉云梦之无陂”,通过乌黎口、练口等江浦进入狭长地带西面的云梦泽.云梦泽即为今天的洞庭湖,根据北朝郦道元所注《水经》记载,“其水承大浐、马骨诸湖水,周三四百里”,可以推断在公元三世纪初的汉末,云梦泽的范围应远大于今天洞庭湖的面积.而湖陆风的风力大小取决于湖面的广阔度,湖面越大,湖陆风的势力就越大.所以汉末云梦泽湖陆风的风速和风力应相当可观.那么,在隆冬季节经过一段连晴天气后,湖面形成相对高压,进而产生强劲的东南向湖风是很有可能的.

经过分析,笔者做到出以下结论: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是后世民间在所谓封建传统思想的基础上附会而逐渐形成的,并被写进了文学作品;而这突如其来的强劲的东南风可能是由地面冷高压移动或湖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但是“东风”作为火攻的必要条件,孙刘联军一定会在事前考虑到.因此笔者大胆推测应该是当时联军的直接统帅周瑜或其手下的谋士,作为江东人,根据长期以来的观测经验,判断出在隆冬季节长时间晴朗后会出现东南风的规律,最终做出了伟大的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1】(明)罗贯中.刘世德、郑铭 点校.《三国演义》.中华书局

【2】(晋)陈寿 .(南朝)裴松之 注.《三国志》.中华书局

【3】《古本小说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

【4】吴金山.《“诸葛亮借东风”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5】王奉安.《古代战争中的气象要素》.百科知识(上).2012年12月

【6】张靖龙、周汝英.《“借东风”之谜:赤壁之战气象问题刍议》.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2期

【7】钱念孙.《中国文学史演义》.安徽教育出版社

总结:该文是关于借东风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参考文献:

1、 巧借东风六十年育林万亩变金山 在重庆市西部,缙云山脉与云雾山脉犄角相拥处,灵秀如玉的璧山区横卧于此。城边高山上,东风林场犹如臂膀,环抱着这座深绿之城。每当闲暇之时,刚从林。

2、 忙借东风放纸鸢 三月阳春,风和日丽,与朋友各骑一辆自行车,穿过熙攘的人群,朝位于县城中心的广场驶去。令人喜悦的,是那满目的风筝,一只只娉娉婷婷,飞满了天空。小孩。

关于借东风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职称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