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民族团结论文 民族艺术期刊 世界民族杂志 民族文学杂志社 民族论文发表 民族文学杂志 大学生民族团结论文 民族团结参考文献 民族团结的论文 有关民族团结的论文 民族团结教育论文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论文

关于民族团结论文范文 清代民族团结工作的承德模式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民族团结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30

清代民族团结工作的承德模式是适合民族团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民族团结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清代以承德为中心开展的民族团结工作,具有跨区域性和以蒙、藏、维、回等民族为主要工作对象等特点,与我国目前民族团结工作具有高度相似性.“承德模式”是以木兰围场、避暑山庄为平台,以木兰秋狝、避暑理政为形式,全国各族共同参与的常态化民族团结工作模式,相关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清代;民族团结;承德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一、“承德模式”的意义

目前我国民族团结工作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重点关注两方面:其一、主要集中于某省区市或某行业系统内部的民族团结工作;其二、主要试图解决某区域内人口占多数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接纳、人口占少数民族对其他民族认同等民族关系和谐问题.忽视了跨区域的、不同区域主体民族成分之间的认同、团结等关系问题.从长远看,这不利于作为中华民族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团结,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我国各省区市区域内民族团结工作日益完善的形势下,跨区域的、针对不同区域主体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工作,是未来很长时期民族团结工作的重点.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民族团结工作是值做到研究的课题.

我国民族团结工作有其特殊性,就是必须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并古为今用.这是因为:其一、我国民族问题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渊源,只有深入了解民族史,才能找到影响民族团结的根源;其二、我国民族团结工作有其较为成功的历史,有可供现实借鉴的经验.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经略边疆民族地区相对较为成功、多民族统一国家巩固和发展时期,而这一切都与承德有着紧密联系.历史上,承德是靠近内地的边疆民族地区,处在农牧文明交错地带,清朝在承德开展一系列旨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工作,使承德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也成为我国多民族团结融合的历史见证.

清代以承德为中心开展的民族团结工作,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跨区域性.清朝为加强全国各民族之间的往来交流,在承德举行诸多政治活动,活动的参与者涉及全国各个不同民族群体和地区,是全国规模的民族团结活动,具有跨区域性.其二、以蒙、藏、维、回等民族为主要工作对象.清朝在承德开展的活动,主要与北方、西北、西藏相关,其针对的主要问题是团结蒙、藏、维、回等人口规模较大民族,通过抓住主要对象和主要问题,从而实现边疆稳定发展、国家统一强盛.清代民族团结工作的跨区域性,以蒙、藏、维、回各族为主要工作对象等特点,与目前我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点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我们将其称为“承德模式”.总结相关经验,将有助于我国民族团结工作的进步.

二、“承德模式”的内涵

清代民族团结工作的“承德模式”,是以承德的避暑山庄、木兰围场为平台,以清帝北巡木兰秋狝为活动主题,以演武围猎、会见、贡赐、宴请、娱乐、宗教、节庆、省亲、理政、外交等为活动方式,以联络感情、加强交流、建立互信、形成认同、推动发展为目的,全国各族共同参与的常态化工作模式.

(一)以承德为活动平台

清朝为加强对边疆民族的治理,团结全国各民族,在承德建立了木兰围场,修建了以避暑山庄为核心的口外诸行宫和寺庙.承德成为清朝民族团结活动的平台.选择承德建立平台,涉及多方面因素.其一、承德地处农牧交错地带,自然环境优越,能够开展大规模围猎活动;其二、承德气候较为凉爽,边疆各族多能适应,减少天花病的传播机率,又能满足清帝避暑需要;其三、承德距都城北京较近,易于清帝往返驻跸和理政;其四、承德是蒙古族游牧之地,由蒙古王公献于清廷而兴建围场山庄,具有满蒙团结的象征意义.

(二)以木兰秋狝、避暑理政为主要活动形式

围猎是满族的传统狩猎方式,自满族入关以前就经常举行,入关后做到以保持.狩猎也是北方民族较为普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一.清朝在承德开展民族团结工作,就是以行围的形式开展的,由皇帝主持木兰秋狝,全国各民族都参与其中,从而实现民族团结工作的实际开展.各族人物参与活动的名称,也不是民族团结,而是“围班”.然而,围绕木兰秋狝所开展的各项工作,都集中于处理民族问题、经略边疆.另外,清帝北巡举行秋狝大典,前期要驻跸避暑山庄,为木兰秋狝做准备,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章奏朝發夕至,清帝照常处理政务,“综理万机,与宫中无异”.避暑理政期间所处理政务,大多侧重于边疆和民族方面,对于一般日常性、非紧急的其他方面事务,会留到清帝回銮北京以后办理.

(三)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

通过演武围猎,来进行军事演练、建立互信;通过清帝与各族人物会见、贡赐、宴请、娱乐,来加深了解、增进感情;通过处理承德地方民族事务,消弭隐患,使地方稳定;通过修庙礼佛信奉同教,来增强各族间的心理认同;通过节庆纪念活动,使各族人物共享团结盛世的繁华;通过处理外国事务呈现万邦来朝、繁荣强盛的景象,从而增强国内各族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民族团结工作的常态化

从清朝康熙时期开始,清帝每年定期北巡承德,围绕木兰秋狝开展系列活动,逐渐形成各族首领每年分班轮流赴承德随清帝木兰行围的“围班制”.北疆赴承德的路程相对近便,减轻了各族入觐的负担.承德气候凉爽不利于疾病传播,各族未出痘者做到以定期赴承德参加活动.于围班之外,清帝根据工作的需要,每年颁发谕旨,特召部分少数民族人物参与活动;各族上层也可提出申请,请求赴承德觐见并参与秋狝.这种常态化的木兰秋狝诸活动,一直持续到清中叶.

(五)承德与北京的民族团结工作有机结合

北京是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承担着举行国家层面各项事务的职能.但从文化地理看,北京处于农耕文化区域,而边疆各族多属于游牧文化,两种文化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清朝满族统治者充分考虑边疆各族情况,在他们熟悉的环境建立交流平台,从而更加有利于民族团结工作的开展,承德起到与北京不同的作用,也因此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

三、“承德模式”的现实借鉴价值

总结: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民族团结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南充市高坪区启动33纪检工作监督指导模式 近日,为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級纪委的领导,明确2018年工作思路,高坪区纪委启动“3+3”监督指导模式,即纪委机关室(部)负责人、乡镇(街道)纪(工。

2、 兵地共浇民族团结花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

3、 论民族文化建设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积极影响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来源。民族文化是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民族精神层面的重要体现,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有着至。

4、 民族团结进步和文化软实力建设 [摘要]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

5、 民族团结谋审判事业促和谐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以维护湘黔桂三省交界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谐为己任,巡回在田间地头农户家,积极调处发生在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的矛盾纠纷。

6、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一体化教学工作页开发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一体化课程(下称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式结合到一起的课程。目的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建设工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