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十四行诗论文范文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隐喻的认知解读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十四行诗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4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隐喻的认知解读是大学硕士与本科十四行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十四行诗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运用著名隐喻研究者来考夫的隐喻理论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隐喻进行识别和归类,发现诗中的隐喻多与爱、生命和时间主题有关.同爱这一目的域对应的有战争、财富、胃口、负担、旅行、奴隶等源域;同生命这一目的域对应的有四季、旅程、盛宴等源域;同时间这一目的域对应的有镰刀、邪恶之徒、窃贼等.

关键词:隐喻;爱,;生命;时间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1006304

收稿日期:2013-05-31

基金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1-082)资助

作者简介:张红丽(1972-),女,山西蒲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和英语教学.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in Shakespeare’s sonnets

ZHANG Hong-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metaphors in Shakespeare’s sonnets with Lakoff’s theories of metaphors. The metaphors in the sonnets mainly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 of love, life and time. Corresponding with the target domain “love” are such source domains as war, wealth, appetite, burden, trel and sles, etc. For the target domain of “life” are source domains like four seasons, journey, feast and so on. Sickles, evil guys and thieves are regarde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target domain “time”.

Key words:metaphors; love; life; time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在1590-1598年间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1-2].这154首十四行诗感情炽烈、情调优美、思想深邃,堪称是英国文学的一座丰碑,英国诗坛的一朵奇葩.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永恒魅力和独特风格在于它丰富的词汇、精炼的笔墨、新颖的比喻、巧妙的结构与悦耳的音调,诗歌的艺术魅力在莎士比亚的诗集中发挥到了极致.大量的隐喻使用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路易斯(C.Lewis) 认为,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3].诗人频繁借助隐喻表达思想,使诗歌变的复杂,故理解隐喻也就成了理解整首诗的关键.本文将综合著名隐喻研究者来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理论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隐喻展开分析.

一、隐喻认知理论

有关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传统隐喻研究即亚里士多德的 “对比说”或“比较说” ,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4].

把隐喻作为修辞格向认知研究过渡阶段的最著名的理论是“互动理论”,它是由英国哲学家I.A.Richards提出,后经M.Black完善的一种隐喻理论.Richards是最早提出“相互作用”这一概念的修学家.他对隐喻的定义依据的就是“相互作用”这一标准:“要判断某词是否用作隐喻可通过它是否提供了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并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包容性意义”[5].Black在Richards相互作用理论基础上对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了详细具体的描述.Richards将认知引入了隐喻分析,使隐喻研究朝认知领域发展,为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把隐喻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是Lakoff和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身体、大脑、心智和经验的产物,隐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映射过程.即人们在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找到某种相似性,而后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映射到抽象的范畴概念之中,也就是从始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中.Lakoff将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6].结构隐喻是以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如在TIME IS MONEY中,时间本身不是钱,也不是资源.但它通过隐喻被概念化为像钱一样的资源,可以像钱一样被浪费、节省、理智地花费,进行预算等.所以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You are wasting my time.This gadget will se you hours.I’ve wasted a lot of time on you.方位隐喻指运用如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理解另一概念系统.如在I AM FEELING UP中,“up”就是用“上”的方位概念隐喻性的表达愉快的心情.在本体隐喻中,人们将模糊的、无界的、抽象的感情、思想、事件、状态等看作是清晰的、有形的具体实体或物质.如INFLATION IS ENTITY中把“通货膨胀”隐喻为“实体”.于是就有了If there is much more inflation, we’ll never survive.We need to combat inflation.等.

总结:这是一篇与十四行诗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博喻类型 摘 要:莎士比亚不仅是伟大的剧作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在十四行诗方面的成就,不仅在英国,乃至在世界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巅峰。莎翁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博。

2、 莎士比亚是谁 一今天,莎士比亚戏剧早已成为经典。除了英语,莎翁全集有近百种语言的译本,勇夺全球文学译本语种数量之冠。显然,对于这个结果,莎翁生前始料不及。。

3、 莎士比亚、哈利·波特和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 1602年11月8日,位于牛津大学的博德利图书馆经过翻新之后,正式与公众见面。托马斯·博德利爵士是一位富有的退休外交官。图书馆所在的建筑几成废。

4、 莎士比亚剧本只能出现在人类历史上 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的是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据此,有人提出假设:一百万。

5、 莎士比亚模仿秀 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小时候家庭破产,不得不中途退学,靠给伦敦一家戏院的绅士赶马车为生。工作間歇,莎士比亚常从门缝里观看舞台上的演出。当时戏院正。

6、 数字媒体语境下莎士比亚在中国传播和阅读 【摘要】借助数字媒体的力量,外国经典作家莎士比亚从精英阶层的文化资本转变为平民大众的文化消费与娱乐对象。与此同时,数字媒体的大众化、符号化、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