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模板>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全球气候变化论文 改革开放的变化论文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论文 气候变化的论文 气候变化论文范文 有关气候变化的论文 参考文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变化英语论文 气候变化对地球影响英语论文

关于气候变化论文范文 中国扶贫应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模板 原创主题:气候变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8

中国扶贫应考虑气候变化因素是关于对写作气候变化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2018年全球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2000年以来,世界千年发展计划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穷.1990年以来,全球生活在每天1.25美元以下的极度贫穷人口从大约19亿人降低到大约8亿多.从数字上看,全球在20多年间,在消除贫穷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对于中国来说,数以亿计的人口脱离了贫穷是不争的事实.但是,2015年6月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村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尽管对贫困的定义存在差异,这里计算的贫困人口用每日人均可支配的花费也接近联合国极度贫穷的水平.

中国政府的目标是2020年使这些贫穷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全面脱贫将为世界做出很大贡献.但是同世界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仍然会存在相对贫穷的人口.采用相对贫穷的定义,即使位居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的美国,2013年仍然有14.5%的贫困人口.而且这一贫困人口比例在美国已经持续多年,甚至高于本世纪头10年的一些年份.可见,减少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中国政府多年来已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扶贫政策和项目,特别是近年来发出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中国新阶段特困区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提供了指导.解决连片特困区的贫困问题,是从到地方各阶层的共同目标.为实现扶贫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深入分析连片特困区贫困的空间分布,探讨致贫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因地制宜的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相应的贫困解决措施,最终实现减贫和特困区的可持续发展.

连片特困区成攻坚主场

根据《连片特困区蓝皮书》,到2011年中国的扶贫对象已经达到1.22亿人,而连片特困区的贫困发生率覆盖了中国70%以上的贫困人口,成为中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中国11个连片特困区在自然、生态、气候条件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如大多属于山地丘陵地区,生态条件脆弱,缺乏技术、设备、资金,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较低,公共设施落后,远离经济市场中心等,受这些共同的不利因素的制约,连片特困区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的影响,并将继续经受这些不利影响所导致的诸如粮食安全不能保证、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等方面的挑战.特困区人群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包括不断增长的对粮食和水资源的需求、持续贫困和疾病困扰的风险逐步加重、以及土地资源的退化等.这些因素还将会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进一步扩大.

11个连片特困区之间的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也存在很多差异性,各地区之间发展条件不同、致贫因素错综复杂.另外,气候变化对各地区的影响、各地区的气候脆弱性及适应能力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国家新的扶贫开发纲领战略在不同连片特困区实施时,应根据各片区的气候变化脆弱性、适应能力,以及贫困因素和条件等特点,考虑片区之间以及片区内不同地方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实施合理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和扶贫对策.

2013年12月, 、国务院 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要求.文件旨在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同年发布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系统设计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格局,将全国划分为城市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三类适应区,目标是通过加强适应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粮食安全以及生态安全.这种制度设计理念在各地连片特困区的扶贫规划中也得到了呼应.

鉴于对上述国家扶贫政策的考虑,为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中国政府实现到2020年中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的战略目标,香港乐施会委托北京全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领衔研究中国 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气候变化适应和扶贫发展政策问题,尝试为相关部门开展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精准扶贫提供支持.

扶贫目标遭遇气候变化挑战

尽管气候变化影响将可能使扶贫发展目标的实现遭遇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但目前的政策尚未提及气候变化和扶贫发展关系以及如何开展气候变化视角下的扶贫工作,也未将气候变化作为一项战略性规划纳入扶贫发展过程.如何将气候适应和扶贫相结合仍待探索.

首先,粮食安全是特困区气候变化适应的重中之重.在中国,极端气候不仅影响粮食安全,而且将直接影响贫困地区脆弱人群的口粮.这些贫困地区的第一产业比例相对比较高,因此研究并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报告发现在中国11个连片特困区,绝大部分的贫困县都对气候变化敏感或非常敏感.玉米是许多特困区的主要农作物,升温将造成11个连片特困区绝大部分地区玉米产量的减少,从而进一步加剧这些地区的贫困情况.在这些地区应该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同时有限度地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推动扶贫减贫.如果当地长期种植的优势品种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可以考虑增加种植多种抗旱、耐寒的作物种类以及采用轮种、滴灌等种植以及节水技术,增加脆弱地区和脆弱领域的适应能力.

其次,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落实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特困区贫困人群的生计安全.11个连片特困区的小农户,尤其是老人、妇女、儿童等脆弱人群更是气 候变化最直接的受害者,在面对气候变化挑战时,他们自身的恢复力最弱,生计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在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落实过程中,除了关注城市气候变化适应的同时,还应将帮助特困区脆弱人群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提高到战略层面,重视对贫困人群生计安全的保护.这里的生计安全, 包括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生产方面首先要保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引入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品种、适宜气候的种植方式,同时要因地制宜地拓展多种生计途径,例如农产品深加工,以及依托于区域功能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生活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生活社区减灾防灾机制和预警机制,保障脆弱人群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要推进农村社区的资源有效利用,保证安全用水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

再次,气候变化适应需要将生态保护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大部分连片特困区生态区位重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这些地区应该为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但特困社区被禁止使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必然会造成生计丧失,扶贫发展目标无法实现.特困区为地方以及全国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需要国家加大投资,创造替代生计,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建立多元化的、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这些生态保护区需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边界区域要积极开展生态合作,将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作为生态屏障,这些地区将是在气候变化适应中提高区域整体恢复力的王牌,其重要性必须得到认可和保障.

最后,应把适应气候变化纳入连片特困区扶贫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气候变化带来的 影响(极端气候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叠加以及升温降水格局改变造成的粮食减产)可以使脆弱地区和人群迅速返贫,因此把适应气候变化纳入中国11个连片特困区的扶贫发展规划十分紧迫.扶贫攻坚需要跨省合作的协同机制,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因为系统边缘所经受的气候变化胁迫多种多样,常常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更加需要加强协同配合和分类指导.这需要探索和打破行政分割,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全面统筹全局和局部以及近期和远期的适应工作,同时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和地方之间的协调联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气候变化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人口迁移和适应气候变化:西方争议和中国实践 摘 要:当前,学界对于人口迁移是否属于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有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赞成者认为,迁移可以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迁出地的生态环境;迁移是。

2、 对话杜祥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雄心勃勃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认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是积极的,这是我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中国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巴黎气候变。

3、 气候变化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影响和应略 摘 要:气候变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影响极大,同样也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形势。本文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提出一系列防治水。

4、 气候变化治理技术方案之中国路径 文章编号:1001-2397(2013)03-0095-10收稿日期:2013-03-08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5、 董秘,应走在变化之前 中國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微观经济的实体——公司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公司的决策和运营必须相应进行变革与调整。作为公司的。

6、 借鉴和超越:中国企业应唱响全球思维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把世界商业眼光吸引向中国企业,也敦促中国企业提升全球视野。中国企业准备全球商业竞争和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