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作文素材杂志订阅 作文素材杂志 论文素材 毕业论文素材 日语毕业论文素材 电子杂志素材 文学杂志封面素材 学术期刊封面素材 毕业设计论文素材 作文素材杂志投稿

关于素材论文范文 挖掘生活素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素材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5

挖掘生活素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是关于对写作素材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高中作文素材大全500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数学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数学服务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好数学,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践行“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入手,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生活内涵,体验数学学习的魅力,从而构建高效的智慧数学课堂,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素材;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2B-0075-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数学知识抽象性、系统性很强,而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较弱,这就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难度.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入手,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和资源,为学生搭建生活的桥梁,让数学知识更加“接地气”,增强知识的温度,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彰显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延伸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数学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运用生活素材实现创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联系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通过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内驱力,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增强课堂的活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获取知识,发展技能.

在教学《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师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多媒体打开了肯德基的官方网站,教师微笑着说:“同学们,这个地方,你们熟悉吗?今天我们要去肯德基美餐一顿”.教师简短的话,立即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置身于非常熟悉的场景中.教师点开了“网上订餐”栏目,发现:鸡肉卷23元1份,薯条11元1份,原味鸡19元1份,烤翅12元1份,奶茶9元1杯.教师让学生从中选出两种最爱吃的食品,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高涨.此时,教师说自己点了1份原味鸡和2份鸡肉卷,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9+23×2,那应该怎么解答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计算一共花费多少元?必须要先算什么?学生很快想到,要想算出一共用去多少元,必须要先算出2份鸡肉卷的价钱,从而让学生掌握了在有乘有加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上述案例,教师并没有将混合运算的顺序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将学生所要学的内容和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生活素材实现引思,突破难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手段,学生遇事总爱问个为什么,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讲解或者告知,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能真正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生活素材,丰富学生的表象认知力,引发学生思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突破学习的难点,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做一个长8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通风管,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题目出示后,学生认为很简单,直接套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宽×2+长×高×2+宽×高×2或者(长×宽+长×高+宽×高)×2,并列出算式8×4×2+8×3×2+4×3×2或者(8×4+8×3+4×3)×2,最终算出结果是136平方分米,学生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但老师一句话也没有说,反而摇了摇头,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心生纳闷,不知所措,此时教师拿出一个通风管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微笑着说道:“同学们,按照你们的想法,做出来的通风管还能通风吗?”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通风管没有6个面,只有4个面.通过观察通风管模型,让学生很快找到了解题思路,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上述案例,教师巧妙引入生活元素,让数学课堂充盈生活的气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化成直观、形象的事物,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触及知识的本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同在.

三、运用生活素材实现促学,促进内化

数学知识复杂、难懂,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时常对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究其原因,教师割裂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枯燥的、生硬的、是没有温度的.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生活素材,促进学生思考,加强“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完成知识建构,用具体、形象的生活素材解释数学问题,加快新知内化的历程.

在教學《间隔排列》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将一根铁棒锯成3段,需要3分钟,如果将同样长的铁棒锯成9段,需要几分钟?题目在大屏幕出示以后,学生们认为很简单,都举起小手争着回答,毫不犹豫地说是9分钟.显然,学生们的思维陷入了定势,并没有掌握题目的要领.教师如果直接告知学生结论,学生也无法理解.于是,教师变换了角度,对学生说:“同学们每天都会上下楼,从一楼爬到四楼,要爬几层楼梯呢?”在学生的生活中,都有爬楼梯的经历,自然会明白要爬三层楼梯,因为第一层不需要爬.紧接着,教师趁势向学生问道,把铁棒锯成3段,实际上锯了几次?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2次.”“那锯一次要多少时间呢?”“1.5分钟.”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得出了正确的解题方法: 3-1等于2(次);3÷2等于1.5(分钟);9-1等于8(次);8×1.5等于12(分钟).教师欣喜地发现,学生不但进行解答,而且能准确表达出每一个算式的意义,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领悟、内化和升华.

上述案例,教师在学生解题时,将他们的思维和爬楼梯的经验发生联系,从而得出准确的判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了知识的建构.

四、运用生活素材实现活用,提升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学习数学的真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活学活用的能力.

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了解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吗?班级学生每周花多少时间阅读课外书?四大名著中,班级学生最喜欢读的是哪本书?班级学生每个月一共读了多少本书?”这样的问题,极具生活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设计了调查表,积极搜集数据,然后根据所搜集的数据,绘制成相应的统计图,来正确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统计的问题,对数据展开分析,然后甄别,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合适,强化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和优势的理解,形成了完善的知识体系.

上述案例,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具有开放性、生活性的作业,加强了数学知识横向间的联系,改变以往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状态,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乐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提出的重要理念,教师对生活素材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研读教材,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凸显数学知识的生活性、趣味性和适用性,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发奎.浅谈对小学生发现和记录生活素材的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

[2]施贵林.数学生活素材的精选妙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Z5).

总结:关于免费素材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素材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撑游戏之篙,让数学课堂有趣又有效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课堂应用。如何将知识和游戏巧妙结合,寓教于乐,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

2、 挖掘学习素材,学生数学思维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素材是重要的活动载体,如何进行教学素材的挖掘和拓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是每一个教师都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本。

3、 慢教学,让数学课堂静待花开 摘 要:如何让数学课堂从过分关注知识积累的“绩效教育”回到关注学生成长的“生命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课堂。教师要转变观念,让数学课堂遵循。

4、 生活素材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折射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对数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精确化和模型化,而且还可以反过来对人们更好地认识生活、改造生活和创造生活提供有力帮助 可见,。

5、 巧妙评价,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摘要】“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正确并适时地运用评价手段,对激发学生的。

6、 渗透转化思想,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 摘 要: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转化就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也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该帮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