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意会论文范文 既要意会,也能言传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意会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8

既要意会,也能言传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意会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意会是什么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品读古典诗词,常常心里感觉某句诗写得好,美到心底,妙不可言,却道不出究竟妙在何处,只是“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读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觉得“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宝玉赞她已得了诗中三昧,但香菱到底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其他姊妹们也并不以为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隔”和“不隔”论诗之高下,他说,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词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眼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和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而,究竟何为“隔”,何为“不隔”,并没有说得很明白,亦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西南联大的唐兰教授讲词,念上一句,大叫一声“好,真好”,这首词就算讲过去了,也许是担心过多的讲解反而使诗词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但设若既能读出诗的好,又能说出诗好在哪里,那才是读诗的至高境界.

诗词鉴赏方面的文本要么失之笼统,要么过于庞杂,甚至理论性太强,味同嚼蜡,寡淡无味,失去了初读古典诗词的美感.导致人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是缺少一个可供参考的明晰的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成体系,自己不知从何说起,听者也不知所云.

在全国各省的语文高考大纲中也明确规定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诗歌赏析能力.本文在此提供一些可供实际操作参考的鉴赏角度和鉴赏示例,希使我们评诗时有据可依,有法可考.

一、意象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诗歌中特有的艺术概念,抓住诗句中的意象,感受其中营造的意境,是鉴赏诗句常用的方法.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连用六个意象——风、天、猿、渚、沙、鸟,加上“急风”,更显出内心的焦灼,“天高”反衬出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猿啸声更显悲惨,渚和沙的清白,和人内心的清清白白相应,鸟儿归巢,人却无家可归,整幅画面营造出萧瑟、凄凉、孤寂的意境,也给全诗奠定了悲愁难耐的感情基调.

另外,有些诗句中的意象有象征意义,需要细细体味,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写自己的贬谪之处:“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竹象征君子气节,苦竹可见处境之苦,表明自己哪怕因直言进谏被贬,也仍然不改初心,保持正直之气;而杜鹃啼血,象征对故国的眷念,表达的是拳拳的爱国之心.这些都是通过对意象的思考体会出来的情感,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读诗不能只读表层,否则诗的味道就丢掉了.

二、表现手法

诗歌中所使用的表现手法较之其他文体相对丰富,这里表现手法的内涵是广义的,包括各种艺术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联想想象、烘托渲染、抒情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语言特色、用典、象征、对照、正侧、抑扬、风格等.赏出诗句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最常见的赏析方法之一.如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拟人化,好像它也是诗人的好朋友,应该懂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可是它不知道,仍然一直照到天明,写出了那种排遣不去的相思之苦.

再如李清照《声声慢》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三组叠词,将那种四处寻找而不得的失落感,那种生活境况的苦楚和内心的悲情反复渲染,起到了强调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重叠也极具音律美.

从这个角度赏析诗句,一般先指出其运用的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手法的具体体现,最后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三、写作角度

詩词中描写事物或表达情感的角度别具匠心,也使诗句读来会产生和众不同的感觉.如写思念之情,不写自己如何想家,而写家中亲人想念自己,如杜甫的《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本是抒写自己思家,却从家中妻子想念自己着笔,想到妻子在月夜靠着帘子,默默流泪,月光照在她的脸上.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历来被称为千古名句,但它究竟好在哪里?此句并无艺术表现手法可言,但其写音乐的角度很特别,它从音乐给人带来的感觉入手,让人产生一种幽长的、充满幽怨的愁绪,带着深深的遗憾,大音希声,此时一切尽在不言中.

诗中另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不是正面直接写乐曲,而是从侧面描写音乐之美,让听者都沉默无语,沉醉其中,并用景物描写营造出音乐带来的独特意境.

诗词中还运用其他的写作角度,如视觉和听觉结合、由远及近、从上至下,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等等.

四、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即在诗歌鉴赏中指通过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研读诗句.如《琵琶行》中的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诗究竟好在哪儿?该如何赏析?只能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来读.白居易作此诗时,因直言进谏而遭贬,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际遇十分相似,诗人由此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同病相怜之感.诗人和这位萍水相逢的天涯歌女同样是“人生在世不称意”之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付出过努力,可终究是难遇真心人,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终究难逃被弃被贬的命运,面对坎坷身世,也只能是万般无奈,早已没有资本和命运抗衡,等待着他们前方的漫漫长路,唯有和孤独做伴,最终的结局恐怕只能是悲剧.

读懂了诗人,才能真正读懂他的诗,这句诗既有对自己命运的幽怨,也有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它揭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是从古至今人们对飘零、凄凉、失意的共同情感体验,因而产生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很多时候,仅从诗句本身着眼无法赏析其妙处,将之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方能品出其独特之味道.

总结:本文关于意会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概念图示法:从意会到言传的嬗变 思维的发展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交流的结果,概念建构的标志之一就是能用建构的概念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面对诸多“理解性问题”,经常会。

2、 架起意会和言传桥梁 【摘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课堂,古典诗词却由于多方面的。

3、 反垄断机构三合一,应避免隧道视野 根据今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分散于三个部门的反垄断机构将合并为一,目前正有序推进。具体而言,是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反垄断执法职责。

4、 低生育率无需恐慌,但应未雨绸缪 国家统计局年初发布数据,中国2017年比2016年出生人口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下降了0 52‰,仅为12 43‰,这一数据比日。

5、 备案延期,P2P煎熬时刻 资本在犹豫。3月28日,港股上市公司新丝路文旅再次发布公告,把收购完成日期的大限推迟到6月底,也就是网贷备案的大限。这是新丝路文旅第七次推迟P2。

6、 李克强总理强调管好国家大家业,审计监督一定要跟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6月17日在审计署考察并座谈。他强调,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是宪法确立的,要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