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毕业论文什么时候交 关于交强险论文的题目 发表论文导师会交版面费吗 正交试验论文 毕业论文不交 交初稿的时候查重吗 交通报投稿

关于交所论文范文 票交所时代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特征应略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交所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5

票交所时代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特征应略是关于交所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交所郊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票据市场是中国发展最早的金融子市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以来,票据在充当企业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票据的功能逐渐从传统的支付结算工具演化为融资、交易和投资的工具,也因功能的升级和交易规模的扩大,票据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现象.特别是近几年, 银行借助信托计划、票据代持、资管计划做大票据业务的同时, 票据 乘虚而入,通过虚假包装、自开自贴、控制同业户等多种手段进行监管套利,导致票据领域乱象众多,票据掉包、空壳公司骗贷等同质同类的票据风险事件甚至案件频繁暴露.鉴于此,2016年12月8日,上海票据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票交所成立后,变革了票据交易的流转方式,实现了出票、流转、兑付、托管等过程的完全电子化和交易信息的透明化,减少了假票、变造票的风险,终结了掉包案件.但票据实现线上交易后,票据主体的法律责任并不能改变,票据的支付功能和交易功能并不能改变,银行票据业务同样会面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经营风险; 且因新功能、新规则、新理念带来的灵活性,票据业务风险控制变得更有挑战性.

票交所时代银行面临的风险

新规则不改变信用风险传导路径.《上海票据交易所票据交易规则》将银票的无条件付款责任主体调整为“承兑行(确认)、贴现人、保证增信行、承兑保证人和贴现保证人”,商票的无条件付款责任主体调整为“贴现人、保证增信行和贴现保证人”.调整后,票据持有人误认为其无需承担《票据法》规定的票据追索权,因此就不需按照“信用风险仍在表內承诺或协议” 计提资本.市场的调整,虽然为银行扩大票据交易量提供了友好的环境,但不利于票据持有人有效识别、计量、监测信用风险.因为《票据法》明确规定“票据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换句话说,票据持有人不因市场规则的调整,改变承担票据风险的责任.如某行南通分行(系“持票行之一”)曾为某村镇银行(系“承兑行”)开出银票办理转贴现业务,因出票人属于空壳公司,且村镇银行没有支付票款的能力,该分行作为转贴现行,因被票据后手追索已垫付了数亿元资金.

新模式不改变“票据池”业务的交易风险.票交所对电票业务的市场主体进行了扩容,允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主体从事票据交易,并新增了票据质押、托管业务,为将票据作为“标准化产品”交易流通提供了便利,方便了银行利用“票据池”业务进行票据交易.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在办理电票“票据池”融资业务时,将零散小票质押后,通过银行的增信,化零为整再次开出同等金额的银票,方便了银行持票交易,形成了“票据质押+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转贴现+投资+托管”等交易组合.这为银行提供更多业务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转贴现价格不公允、投资不穿透、托管不尽职等操作风险点.银行一旦被身披商业保理、空壳贸易公司、互联网理财外衣的票据 利用票据质押业务套取信用,自我增信风险就会升级为信用风险.

新业务功能增加新的经营风险.从1995年出台《票据法》到2017年6月票交所正式上线,票据从企业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 拓展到银行调剂贷款规模、赚取利差、银行间融资的工具,票据新功能的拓展,使得银行的票据盈利模式从赚取中间业务收入向赚取交易差价转变.也就是说,票据在充当“标准化产品”交易时,银行因票据交易节奏快,票据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大,视票据为交易物赚取差价的动机特别强烈.可是,部分机构又因为宏观形势判断失误、资产负债管理欠缺,应对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票据利率大幅波动的经验不足,加大了票据交易的市场风险.此外,票据在充当贷款替代品时,难免会出现票据买卖价格和规模调剂时点不吻合的现象,导致银行顾此失彼,在满足贷款规模或资本充足率考核时,难免会出现亏损.如某农商行因资本充足率和贷款规模不达标,加之票据市场价格波动,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季末和第二季度末不得不亏损卖出票据.

新交易理念面临新的合规风险.进入票交所时代,银票主要以电子票据为主,实现了开票、贴现、交易票据全生命周期的交易留痕,纸票伪造变造风险显著弱化,且大大减少了票据业务的违规操作风险.但是新的交易环节、新的作业模式,使得银行面临新的合规风险.一方面,线上电票交易使得银行的内控要求不达标.在纸票时代,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实物保管、资金清算通常在运营管理部,做到前中后台分离.线上票据交易后,使用、管理票据系统的均是票据部,和票据业务相关的发起、开户、票据线上托管、质押票据池入库、资金清算也由票据交易员完成, 形成了票据业务的授权授信审批、风险审查等风控流程和票据交易全程交易“两张皮”的现象.且因运营管理部对票据实物不核算、不账实核对、不定期查库,风险管理部对票据业务的定价及流程不介入,客观上形成交易员“一手清”,违背了商业银行前中后台岗位制约的内控要求.另一方面,票据贴现业务流程和合规要求相违背.《票据交易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6〕29号)提出为提高票据交易效率,简化票据贴现贸易背景审核,票据贴现无需企业提供合同和 .从合规管理角度来看,这一规定和《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的票据交易必须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要求不符.从交易主体角度,这一规定一定程度上方便了 开展无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业务,不符合银行利用票据业务支持实体企业的发展战略.

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转变经营理念,从根治票源风险入手,降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发展的定位上,应重点突出服务实体企业和提高资产负债运营效率的理念.在票据一级市场上,要突出服务实体企业理念,强调票据承兑、贴现环节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并将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作为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应改变市场上部分银行贴现环节90%票源来自票据 、10%来自实体企业的现状,有效控制票据 利用空壳公司套取银行信用,防止其将带毒的票据流入票据市场,导致风险蔓延,引发信用风险事件.

转变风控理念,从强化内部控制角度,防范操作风险.票交所时代,商业银行不能唯效率、唯业绩是图,要从内控优先角度出发,防控风险,改变票据业务只交给票据部完成的现状,发挥中后对票据业务风险的管控.具体分析,运营管理部门应从开户、对账、印鉴管理、线上(含线下)票据实物管理等多方面防范操作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应从定价、交易对手评级、风险敞口管理等多方面防控信用风险;合规部门应加强合规文化教育,定期排查重要岗位人员八小时内外的异常行为,防范交易员道德风险.

转变盈利理念,认清票据交易风险本质,防范市场风险.在战略上,银行应将票据交易作为标准化产品进行管理,在赚取票据利差时,应充分识别利率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在战术上,应平衡票据交易业务和传统的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票据贴现业务、票据池业务、票据资管业务、票据投资业务的关系,合理匡算业务规模和时点限额,合理控制期限错配、品种错配比例,平衡好前中后的关系,防控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

转变合规理念,从兼顾市场规则和监管规则角度,防范合规风险.一是改进票据贴现环节贸易背景审核方式,满足《票据法》规定的贸易背景审核条款.银行应从风险防范和合规经营的角度出发,在对贴现企业授信时,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纳税申报额、用电量等方面确定企业的最高贴现额度,确保业务量和贸易背景匹配,使得市场规则和监管规则保持一致.二是有效控制自开自贴关联交易的违规风险.银行可以通过跟踪资金流向的合规性,防范票据 、票据理财公司利用自开自贴规则骗取银行信用.三是改进转贴现负债的风险计量方式,满足监管规定的资本计提要求.按照现行的监管要求,银行应将未到期的转贴现负债纳入加权风险资产计算的范畴,但结合银行从实际承担风险的大小分析,可以由商业承兑汇票保贴行、保证增信行、首笔转贴现行按照同业业务交易对手属性,计提加权风险资产,合理体现风险分担原则.四是有效识别线上线下组合交易的风险.商业银行要主动修订线上和线下票据业务规章制度,做到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分离,做到实物保管和对应主营业务定期对账,防止“一女多嫁”的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南通监管分局)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交所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业务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对此,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供人们投资。

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法律风险 摘 要: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以及信贷业务法律风险的科学界定,让我们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有一个科学的了解。同时探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

3、 人民银行核算业务操作风险管理 [摘 要]人民银行核算业务存在的风险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会计核算业务风险的分布状况,梳理了现阶段人民银行核算业务。

4、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风险与监管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同业业务发展空间变大。因同业业务具有能规避金融监管、优化银行资产负债表、促进利润增长等优势,银行同业业务快速扩张。但同。

5、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同时也要固守传统业务。。

6、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理论概述(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念及本质目前,对个人理财的研究定义主要是以美国CFP的 Board of 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