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机关党建论文 检察杂志 政府机关发表论文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论文 机关内部刊物 检察技术论文

关于检察机关论文范文 如何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检察机关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8

如何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是关于检察机关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检察机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主要从制度建设层面,针对检察机关公诉部门法律监督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检察机关公诉部门法律监督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法律监督;监督机制;预防职能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53--02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总体来说,就是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本领.从检察机关的职能和执法工作的特点来看,法律监督能力应当包括履行检察职能,打击预防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依法打击职务犯罪,促进廉政建设的能力;正确处理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规范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能力;强化自身监督和制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能力等等.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可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审查工作过于粗糙.主体审查不细致.尤其针对十六周岁上下的犯罪嫌疑人涉嫌普通刑事犯罪时,当户籍证明、医院出生证明、证人证言等多份证据互相矛盾时,机关往往不进一步审核,直接采纳最有利证据,只向检察机关提供片面证据,按照年满16周岁移送审查起诉.这种错误做法,不仅浪费司法资源,而且极易造成错案.

2.卷宗材料不规范.起诉意见书书写不严谨,有的案号与犯罪嫌疑人人数不符,有的犯罪嫌疑人姓名前后不一致,有的犯罪嫌疑人涉嫌罪名前后不一致,有的强制措施书写前后矛盾,还有其他细节问题,如嫌疑人性别、年龄、籍贯等与实际情况不符等等.犯罪嫌疑人另案处理情况不明,未附相关材料,未说明进行了何种处理,既没有进行通缉也不曾受过其他审判,不知其处理结果.

3.赃款赃物移送乏力.赃物移送不及时,扣押清单不附卷.有不少扣押清单未附卷且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法院已判决,相关赃物才刚移送至检察机关.之后法院常拒收,导致赃物滞留.赃物移送范围不明确.对赃物往往不甄别,一律移送检察机关,导致不少赃物往返移送,浪费司法资源.

4.强制措施适用不当.适用取保候审标准不一.有的案件情节较轻,刚达到起刑标准,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也很好,仍被逮捕.有的依照法定刑,犯罪嫌疑人应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却被取保候审,而且司法实践中脱保的现象十分严重.

5.补充侦查不及时、不到位.补侦材料写明无法补充相关材料的并不少见,有的确系失去了有利侦查时机无法补充,但有很多是机关不愿去补侦,怕补侦材料对己不利,怕补侦耗费时间精力,或自认为没有必要补侦.他们往往将时间投入到立新案中,对于补侦就写工作说明来应付.于是.造成了在审查起诉阶段,机关积极性低、检察机关忙于补侦的现象.

二、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1.机关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意识淡薄.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被动接受监督甚至不屑于接受监督的现象.一些地方存在推卸、扯皮等现象.除了职能分工存在差异导致的对证据理解上存在分歧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受监督意识的淡化.

2.检察机关监督意识淡薄.实践中,检察机关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卷宗材料不规范、赃物移送不及时等问题,认为并不直接影响案件定性,考虑办案的时限以及退返工作的繁复,常常出现放之任之的态度.

3.机关与检察机关对案件标准把握不一致,机关有推托之嫌.只要案件达到其内部质量标准顺利移送起诉后,机关普遍认为自己任务已经完成,即使检察机关发出补充侦查书,除非对案件定性有决定性影响,否则补侦材料写明无法补充相关材料的并不少见.

4.检察机关监督方式缺乏立体,过于单一,使做到机关的违法行为不易被发现.一直以来,公诉部门对侦查活动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对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并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关键证人.对机关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但是,这种主要依靠书面审的监督形式,属于程序性监督、事后监督,影响监督职能的有效履行,使做到机关的违法行为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很难取做到确凿的证据.

5.检察机关监督手段缺乏刚性,权威性不够.由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没有强制力,无法对被监督者产生约束力.即使发现了机关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主要也只能运用发送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形式,来纠正被监督机关的严重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6条、第224条等对纠正违法做了规定,但是,并没有规定被纠正机关反馈不及时或无反馈的法律后果,即法律监督权变成了一种建议权,缺乏制裁手段和制裁机制,其最终实现实际上依赖于其他有权机关的决定或者裁判.监督反馈不及时甚至监督无反馈,并不会受到任何惩戒,因此,法律监督权在此被虚置.此外,对于机关强制措施适用监督也不力.除逮捕以外的强制措施适用,机关可自行决定,即使逮捕,机关也可直接变更,只需通知检察机关即可.这样导致检察机关根本无法对机关该项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三、几点解决建议

1.促成机关完善案件考核机制,由机关、检察机关共同拟定考核标准,由检察机关行使部分考核权.考核标准制定要全面,要着重考核案件质量,不能片面追求立案数,要着重提高案件质量.要将退回补充侦查事项、强制措施适用、赃物移转、法律文书等多个事项均纳入考核范围,且由检察机关出具考核意见.

2.完善对机关的监督机制,形成定期反馈制度,就具体个案或类案办理情况、侦查中存在的问题等定期通报,将监督落到实处.

3.强化主动监督意识,监督方式多元化.改变以往着重进行书面审的做法,改静态监督为动态监督、改事后监督为过程监督、改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强化主动监督意识,主动到发案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必要时自行调取关键证据.我院办理的林某职务侵占案就是承办人主动到发案单位进行了实地调查、自行调取了关键证据,重新核实了所有账目并询问了关键证人,才最终识破了这起修改多笔账目材料、伪造重要书证的案件.

4.制定相关制度,赋予检察机关对机关强制措施适用的监督权,明确检察机关监督权的行使方式、违反的法律后果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制约关系,才能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5.改革现有管理模式,引入公诉引导侦查的工作机制,明文规定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介人侦查活动的范围、权限、责任承担等,以提高司法效率,减少侦查干扰,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四、加强个案预防职能

侦查监督、诉讼监督是公诉部门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仅仅就案办案是不够的,公诉部门的法律监督还需延伸到个案预防职能上,具体落实到对个人进行法制教育、防止其再次走上犯罪道路,对单位进行法制宣传、帮助其整章建制堵塞漏洞等.

预防职能是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都应当具有的职能,公诉部门也不例外.我们应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好个案预防工作.例如,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建立犯罪预警机制;针对职务犯罪,与相关部门座谈、向单位发送检察建议,助其改进管理机制,弥补管理漏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会积极配合.对检察建议不理不睬的单位并不少见,不仅影响了预防工作的开展,还损害了检察机关的权威形象.因此,应明确相关法律规定,赋予检察建议明确的法律效力,使检察建议充分发挥其作用.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就是要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坚决纠正机关、审判机关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维护法律公平正义,同时全面保障被告人、被害人等人的合法权益,帮助发案单位发现管理漏洞、改进管理机制,体现司法人文关怀和司法文明,为推进依法治国、构建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做出检察机关应有的贡献.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就必须提高法律监督能力.要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就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律监督制度,强化监督手段和监督效力.公诉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这个工作重点,加强对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的监督,强化个案预防,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社会,努力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检察机关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我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缺陷解决 摘 要:检察机关卑微的诉讼地位、监督与公诉职能的冲突、法律依据的缺乏等因素,使得检察机关对侦查的监督出现了监督的范围十分狭窄、监督的信息渠道不畅。

2、 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内部法律监督机制 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是保证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从实践看,由。

3、 关于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法律监督问题探究 摘 要:在我国,审判前的羁押是刑事拘留和逮捕这两种刑事强制措施所带来的当然状态和必然结果。刑事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公。

4、 检察机关对恶意诉讼法律监督 摘 要:恶意诉讼不止损害相对人和第三人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其浪费司法资源,扰乱司法秩序,危害司法公信力。恶意诉讼隐蔽性、表面的合法性等特点加剧了。

5、 充分发挥专项督察在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中作用 摘 要 专项督察是检察机关开展检务督察工作的一种方式,因其具有针对性、及时性、集中性等特点,在检察机关加强内部监督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

6、 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三重性 摘 要 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关系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符合人们群众的新期待。法律监督能力具有个人属性、检察属性和政治属性三种属性,本文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