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文化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有关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论文 回族文化论文2000字 琵琶文化传承论文 文化传承论文 回族文化的论文 文化传承和论文

关于回族文化传承论文范文 南京回族社区消失和回族文化传承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回族文化传承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6

南京回族社区消失和回族文化传承是关于本文可作为回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回族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和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关键词:都市化;回族;转型期;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5·2“2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586(2007)01-0054-06

南京回族社区可考的历史应该始于明代.元代的南京被称为建康路.下统录事司(今市区城南一带)和江宁、句容、溧水、溧阳五县.明初,“路”虽然已不存在,但县治基本未变.据《金陵至正新志》记载,至元二十七年,录事司、江宁、上元三地共有163户色目人,当时回族只是色目人中的一个民族,即使回回户占色目户的三分之一,其人口也不足千人.可是到了明初,南京回族人口大增.据明顾起元著《客座赘语》记载,明万历二十年江宁县户籍总数3239户,其中回族人口为9230人,而万历户籍和洪武初年相比,已“十不逮一”即不到十分之一.以此推算,洪武年间南京仅江宁就有回族人口近10万.如果加上其他县,南京的回族总人口数量就相当可观了.可是,南京回族如此集中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开始了大分散.其中有的随同军队西征,有的随永乐皇帝迁往北京,更有一批人因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而自行分散到其他地区.现散居在甘肃、青海、广西、云南、湖南等地的许多回族根据自己的宗谱或世传,都称自己的先辈原籍南京,分别是由于上述原因在明代流往异乡的.明初回族在南京大集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和其他东南沿海城市相比仍然是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此后,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南京的回族人口一直稳定在2万-3万人之间,1936年南京回族人口曾一度达到6万人,但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回族人口又再次减少.新中国建立时,南京的回族人口已经下降到2.38万人.1949年以后,南京回族人口增长显著,现在已有8万多人,占整个江苏14万余回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其回族人口的数量仍然排在东南沿海各城市的前列.

南京回族和中国所有其他大都市的回族一样,在城市的总人口中所占比率不大,长期生活在“大杂居,小聚居”的环境中.所谓“大杂居”,是指南京到处有回族居住;所谓“小聚居”,是指南京回族又相对集中在城南扇形地域,即以七家湾为中心,东到夫子庙,南到中华门,西到水西门,北到新街口的这样一个范围之中.其中南京七家湾是规模最大的回族社区.长期以来,它以伊斯兰文化为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对社区的经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组织方式、民族和文化的认同等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维系着族群和社区的文化边界,保护着这个共同体的文化不被异质文化冲击和同化.它是南京回族及其文化继续存在和得以传承的重要标志.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南京回族社区呈现面积不断缩小、回族文化的影响力不断下降,甚至回族的民族认同感也呈现出不断弱化的趋势,引起了族内许多人的忧虑.特别是具有回族社区文化代表意义的七家湾的“拆迁”,更是使人担心.曾经有过十分辉煌历史的南京回族文化会因此走向衰落吗?

实际上,七家湾的拆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随着国家商品房政策的执行,七家湾临近新街口的地缘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商,而七家湾社区是一个老社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缺少公用厕所和下水道、道路高低不平、没有路灯、电线老化、不通煤气,不仅影响城市整体形象,而且阻碍广大回族群众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成了城市改造的首选对象.七家湾地区地处市中心,新开发的商品房售价较高,而七家湾的回族居民,大多并不富裕,出于无奈,只得选择离市中心较远的茶西地区购房.1997-1998年,七家湾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拆迁”,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核心地段”消失了,200多户回民的住房,连同社区内原“大辉复巷女学”建筑也同时被拆.这次大规模的“拆迁”,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七家湾地区回族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也撤掉了历史上留下来的特有文化社区.我们很自然地要问一问“七家湾回族社区”为什么会在都市化的浪潮中消失?而且消失得那么平静呢?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回族赖以生存的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南京回族伊斯兰教史稿》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前,南京回族以从事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在珠宝玉器古玩和餐饮两类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外界所说的“回回识宝”和七家湾回族群众形象的顺口溜,即“卖鸡鸭,宰牛羊,跑经济,串五洋(百货)”是对当时回族经济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回族经营的珠宝商店有80多家,棉纱五洋商店800多户,牛羊户98户,牛肉店150户,鸡鸭行70户,卤鸭店180户,粮食行、八鲜行、水果行50户,中西餐厅100多家;此外还有炒货店58户,茶社60多户.如不发生战乱,一般来说他们的生活较为宽裕.而那些数量众多、靠经营小吃和小手工业为生的回族群众能够维持温饱生活就很不错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是那些靠捡垃圾、拉人力车、当搬运工等养家糊口的3000多回民.

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七家湾回族宰牛业、皮革业除一部分关闭外,绝大多数走向了合作化道路.全市回族中从事饮食业有589户,从事贩菜、贩鱼、贩鲜果、贩卤菜的476户,从事旧货业(包括挑高箩、收破烂)251户,小手工业486户等,总计l802户,皆成立合作社或合作组.而那些原来以出卖苦力且难以维持生计的底层回族群众则成了有固定收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普遍得到了安定和温饱的生活.

1978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七家湾回族群众的经济收入也逐年提高,那些工作单位好、经济收入高的回族家庭,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主动外迁,导致社区内回族居民逐年减少,只有那些经济收入低、无力换房的回族群众,依然留在七家湾.白友涛所著的《盘根草——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回族社区》里对当时七家湾187户回族户主的职业状况作了统计,约30户为离退休职工,100户左右为各类工人、营业员、公交车司机、京剧团工作人员等.据调查,大面积拆迁前的七家湾社区,共有60-70户低保户,其中回族就有29户.由此可

总结:关于免费回族文化传承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回族文化传承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回族文化地域性成因和特点 摘 要: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并且是回族文化形成的根基,它付与了回族文化特有的民族共同性。由于华夏长河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使回族形成了“。

2、 殷周两代文化传承和商颂流传 [摘要]《商颂》见存于《诗经》,有其历史渊源。商周之际,殷商文化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渊源。西周以后,它演化为周代礼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商颂》。

3、 漕运文化传承和弘扬 摘 要: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运输方式,在古代交通和物资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漕运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命。

4、 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文化传承问题 摘 要: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困难辉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和“魂”。当前,要借助建设美丽乡村的有力契机,进一。

5、 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实践 摘 要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职业学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对接区域文化产业打造民族特色专业等策。

6、 文化变迁中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和艺术教育关系 摘 要:民间艺术主要来源于民间,同样也生存在民间,民间艺术不仅具有实用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审美性能,能够传达民间精神。我国的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