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电大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激励机制论文 薪酬激励机制文献综述 阿里巴巴员工激励机制参考文献 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开题报告 激励制度论文题目 如何激励小微企业论文 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开题报告

关于激励论文范文 地方政府财政激励制度安排其实证分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电大论文 原创主题:激励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9

地方政府财政激励制度安排其实证分析是关于激励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激励工作正能量的句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本文以 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制度安排为研究对象,回顾了建国以来财政体制改革的变迁过程,并分析了各种财政体制的利弊.本文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强度作了实证分析,并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范围的变化考虑进去,结果说明改革后的地方政府财政激励强度得到了大大加强,而分税制改革前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强度变化不大.

关键词:地方政府 财政体制 财政激励

自从钱颖一等[1]通过对中国转轨经济的观察,认为财政分权给地方政府提供了激励去推动转型和经济增长,并总结为第二代财政联邦主义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就成了公共经济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就中国的政治体制而言,中国的分权肯定不同于联邦制国家,而是属于一种“授权”性质的分权, 随时可能把赋予地方的权力再收回来.因此, 和地方之间类似于一种委托- 关系.作为委托人的 政府,需要给 人地方政府设计和提供各种权力分配安排,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财政激励制度安排.建国以来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多次历史演变,其实就是 在实践中不断的调整和地方的财政激励制度,最终达到激励兼容的过程.

中国的财政体制自1950年至今,已经经历过数次改革,改革的核心还是围绕着 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即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励地方政府开拓财源和努力征税.

建国以来,财政体制主要可分为统收统支,包干制和分税制三大类,其中包干制又可分为固定租金和比例分成两种包干形式.下文将先阐述建国以来财政激励制度安排的变革,然后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一、建国初期的“统收统支”体制

建国伊始,中国改变了根据地时期分散经营的财政政策,而将财政收支高度集中于 ,实行统一管理[2].各级地方政府将所有财政收入都上缴 ,然后由 政府根据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向地方政府拨付款项.因此,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项目都需要经过上级审核,这种财政制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统收统支”.这样做的原因和中国当时刚刚结束战乱,百废待兴的现实国情,以及后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有国家的工业化战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一般都用“统收统支”来总体概括改革前的财政体制,以此突出当时体制的计划经济色彩.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的考察1950-1978年的这段历史,会发现只有少数年份采取了严格的统收统支制度,在大多数年份都使用了总额分成、收支包干等不同程度类似包干制的办法.可以说,中国的财政体制一直在 集中和地方分权中来回摇摆,但是总的方向是地方分权[3].

二、改革初期的财政包干体制

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 政府在这段时期一共对财政体制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调整,采用的办法是所谓“分灶吃饭”或“财政包干制”.这些做法在过去也可以找到相似的实践,因此具有较大的历史延续性.确切的说,包干制从1954年推行以来就一直成为中国处理 和地方财源分配和解决地方财政激励的基本思路,差别主要在于包干的力度和 对包干制承诺的强度.

表1 80年代各地各时期财政包干制一览表

由表1可以发现,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不得不采取分别谈判的办法,和各地方政府签订了形式多样、五花八门的各类包干合同.初看财政包干制的合同会觉得非常复杂,其实稍加分析,就可以简单的将其归纳为两种类型.

一类为固定租金制,在核定好地方收支基数以后,确定一个固定的上缴或补助数额,并且这一数额在合同期内不会改变.由于固定租金制下,地方政府可享受完全的财政剩余索取权,对地方的激励强度非常大,也可以说是最彻底的财政包干制.这类合同的签约对象一般都是发展潜力大或者需要 扶持的地区.比如沿海的广东、福建两省,两省都毗邻港澳,海外华侨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其积极性,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再比如西部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经济基础差,又是少数民族居多,所以采取对民族自治区特殊的照顾政策.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全部留给地方, 拨给地方的补助还会尽量每年递增.

另一类为分成制,还可进一步细分为总额分成和增长分成.即在核定收支基数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分成比例,这个比例可以是总税收的一个比例,或是超额完成部分的比例.如果收入不足支出的,则也由 政府按比例补助.比例的确定主要根据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能力决定.这一方法没有固定租金制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强度大,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 的财政能力.因此是实施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合同形式.

在财政包干制下,由于对双方的约束不足, 和地方的行为都充满了机会主义的色彩. 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断的改变和地方的分成比例,或者重新划分收入范围.而地方的应对之策则是不努力征税,或者把预算内收入转到预算外.因为很难对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程度进行监督,而地方也总有理由为预算内财政收入的下降辩解, 无法就表现不佳对某些省进行惩罚.只有地方政府知道自己的税收努力程度有多大,这使得地方机会主义的成本也很低.

三、90年代后的分税制

在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 就明确了要从1994年开始,建立新的政府间财政税收关系,也就是先按照事权划分 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并实行“分税制”.1993年底,国务院公布了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在收入方面,按税种来划分 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即划分为 税、地方税和 和地方共享税. 和地方共享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增值税,其中 占75%,地方占25%.在已有地方地税局的基础上,成立国税局,对税收实行分级征管.国税局负责征收 税和共享税,其余的地方税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这彻底改变了过去所有税收都主要由地方征税机构征收的做法.通过税收返还或补助的方式,对落后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以实现地区间的财政平衡.同时,取消和减少了一大批政府收费项目,对地方预算外资金进行了清理.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激励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激励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 摘要:2014年4月份先后发布的《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及《预算法草案》三审稿,最终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发债的权限,地方政府债券即将推出。报告指。

2、 深化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路径探析 摘 要: 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增强特色服务,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纵向联动不够,横向部门间资源共享难,监。

3、 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构建 摘 要: 权力清单制度所涉及的权力事项是一个“元”政治概念,建立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地方政府推进行政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浦东新区为例透视了地方。

4、 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财政困境 [摘 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解决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财政资金的困境刻不容缓,并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国家房地产宏。

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近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财预〔2017〕62号,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允许各省级政府发行。

6、 新时期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是以集权与分权划分为核心的社会政治组织联系。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乎着政府的运行效率。财政的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