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法国侵华参考文献 日军侵华论文 侵华日军论文 侵华日军暴行论文

关于列强侵华论文范文 专题三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和中国革命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列强侵华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6

专题三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和中国革命是关于列强侵华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列强侵华史美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 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4.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5.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 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6.概述中国 领导的新 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 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高考导向]

本专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其在历史必修1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在高考中频频入题.从2010年高考相关试题来看,命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加大对主要知识点的考查力度.如江苏历史卷和新课程全国卷都考了百团大战和甲午战争;山东文综卷、天津文综卷、上海综合卷都考了抗日战争;江苏历史卷、安徽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均考了辛亥革命.

2.呼应现实,渗透热点,对和当前的社会现实联系密切的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特别是周年性历史事件在试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威海卫战役115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团大战70周年、平津战役印周年等均入题.

3.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科能力.通过新情境的设置,突出新课程标准对学习能力的考查.特别要注意的是山东文综卷第11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境——一份学生的课堂笔记实录,其内容是对某一事件的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要求学生判断其学习内容.这种材料在高考试卷中是首次出现,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2010年新课程卷的最大看点,学生要高度重视.

[整合解读]

1.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及阶段特征

(1)方式:①军事侵略:五次侵华战争( 战争、第二次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经济侵略: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前期以商品输出为主,后期以资本输出为主).

④文化侵略:传教.

(2)阶段特征:第一阶段(1840~1894年):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国.侵华的目的主要是打开中国的大门,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俄国是落后的农奴制国家,侵华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沙皇扩张领土的野心).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等.

第二阶段(1894~1901年):侵华的国家增多:除了英、法、美外,德、日、意等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也加入了侵华行列.侵华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三阶段(1901~1949年):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和日本,先后出现过日本两次独霸中国和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侵华方式:列强采取以华治华、扶植 人的方针,先后扶持了清廷、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权等.

2.近代列强五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3.近代两次日本侵华战争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

(1)从领导因素来看:甲午中日战争时,清廷腐败无能,置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于不顾,一味妥协求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打击,逐步粉碎了日军的侵略计划.

(2)从民众动员情况来看:甲午中日战争中,清王朝压制民众的抗日斗争,阻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3)从战略战术情况来看: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坐失良机,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 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从国际环境情况来看: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侵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列强的愿望,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4.近代三大革命运动的比较

5.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主要特征

(1)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

(2)开放性.列强的侵略在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客观上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

(3)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各阶级的阶级地位的差异.

(4)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

(5)阶段性.从 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反侵略为主,表现为直接对外,原因是列强的侵华方式表现为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辛丑条约》签订后,则往往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原因是中国反动政权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6.新旧 主义革命的比较

7.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

(1)斗争目标和广泛性不同.第一次合作时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反对国内的敌人,参加统一战线的是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第二次合作的斗争目标是日本帝国主义,参加者包括除少数汉奸、卖国贼外的国内所有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以及海外华侨等,同时这也是导致统一战线内部阶级矛盾复杂的原因.

(2)第一次合作时,国民党只有小块根据地和不十分巩固的政权及少量军队, 既无政权又无军队,两党共同为国民革命胜利而奋斗.第二次合作时,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只能采取党外合作,国民党对 的限制和 反限制的斗争贯穿始终.

(3)第一次合作时,新三 义是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在组织上, 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第二次合作时,未形成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给统一战线的巩固增加了困难.

(4)国际条件不同.第一次合作时,虽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支持,但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反对中国革命,反对国共合作.第二次合作时,英美同日本矛盾尖锐,支持中国全面抗战,有利于 争取国共长期合作,巩固统一战线.

8.正确认识和评价各派政治力量在近代中国 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列强侵华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近代西方哲学人文精神三题 摘要:人文精神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得到充分发展和体现。近代西方哲学家们将“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在探讨人与神、人。

2、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演变和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实践 【考情分析】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是政治史的主干知识,包括政体、国体、政党制度及其产生的背景即革命和改革。考查力度大,角度多,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和专题复习 【知识结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议会与王权矛盾尖锐;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和发展:168。

4、 近代中国革命视域下的李大钊 [摘 要] 李大钊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期。这一时期,改良和革命的思想不断斗争,此消彼长,最终,革命思想占据主流。李大钊思想发展的。

5、 基美影业中国面孔西方叙事海外影片中国发行专家 基美影业中国面孔+西方叙事海外影片中国发行专家挂牌时间:2013年12月年度募资总额(万元)2015年101989基美影业(43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