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心理漫话论文

关于漫话论文范文 漫话辛弃疾英雄人和英雄词(一)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漫话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2

漫话辛弃疾英雄人和英雄词(一)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漫话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络漫宝官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诗词,是从诗人心底里流出的生命体验.每家的诗词,都有独特的生命内涵.要了解每家词作的独特性,必须了解词人的独特个性.想要深入领会辛弃疾的词,先需了解辛弃疾其人.

一、 英雄人

辛弃疾其人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英雄!辛弃疾不止一次地自称为英雄、自诩为英雄.他狂放的时候,感“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金菊对芙蓉》).失意的时候,想“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老了,自伤“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满江红》),“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水调歌头》).

辛弃疾天生一副英雄模样,身材肥胖魁梧,壮健如虎,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眼睛一瞪,就光芒直射,威严冷峻.挚友陈亮题赞他的画像时,说他“眼光有棱,足以映照一世之豪”(《辛稼轩画像赞》).词友刘过写诗赞扬辛弃疾,说“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呈稼轩》).

辛弃疾究竟算不算英雄?我们先看古代的英雄标准、英雄特质.三国时代刘劭《人物志》卷八《英雄》是这样定义英雄的: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等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草中精秀出众的叫“英”,兽中特别超群的叫“雄”.所以人们把文武出众的人与之类比,将智慧超群的称为“英”,胆力过人的称为“雄”.“英”有聪明智慧,但如果没有“雄”的胆量,他的理想就没法实现.“雄”有胆略武力,但如果没有“英”的智慧,也难以成就事业.所以,“英”以他的智慧做出战略部署,并能把握战略机遇,还需要“雄”的胆量来付诸行动.“雄”有过人的力量来服众,超常的勇气排除困难,但需要“英”的智慧来成就事业.“英”和“雄”各济所长,才能成就伟业.如果只有远见谋略,而不善于把握战机,这种人只能坐而论道,而不能应对实战.有远见谋略,又能把握战略机遇,但如果没有勇气付出行动,这种人只能守常规而不能随机应变,不能解决突发的危机.如果力量过人,但没有勇气行动,只能做力士,而不能冲锋陷阵.力量过人,勇于冲锋陷阵,但如果智慧不足以临机断事,这种人可以为先锋,难以做将帅.称得上是“英”的,一定是有远见谋略,善于掌控战机,而且有胆量做出决断,付出行动的人.张良就是这样的人.称得上是“雄”的,必定是武力过人,勇敢无畏,有行动力,而且临事机智果断.韩信就是其例.

综合来看,英雄的特点是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勇能行之,气力过人,智足断事.辛弃疾就是这样的英雄.且看他年轻时代的几件壮举.

1. 年少从军

人们都知道,二十二岁时,辛弃疾曾聚众二千,起兵抗金,后投奔耿京部下,为掌书记.他在《美芹十论》中说:“辛巳岁,金亮南下.中原之民屯聚蜂起,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辛巳岁,即绍兴三十一年(1161).我们要追问的是,他为什么要起兵抗金,起兵的动机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率两千人投奔耿京部下,而不是只身前往?或者说他为什么要隶属于耿京部下,而不是自立山头,独立抗战?为什么是在绍兴三十一年辛巳(1161)起兵,而不是在此前或此后起兵?

辛弃疾起兵是为民族大义,而不是做绿林好汉.辛弃疾的家乡是济南,自幼生长在金人占领区,饱受民族压迫与欺凌.《美芹十论·观衅篇》说:当时胡人“分朋植党,仇灭中华.民有不平讼之于官,则胡人胜,而华民则饮气以茹屈;田畴相邻,胡人则强而夺之;孳畜相杂,胡人则盗而有之”.所以,他从小就立志要为民族报仇雪耻,所谓“虏人凭陵中夏,臣子思酬国耻,普天率土,此心未尝一日忘”(《美芹十论》).

他起兵抗战的动机是雪洗国耻,收复中原.既然起兵抗战是为收复中原,孤军奋战,自不可能成功,必须壮大力量,团结义士,共图大业.对此,他在《美芹十论》中说得很明白:“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籍兵二十五万.”辛弃疾不自立山头单干,而要投奔耿京的队伍,目的是共“图恢复”大计.

辛弃疾率众两千投奔耿京,而不是只身前往,这体现出辛弃疾的“聪能谋始”.试想,当时辛弃疾年方二十出头,一个毛头小伙,如果只身前往,必然短期内难以获得耿京的信任重用.带上两千人的队伍投奔,陡然间就壮大了耿京的实力,耿京自然会对辛弃疾刮目相看,而委以重任.

且看耿京是如何逐步壮大的.据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九记载:济南人耿京怨恨金人的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才揭竿而起.先是结集李铁枪等六人入东山,逐渐发展到数十人,攻取莱芜、泰安后,队伍扩展到百余人.莱州贾瑞带领数十人归耿京,耿京大喜.耿京听从贾瑞的建议,将百余名部下分为诸军,各令招人,不久,就招募到了数十万人.辛弃疾带领二千人归隶耿京,耿京自然是大喜过望.率众两千入伙,等于是“投名状”,有了这个资本,辛弃疾在耿京的队伍中就能迅速受到重视,得到重用,才有可能“与图恢复”,实现他远大的战略意图.所以,辛弃疾率众两千投奔耿京,是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是他实现“恢复”大业的第一步.

辛弃疾之所以在绍兴三十一年冬天起兵,而不是在这之前或之后,是因为其时金主完颜亮率领百万大军南下侵宋,北方兵力空虚,加之完颜亮南侵前,向中原民众预征五年的租稅,致使民怨沸腾,民不聊生,中原豪杰,如河北大名的王友直、山东济南的耿京、太行山的陈俊,倡义集众,并起反抗.辛弃疾敏锐地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趁机而起,聚兵反抗.辛弃疾曾说“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美芹十论》),所谓“投衅而起”,就是寻找机会起兵反抗.

总结:这篇漫话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F1幕后英雄故事(一) 法拉利和壳牌的合作关系从法拉利踏上赛道之时,至今已超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从1929年开始壳牌即为法拉利重要的技术伙伴,为法拉利研发润滑油并为。

2、 水龙吟看辛弃疾身份认同困境 内容摘要:如何欣赏和解读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通过作者的分析,读者能清楚地感受到诗人在此诗中所表达的身份认同困境。

3、 英雄词人辛弃疾(上) 一、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南宋绍兴十年(1140),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此时上距靖康事变已经十三年,宋、金隔着淮河对峙的局势也已维。

4、 一个时代热词(组诗) 迎接迎接春天的花开也迎接夏天的酷热迎接金秋的收获也迎接严冬的残酷迎接欢呼和掌声也迎接挫折和挑战迎接责任和使命也迎接指责和批评迎。

5、 夜叙事词(组诗) 夜的叙事词更为深不可测的陷阱,在路灯后沉默微弱的光线,是身体撕开的零星的口子他摇摆着四肢,无形的手在推着他旋转他内心的洞穴,就快要露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