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公告送达开题报告

关于送达论文范文 基层法院民事送达问题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送达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3

基层法院民事送达问题是适合送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当日送达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送达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制度,连接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保证,建立规范合理的送达机制是程序正义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期和变革期,“送达难、难送达”已成为制约审判工作的因素,传统送达方式的弊端也越发凸显.革除弊端,在制度、实务方面做出变革和完善,促使司法送达高效合理运行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送达;体制;效率;实务

一、基层法院民事“送达难”问题的现状

(一)我国现行送达制度的规定

“民事送达”主要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将民事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送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和人的行为.主要方式有直接送达、留置送达、电子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特殊人群的转交送达、公告送达等.在基层实务中,主要的送达方式为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为深入研究我国基层法院的送达工作,笔者选取山东省某基层法院作为考察样本,实际参和送达工作,和送达人员、法官进行了探讨.

当前我国基层法院坚持传统的“全责型”送达方式,即采取“职权主义模式”,由法院全权负责相关司法文书的送达工作,当事人不担责.对比国外,不论是大陆法系的德国,还是海洋法系的美国,都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责任,不同于我国的规定.

(二)实践中的“送达难”问题

基层法院在“全责型模式”的指导下,一般是法警大队的法警负责送达工作,而案件当事人不负责任.这种传统的送达方式,在社会封闭、流动性差时具有可行性,并且可以促使法院走访调研、了解案情,促进案件的妥善解决.但在社会流动性加快,产权变更迅速的背景下,尤其自实施“立案登记制”以后案件数量猛增的背景下,法院依然坚持全责送达,使本就人手紧张的法院更加捉襟见肘,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引发纠纷,当前这种送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直接送达还是其他的送达方式,以及因为送达不能、送达错误等而做出的补救措施,在基层都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司法资源.

直接送达的问题.立案要求要有明确的被告信息,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这就是法院送达的主要依据.理想情况是,原告提供了被告的准确联系方式、住址等信息,法院依此顺利送达.现实情况是,原告立案时所提交信息往往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或者被告人逃避签收等,这就给法院送达带来了很大负担.而笔者调研的法庭,往往也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或者送达不能.

邮寄送达中,亦大量出现邮寄地址有误、无法确定送达本人、文书遗失、文书损毁、拒绝签收、邮件搁置、冒领邮件等问题.邮寄送达中因为邮政企业的员工并不了解司法流程和案件審理,其和法院工作人员亦缺乏有效沟通,使得案件不确定性、风险性进一步加大.比如法官缺席判决后,邮政系统退回的司法文书才寄回法院,造成法官工作的被动.

电子送达等在我国众多基层地区不具备可行性,笔者调研的法院中较少采用.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公告送达都是穷尽之前所有方式均无法送达才采取的送达方式,可以视为一种法律妥协.公告送达易于操作,在笔者调研的乡镇法庭中其使用量逐年递增,相应的费用也是逐年递增.但是公告送达不仅延长了审理期间,降低了审判效率,而且目前大量采取公告送达也提高了司法成本,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同时这也是送达工作效率低下、推脱扯皮的一种表现.草率采取公告送达也是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侵害,还要考虑到一定的风险.2003年和2004年,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检察院以公告送达“未穷尽其他送达方式”为由提出抗诉的就有6件,占该抗诉案件旳16.67%.在美国等国的司法实践中,缺少诉讼通知甚至被视为是严重侵害当事人接受正当程序审判权的情形.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采取公告送达后法院开庭并作出判决,此时被告出现,极易引发对立情绪和加剧矛盾.

送达无法确定被告送达地址,被告不明确的,法院虽可以裁定驳回起诉,但鉴于当事人情绪激动、政策、维稳等因素,法院轻易不会做出裁定驳回起诉.但是在职权主义的模式下,立案庭已经立案,进入司法流程,法院也只能是顶住压力想办法将案件向前推进.

二、“送达难”的原因分析

(一)送达制度问题

传统的法院全责送达模式,在我国主要适应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封闭大环境下,当前已经无法适应我国人员和物资流动空前加速,案件数量剧增,产权变动频繁的大环境.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但是司法体制的变革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法院依然大包大揽,奉行绝对职权主义,排斥当事人的参和.总之,我国法院没有积极引导当事人加入司法程序中来,没有在法院送达人员和当事人之间建立一个权责清晰、合理可行的送达模式.一旦出现问题,当事人和法院就要相互推诿甚至相互指责,使本就很严重的矛盾更加激化.

在体制的规定上不够灵活,对于送达主体、送达地址等的规定过于呆板,送达主体单一化是制约我国司法效率的一大问题.我国民诉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法院是民事诉讼的主体.参考欧美各国的制度设计,从《法国民事诉讼法典》及之后的《德国民事诉讼法典》至今,中间其法律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进行改变,固其法律的发展能够和社会的发展相衔接,不至出现较大断裂.《德国民诉法》规定,德国送达制度中也是主要奉行职权主义,但是送达人不仅可以是法院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律师、邮物员等非法院人员.美国采取当事人主义,由当事人完成送达,法院非因原告请求,或原告以海员或贫穷者诉讼救助身份起诉等特殊请求,不承担送达义务的当事人主义送达原则.《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也规定民事诉讼中送达诉讼文书的人包括当事人、联邦执行官和助理执行官等.西方法制较发达的国家,均把当事人引入全过程,重视当事人的作用,由当事人和法院共同承担送达责任,使得法院和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责任大致平衡,不至于出现一方全责性送达.明确了当事人承担部分送达成本、风险、责任等,比如部分司法文书的自送、保证信息真实性责任、送达不能的驳回等.以上规定都是我国可借鉴之处.

总结:此文是一篇送达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基层法院执行款管理的问题与 【摘 要】人民法院执行款物是执行程序中应当由人民法院经管的财物。高效科学管理执行款是深入落实最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款物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是。

2、 八面通林区基层法院积极开展作风整顿再创服务新台阶 为贯彻落实省高院、省林区中院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八面通林区基层法院立案庭积极展开作风整顿和窗口服务整治工作。立志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

3、 民事诉讼送达难之原因 摘 要:民事诉讼送达环节贯穿民事立案、审判各个环节,是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民事诉讼送达的难易与否直接关系到民事。

4、 民事送达难实质和应对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不断加速,民事送达难逐渐成为民事诉讼领域与民事执行难并驾齐驱的两大难点问题,由于送达程序是法院与当事人发生民事。

5、 基层法院离婚案件特点 离婚案件在基层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中占了较大的比重,离婚对当事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在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离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更关系其子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