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文化论文题目 少数民族教育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论文

关于少数民族论文范文 康巴方式和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少数民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0

康巴方式和少数民族汉语文学是关于少数民族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四大少数民族是哪四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我觉得,近几年来中国当代文学有几个热点,第一个热点就是《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从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和新的形式重新切入现实和生活.第二个热点,就是正在高等学校学习的或者刚刚毕业的这批年轻人,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出生的,这批人被称之为“小清新”一代,他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对于我们讨论文学概念有疑问,对我们所推荐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有疑问,说那些作品是“重口味”, 他们不喜欢“重口味”的东西,太沉重了,他们喜欢比较清新的东西.他们喜欢清新一点的风格,比如带有中国古典美学风格的(特别是台湾地区作家的作品),还有日本一些文学作品.他们对“物语”比较迷恋,也就是关注“物”自身的历史,比如一朵樱花的绽放和凋零的历史,而不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一代人审美趣味的变化,影响着当代文学传播,这也是一个热点.对此我有专门的文章,正在编一本相关的研究资料.

第三个热点就是边疆题材,少数民族题材.这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而且这个热点尽管在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里面,还没有构成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一个研究的态势,但是在传播领域里面,在出版领域里面,在公众阅读领域里面它已经非常强势了.我在《当代汉语文学中的“边疆神话”》这篇文章里边有专门的分析,我把一些蒙古草原题材,西藏题材、新疆题材,还有西南边疆题材这些长篇小说大致梳理了一遍,讨论了这样一个“边疆神话”建构的意义,以及它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困境提供的新思路.

我觉得这个题目还是可以继续做,目前研究界做得不够,它确实是有值得讨论的地方.那些生活在现 达的中心城市的作家们目前创作,说得稍微重一点可以说是黔驴技穷,在叙事上越来越复杂,复杂到了已经人家看不懂.因为我们的词汇系统和语义系统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裂痕,一方面是语言符号大量的繁殖,一方面是基本情感的表达力几乎丧失.广告里、电视剧里整天都在说“我爱你我爱你”,导致“爱”这个词汇失效(人家不相信了),于是作家不得不重新发明新的语汇,于是读者越来越读不懂了.

刚才一位朋友说得很好,说汉族作家的小说里全是疑问号,人家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里都是句号、感叹号.这个发现非常有意思.在边疆题材里面,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里面,它的许多话语,它的语言,它的说话方式,是以感叹号和句号为主的,而不是问号为主的,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叙事,我们的小说故事里面绝大部分是问号,我们的读者怎么读得懂.边疆题材,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作家(当然我说的是用汉语创作的作家,因为我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在这方面填补了空缺,精神空缺,它提供的是一种非常确定的一种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换句话说,他们的叙事重返了简洁、简单、明白和确定性.

另外,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也需要加强.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文学史的总体性和民族经验的多样性》,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其中主要意思是,要重建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叙事逻辑,而不受某种逻辑的依附.可以将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引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中,去研究文学的原型、母题的演变史,研究它们在不同的民族文学之间的跨文化传播.

回到这次会议的主要话题上来.这次我主要是读了《康巴方式》这部小说.读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时候,我们首先调动的是我们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常识,我们怎么样用我们的常识把握这部作品.我发现我们所受的教育,那套常识的东西,那套理的论东西不够用.这部小说写什么呢?写了一个家庭,吉桑、拉姆夫妻俩,两个儿子尼玛和沃玛.在这样一个村庄里面,同时存在着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村庄里的人即使农民也是游牧民.两种文化交融在一起这个村庄里;同时又有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的历史背景.这是故事发生的历史文化状况.这里边人能不能用传统文学理论中的“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典型人物”去套呢?从整个叙事中我们发现,这套东西不管用.

在小说史理论中,根据小说人物和环境的关系的不同,将小说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是:人在变,环境不变,我们称之为“成长小说”.第二类是:人在变,环境也在变,我们称之为“漫游小说”.第三类:人不变,环境变了,我们称之为“流浪汉小说”.这就是我们的文学史常识.可是《康巴方式》这个小说,上述三种类型都套不上.这部小说中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是:人不变,环境也不变.在文学史里面叙事模式里面没有这样一种东西,那么它是什么,我们必须给它命名,我称之为“文化小说”.《康巴方式》就是一种新的“文化小说”.

当然,80年代文学研究里也提了“文化小说”这个概念,但是文化小说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并不清晰,但没有考虑到人物和环境关系的这个基本要素和基本模式.我认为,就是“人不变环境也不变”,人物性格发展退到了次要位置,文化问题(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世界的永恒关系)被推到了前台.但它毕竟不是诗歌,而是小说,需要叙事的流动.在这个小说叙事中,什么东西在变呢?“事件”在变!这些事件是什么事件?不是城市里面的时髦事情,是边疆那个“未开垦处女地”里边的事件在变化.这些变化着的事件,是人类的一些基本事件,那就是生、老、病、死这些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一个“不变的人”来说,似乎有变化,但它是一个对于全体而言重复性的事件.因此这个变化叫做“事件”,对于主人公和对他村庄里面的父老乡亲,以及对所有的读者而言,他都是跟你相关了.

在应对这些基本的人类事件,生老病死这些基本人类事件之中,由于特殊环境,导致了他特殊的应对方式,这种特殊的应对方式跟汉族人不一样,跟其他民族不一样,因此他有浓郁的边地文化色彩.而且这种边地文化,对于正在黔驴技穷的中心文化、汉文化,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强烈的一种对比,使你读这个作品的时候非常好读.好读不是说语言简单就好读,好读是你读了以后有感觉才觉得好读想读下去.

在同类边疆题材的小说之中,《康巴方式》有它的特殊性.就我的阅读经验,我认为边疆题材里面有两种大的主题,一是写神圣生活的主题,我们经常阅读的文学作品中缺少这种主题,所以读来令人惊喜.毫无疑问,边疆同样也有日常生活.《康巴方式》是写边疆题材,但它的叙事重心,是处理边疆地区世俗的日常生活.神圣生活,说来说去人类重大主题就那些,但是他们神圣生活的外表,也就是一天一天展开的世俗生活究竟如何,那是我们很陌生的领域.康巴人怎样处理最基本的世俗生活,这是他对小说叙事展开基本动力.他处理这种世俗生活,这种世俗跟我们有关,但是他不同地方在于,他对待世俗的生活里边许许多多的事件方法不一样.

总结:这篇少数民族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少数民族网络文学非理性创作症候分析 摘 要:随着网络文学的勃兴与发展,少数民族网络文学正悄然而生并以较快的创作态势影响着我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格局。但是,就现有的创作情势来看,少数民。

2、 现代汉语文学情感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全方位地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变与提升,如何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复兴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承我国悠久的汉语文化发。

3、 古汉语文学历史问题探究 摘 要:古代汉语文学的历史发展是我国社会演变进程中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本文重点从古代汉语的起源、演变流程和文化定位三个方面综述了古汉语文学历史。

4、 汉魏六朝文学传播几种方式 摘 要:在大规模的雕版印刷产生以前的汉魏六朝文学是如何传播的,其主要的途径有口头吟咏、赠送与求取书籍、传抄题壁、称引佳句等方式使诗文得以传播。传。

5、 仪式和文学人类愿望表达方式 摘 要:从人类学研究的范畴来看,仪式素来被认为是历史的“存贮器”,承载着社会集体记忆。性质上,它与文学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诉求的表达性。仪式是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