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河北大学汉英禁忌语对比的硕士论文 汉英翻译中主语的确定英语论文 论文汉英翻译 汉英翻译论文 郭汉英论文选集 开题报告汉英姓名

关于汉英论文范文 汉英形反义近词对现象对比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汉英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4

汉英形反义近词对现象对比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汉英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英汉互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本文在焦点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突显原则,立足详尽语料,采用在事件域模型(ECM)下的认知分析方法,结合对英汉语中“形反义近”词对的语义成分分析,在共时视角下聚焦考察英汉“形反义近”词对的语义形成机制,并加以转喻认知模式阐释.研究发现:第一,英汉语中的“形反义近”词对都可以在ECM模型中进行分析,并都能细化到行为层和事件层;第二,“形反义近”词对在英语中受到语境的限制,但在汉语中主要受到说话者情感方面的影响;第三,在转喻过程中,“形反义近”词对在英语中是以行为驱动事体进行认知分析,而在汉语中则是以事体驱动行为完成认知过程.

关键词:“形反义近”词对 转喻 突显原则 焦点理论 ECM模型

一、引言

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因此,反义词对是以词义的相反或相对的关系为联系依据形成的词义集合(黄伯荣、廖序东,2011).我们所研究的“形反义近”词对正是反义词对的一类特殊现象.从概念层和词汇化角度上看,“形反义近”词对即“形式上互为反义词对,但在意义上为同义词对”的语言现象.由于词义本身存在多义性等复杂的情形,反义词对中词和词之间并不构成完全整齐的对应,而是呈现词和词之间、词和义项之间、义项和义项之间等反义对应的复杂情形.因此,为了更详细、精确地解释此类语言现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以此类反义词的单项义素作为比较对象进行对 析.“形反义近”词对在英汉语中存在普遍,用法灵活.和普通的反义词对不同的是,它们并不以对举的形式出现在相对的语境中,而是可以独立承担、揭示事件或现象的共同结果的词对,更多地体现出语义的相似性.

二、相关研究

(一)英汉“形反义近”词汇研究概述

据国外有关文献显示,以往国外语言学家对英语中反义词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对反义现象的分类、反义义素的收集和整理上(H. J. Schmid,2001).他们更多地是以在反义词对的研究中所发现的结论作为依据,在特定的反义语义场内继续研究反义词对的形成方式、演化过程以及各种特征,并进行分析和归类,以此来完成研究目的.针对国内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我们通过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关键词“反义词”和“认知”,发现国内语言学界对反义词对现象的研究方向主要着眼于反义词对的义素不对称现象(沈家煊,1997)和语言功能上(张维友,2010).综观国内外文献,这一现象尽管都有所涉猎,但都作为研究近义词的一小分类,只是粗略地进行了一下概述,并未深入研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用转喻模式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理论和方法

1.焦点理论和突显原则

焦点-背景(Figure-Ground)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主要体现在人们通过分析事件的部分来了解整体的一个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选择事件中某个显著的,易于理解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作为焦点在某个特定的语境(即背景)下来理解整体范畴.这种以某个突显的特征来认识或指称整个事件的认知过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Leonard Talmy,1972).毫无疑问,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甚至是婴儿,人们总是先经过感知和体验部分,再结合认知加工形成整体概念和意义,最终用语言或声音表达实际信息.

2.事件域模型(ECM)

ECM(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是一种兼顾线性和层级性的分析方法,不仅符合人们的正常认知规律,而且对于静态和动态场景均适用,可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构造的成因,以及语义和交际层面中的诸多现象.(王寅,2007)

图1:ECM的基本构成要素

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是以“事件域”为单位来体验和认识世界,并将其作为知识块储存于大脑之中(王寅,2007).语言的表达是建立在对具体事物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逐步的概括和整理而总结出的一套抽象概念.上图中整个虚线框内发生的一切都在一个事件域中,考虑到所有事件之间总存在着联系,并不能完全将它们分离开来,因此采用虚线框来表示一个事件域.ECM分析法的主要特征是层次性分析,由行为(Action)和事体1(Being)两个核心要素组成一个事件.行为和事件都可以逐层分析,分解成若干个子行为和子事体,并且可以分成更多的元层级2,体现出一定的层级性;相同层级的行为和事体之间又密切联系,体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李勇忠,2005)

3.认知转喻模式

当代语言学家普遍认同转喻认知模式是以显著代替不显著的语义理解过程.因此,转喻在产出时的立场是说话主体在特定的语境中所选择的,根据自身的知识、条件和出发点等因素对所要表达的语义在同一个事件范畴内进行换位思考,实现视角的转换.鉴于上述理论,在分析事件域模型时,需要依靠语外信息手段并运用事件中的部分信息或借用相关要素来表示整个事件,这也是一种以部分代表整体的转喻在起作用.

三、基于语料库的“形反义近”词对语义分析

前人对反义词对的研究往往甚于近义词对,而把近义词对归到词义辨析的范畴中去研究.本文根据近义词对的前期研究,采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对近义词对进行语义细分,从词对的形式上对词义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这类词对的语义演变过程的规律和特征.

(一)英语“形反义近”词对语义分析

英语中这类词对通常单个词出现在句子、短语中,或直接以单词形式使用在语言中.根据它们对语境的依附情况,可以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语境内反义,即需要依附语境存在的词对,一旦离开语境,它们的词义就截然相反;另一类则是语境外反义,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可以交互使用的词对.

我们先对语境内反义词对进行分析.如:

(1)a.Team1 best Team2.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汉英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一词多义现象和词汇教学 摘 要: 传统语言学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不尽如人意,忽视了各个义项之间的关联性。认知科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及隐喻、转喻等对该现象产生机制的解释弥补了。

2、 奇妙英语音近义通词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的。在语言产生的最初阶段,音和义的结合既有偶然性,又有规约性,音和义结合在一起经过人们长期、广泛。

3、 2018年高考英语试题中熟词生义现象分析 2016年全国II卷遵循《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题型与前两年保持一致,并且阅读ABC篇和七选五,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整体难。

4、 通感隐喻理论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内容摘要: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隐喻理论及修辞学中的常见修辞格通感为研究依据,试图将通感隐喻这一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中,旨在探讨向学。

5、 俄汉语同义程度副词语义中和现象 内容摘要:同义程度副词语义中和是一种跨语言现象,俄汉语中均存在。这些现象都要基于一定的中性化语境,这是语义中和现象的表层原因;除中性化语境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