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教学反思论文 教师教学反思论文 小学语文反思论文 课题实施方案与开题报告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论文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论文 制定开题报告反思

关于反思论文范文 勾线笔带来教育反思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反思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5

勾线笔带来教育反思是关于对写作反思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个人反思怎么写300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很多教师可能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班上的孩子把幼儿园的或同伴的东西悄悄地“据为己有”.经过十多年教育改革的我们,肯定不会简单地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而是既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幼儿出现各种偏差行为是正常的,但同时也会非常为难:怎样的引导才能让孩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并从行为上改正,同时又不会伤害孩子呢?

汪老师们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这个问题的契机.但是案例并没有告诉我们“偷拿”的那个孩子究竟是不是涵涵,为方便讨论,我们姑且用涵涵这个名字指代那个真正“偷拿”的孩子;同时我们把涵涵的行为称作“偷拿”,这个“偷”字更多是“偷偷”的意思.下面让我们从周围人们对“偷拿”行为的反应、心理学家的研究,从幼儿的道德判断水平,从涵涵在“偷拿”的过程中的情绪体验进行一个梳理和探究,并尝试提出教育策略建议.

怎样看待“偷拿”行为

玮玮两天丢了6支勾线笔,玮玮委屈、家长生气,这些反应带给汪老师很大压力,于是她发动全班幼儿在教室寻找.未果后,教师推断丢失的勾线笔是被班上的某位小朋友“偷拿”了.教师的提问“如果你们家丢了东西,怎么找也找不到,该怎么办”,这让全班幼儿把注意力聚焦到怎样动用“ ”查寻事情真相上.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涵涵哭了出来,而且哭得越来越大声,虽然她哭着还在申辩自己没拿,但这个表现反倒使得她成了最被怀疑的对象.

当汪老师们和其他教师谈论这事时,教师们或认为这是“是非观念”,或说孩子是“一时糊涂”,几乎都是从道德判断的角度在看待这件事.而班上幼儿既从“小偷”“坏人”的道德判断角度来看待“偷拿”的人,也从“找 ”这样的法制角度谈到对这类行为的惩罚.可见,涵涵周围的成人是从道德层面、同伴是从道德和法制层面,来看待“偷拿”行为.

我们再来看一看,心理学家是怎样定义“偷拿”行为的.

心理学家在1967年编制的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将儿童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其中第一类称为“A行为(Antisocial Behaviour)”,即违纪行为,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共五类.[1]可见,心理学专家是把“偷拿”定义为违纪行为.也有研究将这一行为归为“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范畴里的损人行为.[2]无论怎样命名这一行为,看来专家和普通人们都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非道德、非亲社会的违纪损人行为.

和“偷拿”行为相关的幼儿认知和情感特点

由于这个事情发生在大班,我们来看一看,5~6岁幼儿在道德判断和道德情绪归因发展方面的应有水平和年龄特点,然后再分析涵涵在“偷拿”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

◆幼儿道德和所有权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1.4~6岁幼儿的道德认知和所有权认知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研究显示,4~6岁幼儿懂得必须遵守和享用财物有关的道德规范,如“不能拿别人的巧克力”“商店的东西得拿钱买”等,懂得不能侵犯别人的财物所有权,做出损人行为后损人者将受到惩罚或不良评价等.儿童不仅能据此作出道德判断,并能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3]

所谓所有权,既包括对所有者拥有的特殊权利的认知,同时还包括认识到所有权是可以发生转移的,而且只有通过合法的转移才能拥有所有权,比如买卖和赠送.相反,非法转移(如偷窃)不存在所有权转移.研究表明,4~5岁儿童已经理解物品所有者可以允许或者拒绝他人拥有这一物品.5岁幼儿已经能够正确理解所有权的转移,并对偷窃情境下所有权无法转移的正确判断达到较高水平.此时儿童基 正确区分所有权的合法转移和非法转移.[4]

2.4~6岁幼儿的道德情绪归因停留在结果定向阶段.

研究显示,在犯过情境中,大多数4~6岁的幼儿对“偷拿”行为的情绪归因是以结果定向占优势,向道德定向发展的转折年龄大约在6岁.[5]具体说就是,如果一个人偷拿别人的东西成功了,幼儿就认为他是高兴的,如果他偷窃没成功,幼儿才判断他是难过的.但从6岁开始,幼儿逐步建立正确的道德导向的情绪归因,即认识到无论偷窃是否成功,偷窃者的情绪体验都是 的.另一研究表明,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产生的不快情绪是阻止此类行为产生的内部因素.[6]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对于“偷拿”这一行为,不论从道德判断还是从所有权认知,都已经达到能够正确认识的水平.只有在对这类行为有约束力的道德情绪体验方面,幼儿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当幼儿对非道德、非亲社会行为产生愉快的情绪时,将严重干扰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利他的亲社会行为.

◆“偷拿”过程中涵涵会经历的情绪体验及其可能带来的隐忧

从汪老师的案例描述中,我们发现,涵涵是个留守儿童,在家、在幼儿园都是被忽视的孩子.而全班小朋友都有的勾线笔,她却没有.我们可以设想,涵涵看到玮玮用彩色勾线笔画出了美丽的图画,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夸奖,她是多么羡慕.在涵涵看来,要是有玮玮那样的勾线笔,她也能画出漂亮的图画,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赞赏.但是她的家庭条件不可能满足她的愿望,能得到梦寐以求的勾线笔的最快捷的手段就是“偷拿”.

依据这个年龄的幼儿应有的道德判断和对所有权的认知水平,涵涵应该知道“偷拿”人家的东西是不对的,是“坏人”才做的事.但是她成功“偷拿”的第一支笔带给她极大的愉快情绪体验,直接干扰了她对这件事的正确的道德判断,于是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等当教师和全班小朋友大张旗鼓地追查这件事时,尤其是小朋友谈论 能抓到偷东西的“坏人”时,涵涵才被事情的严重后果吓坏了.哭声表明她体验到了恐惧、焦虑的负性情绪,但是当时全班的追查氛围使她几乎不可能从道德层面去反思这件事,只想着逃脱惩罚,所以又出现了疑似说谎(我没拿)的行为.

汪老师曾提出疑问:“是否还有必要查下去?查出是谁的意义何在?”现实中,我们可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案例:某些偷窃别人财物的成年人,其实他的经济条件并不差,他偷窃不完全是要占有这个物品,而只是“享受”偷窃过程带给他的刺激和得手后的极大快感.也就是说,他的偷窃动机是由快感驱动的.这种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很难说和成长时期教育的缺失没有关系.因此,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对幼儿未来的道德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带来隐忧.

总结:此文是一篇反思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反思 看了这个题目,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爱与尊重,谁不会啊,干吗还要重新去学?是啊,爱孩子,连母鸡都知道做的事,何苦还要重新去学呢?在以前,我也从来。

2、 关于语文教育反思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

3、 农村教育反思 今日之农村教育,从学校的方面来说,那就是稳定压倒一切,而在稳定方面,安全大于一切。从教师方面来说,考试的指挥棒决定了一切,为考而教是不二选择。。

4、 幼儿园常规教育反思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常规教育”是我们经常会说到的一个词,那么,“常规”究竟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规矩是一定。

5、 文化学视角下中职语文教育反思 【摘 要】从文化学的视角解读中职语文教育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提出中职语文教育不能偏离语文教育文化本质,应让中职语文教育回归文化本质。【关。

6、 蔡元培美育视域下的中职艺术教育反思 摘 要:如何确切领悟美育的内涵、正确传达美育的宗旨、表现美育的精神,是当下中职艺术教育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提出艺术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