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音乐欣赏论文 音乐生论文 音乐论文网 北方音乐期刊 音乐刊物 音乐期刊 幼儿园音乐欣赏论文 音乐欣赏论文杂志发表 音乐欣赏论文毕业发表 音乐欣赏论文发表 音乐欣赏论文投稿流程 音乐欣赏论文刊物发表

关于音乐欣赏论文范文 想象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音乐欣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2

想象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是关于本文可作为音乐欣赏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古典音乐欣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重新改造和组合,创造新表象的过程,也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音乐想象与其他艺术的想象都以精神内容为主,但不同的是,音乐想象首先是感受出听觉表象,其次对这些听觉表象再作进一步的想象,有一个转换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不能凭空而生,必须要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信息,才能在欣赏音乐之时,准确展现出相应的想象信号.普通高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不仅需要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需要教师合理地指导学生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

一、自然景色的音乐想象

人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性开始的,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一声等具体形象更容易被感知、想象.音乐是富于创造性的声音,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点.个人因情感和阅历不同,对音乐的想象也有所差异.音乐因情感而心动,因感受而产生想象,优秀的音乐作品从情感体验和塑造形象方面为学生提供深厚的想象土壤.如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这类作品就是运用模拟和类比的手法对大自然的景色和声音加以描绘,让学生能从乐曲中感受到一些具体的音乐形象,如钟声,蜜蜂的嗡嗡声等.例如欣赏捷克“新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时,笔者采用了分段式的欣赏方式:乐曲直接就展示沃尔塔瓦河吗?如果不是,那它描绘的又是什么?用哪种乐器来描绘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引子和主题音乐,同时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来描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欣赏后有学生说:“闭上眼睛,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幽静的山谷里,一条小溪(长笛)缓缓流淌,山谷旁开满了鲜花,美极了.”也有学生说:“我看到两条小溪流先后出现在山谷,水流由急到缓,走势从蜿蜒曲折到平坦,最后两条小溪流汇合,一同涌入沃尔塔瓦河.”在主题音乐听后感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捷克风光图片的衬托下,抒情宽广的歌唱性主题把我带入了对沃尔塔瓦河的想象中,它时而平静流淌,时而波浪起伏,时而撞击岸边岩石,掀起朵朵浪花.美丽而宽广、奔流不息、源远流长的沃尔塔瓦河,带给了捷克人民安定与祥和等尽管学生的想象各有千秋,但总体的感受是相似的,均来自于对母亲河的想象.再如欣赏小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时,一位学生通过想象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我仿佛看见清晨的曙光慢慢地撩开多瑙河朦胧的面纱,柔和的阳光照耀在灵动的河面上,水波微微荡漾,岸边的人们在翩翩起舞,人们在多瑙河上悠闲地划船娱乐等正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才激起了作曲家们的灵感,才有了经典的名曲;也正是这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乐曲中充分感受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乐曲标题的音乐想象

乐曲标题的音乐想象就是已知曲名后,让学生敞开心扉,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想象,用学生敏感而细腻的心灵去感受音乐作品中每一个触动人心的细节.如欣赏标题音乐的开创者、德国民族音乐先驱柏辽兹的管弦乐曲《邀舞》时,首听全曲前,教师可抛出三个逐层深入的问题:谁邀请谁跳舞?邀请成功了吗?是一下子就邀请到了吗?学生带着想象总结出答案:男士邀请女士跳舞,但不是第一次就能成功的.复听乐曲时,启发学生:“分别用哪件乐器来描绘了男士和女士的形象?”“邀请的过程又是如何用音乐来描绘的?”学生们带着兴趣再次展开想象.学生说:“在一个富丽堂皇的沙龙舞会上,(大提琴)一位绅士彬彬有礼地邀請(长笛)一位女士跳舞,女士没有立即答应.绅士再次邀请,言语委婉,态度诚恳,女士最终答应.”最后在学生的合作小品《邀请跳舞》中再次聆听全曲,以此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一位学生在听后感中这样写道:热烈欢腾的圆舞曲开始了,舞者随着优美的华尔兹快速旋转,绅士和女士不时附上耳畔窃窃私语,尔后,舞会渐渐进入沸腾的高潮,最后舞会结束,舞伴们相互致意,回到各自座位上.管弦乐曲《邀舞》的标题形象在音乐中非常鲜明.其音乐语言、音乐想象和音乐标题高度统一,达到了作曲家预设的创作情境,也更容易让学生展开想象.

三、故事情节的音乐想象

交响组曲《天方夜谭》取材于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歌剧《茶花女》是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而创作的,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顶峰之作,剧情也出自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可见,许多优秀的作品是根据原有的小说、戏剧及民间故事等题材创作的,音乐作品也有生动的人物和完整的故事情节.鉴于此,教师在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时,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故事内容,并追循着故事的发展轨迹,展开音乐想象,把乐曲所表达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体验与故事的具体情节紧密联系起来.如欣赏二胡名曲《江河水》时,先给学生讲述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不幸被官府抓去服苦役,倍受折磨而死.妻子闻讯来到当年送别丈夫的江边,面对滔滔江水,回忆往事,痛不欲生.学生带着故事倾听,立即会对人物展开想象,更能够深刻体会曲中女主人公的悲愤情感.听完有学生说:“这首乐曲如泣如诉,是一首催人泪下的悲歌.”还有的说:“此曲结束,女主人公无奈、绝望、愤恨、哭喊的余音相互交错,久久不曾散去.很担心女主人公将来的生活.”还有一位学生在听后写了一首名为《再别江河》的小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神奇的旋律,是心灵的述说;那精湛的演技,是生命的表白.忽而呻吟哀怨,忽而满腔悲愤;忽而诉说柔情,忽而嚎啕大哭.几乎肝肠寸断,几乎撕心裂肺;说不尽悲欢离合,诉不尽人间悲苦.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等”这样一首看似和当时情景一点“真实”的边都没沾上的乐曲,却能把这种无形的毫不掩饰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正是故事情节的想象在音乐欣赏中的神奇之处吗?

四、毫无描绘的音乐想象

音乐作品中描写大自然的、有标题的和有故事情节的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还是无描绘、无情节的音乐,既没有具体的形象可依靠,又没有情节线索可追寻,就只能在对音乐作品的音乐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结合作曲家的性格、创作意图和作品风格充分地发挥想象.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在听了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后激动地说:“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之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为此曲起名“月光”,流传至今.这种比喻性的描述就是为了借助一些可见的空间实体与可知的概念来表达诗人内心无可言说的音乐审美体验,把不能言传之情付诸语言,把不可预见的美感付诸于视觉.再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时,采用如下方式:首先让学生说出曲名的意义,很快学生就说:“这首曲子肯定很优美、欢快,如歌不就是像唱歌一样快乐吗?”接着在没有给出任何介绍和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聆听乐曲,并就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进行组内讨论.在学生先后说出忧伤、忧郁、平静的情绪和由部分乐曲段落想象到春天的田野盛开着鲜艳的花朵、黄昏时分美丽的晚霞等景象之后,对学生的想象及讨论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开始讲述柴可夫斯基在创作这首乐曲时的生活背景.最后再次聆听全曲,让学生深刻体会《如歌的行板》这首作品中孕育的作曲家所要表达的忧伤、痛苦却又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情感.尽管毫无描绘和毫无情节的音乐作品欣赏起来有些难度,但最终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对音乐作品内涵的诠释和理解.

每个人的经历、文化涵养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同.任何一首音乐作品带给人们的想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彩的.学生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想象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统一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认识,而要让每一个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去理解和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如此,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音乐欣赏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谈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摘要】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美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也是开启音乐之门的一把钥匙。器乐教学以其深层的内涵和独特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音乐教育中得到。

2、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探析 摘 要:音乐欣赏培养了学生的听觉力,使之具有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与听觉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直觉能力与情感体验能力,激发了学生的。

3、 中职和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区别构建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学校正逐渐改变以前那种仅仅重视学生分数和升学率的传统教学观念,而开始更多的是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这其中对。

4、 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 摘 要:普通高中的新课程教材音乐科目的编写指导思想:审美教育、以学生为发展中心,面向全体高中生。课程的设置分为必修课《音乐鉴赏》与选修课(歌唱、。

5、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微课”已经大踏步地走进我们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成为信息技术教学重要的辅助形式。通过利用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模。

6、 中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以职业教育为原点,中职音乐欣赏的教学改革和发展策略,要从发展战略的视角审视音乐欣赏教学实践,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和情境衍生将音乐欣赏教学跨越到职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