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活动论文 公益活动论文 班级安全教育活动开题报告 活动策划开题报告 体育活动论文 中班音乐活动论文 区域活动文献综述

关于公益活动论文范文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制度化问题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公益活动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9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制度化问题是关于公益活动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近期公益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微公益活动对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品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多数愿意参与微公益活动,并需要学校的组织和领导,微公益活动制度化有较好的民意基础,可有效推动大学生微公益活动规范化、有序化开展.因此,高校应以树立微公益理念为先导,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制度规范.

关 键 词: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 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6-0071-04

一、引言

微公益活动体现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小事,是以“人人参与、全民公益”为目标,以平民性、大众性、低成本、高参与为特点,传递公益价值与理念,塑造人们微公益习惯的公益形式.微公益活动强调从人们身边的小事入手,着眼于积少成多,将爱心汇聚成巨大的社会力量,它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塑造高尚品格的有效载体.为更好地发挥微公益活动的教育功能,学校不仅需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觉参与,还应通过制度化来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组织和引导.

为了考察当前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情况,以及学校对其进行制度化管理的情况,我们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0多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67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3.4%.

二、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制度化的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制度化不仅对全社会微公益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组织化、有序化和常态化开展.

1. 推动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组织化开展. 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团体.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作为一种强调全体学生参与并共同创造价值的公益行为, 其参与已不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事情,更多的是强调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加入.而群体要想发挥其合力,组织和组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制度化能够通过建立有关组织, 使成员们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使大学生能够在组织的领导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微公益活动.

2. 推动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有序化开展. 目前许多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仍处于无序状态, 如募捐活动混乱、学校公益岗位轮转不固定等等,这既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愿, 又影响了其参与效果.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制度化正是借助于制度化的秩序功能,将无序的活动状态加以秩序化规范,形成稳定的、有条理的制度化体系,从而规范大学生的微公益行为.

3. 推动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常态化开展.当前,我国大学生微公益理念还比较淡薄, 有关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制度规范不健全,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摸不着方向,不能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一种常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统一的控制.从制度化的控制功能上来讲,首先,加快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制度规范的建立,真正落实好制度规范的内化,使每一名大学生的微公益行为成为一种常态.其次,树立大学生微公益理念,并使其真正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进而内化为自身固有的、持久的、稳定的道德品质.总之,借助制度化的控制功能,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控制,内化制度规范,协调大学生的行为,并使之成为一种常态.

三、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制度化的问题

制度化是指个人或社团的行为从不稳定、无序、非结构状态发展到稳定、有序、有结构状态的过程.由于我国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开展正处于起步阶段, 其制度化还面临较多问题,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突出表现为微公益理念淡薄、组织领导机构缺乏、岗位设置不健全、社会大环境较差,以及活动参与效果不佳五个方面.

(一)部分大学生的微公益理念还比较淡薄

根据调查回收的467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见表1),选择“愿意”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大学生占总体样本数的71.7%,而选择“不愿意”的大学生比例为28.3%.这表明随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深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大部分能够接受微公益理念,愿意参与微公益活动.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微公益理念较为淡薄,不愿意参与.不愿意参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重,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整天忙于学业,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间比较少,参与意愿自然不高;二是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缺乏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加上学校及社会有关组织领导机构的欠缺,使他们的参与意愿不高.

(二)组织领导乏力

在探讨组织领导机构因素对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影响时,调查结果显示:占总体样本数69%的学生倾向于参与有组织的微公益活动,10%的学生倾向于参与无组织的微公益活动(见表2);在“学校是否应该建立专门组织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开展的机构”问题上,有63.9%的大学生表示赞同,而27.8%和8.3%的大学生分别选择了“否”和“无所谓”.

由上述调查结果可见, 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参与有组织的微公益活动, 且希望得到有关组织机构的带领.但是被调查的30多所高校中,只有河北联合大学、烟台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0余所学校有专门或类似的机构来组织大学生开展微公益活动, 其他学校还缺乏相关的专门机构. 可见当前学校在微公益活动的组织领导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 不适应多数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组织领导需求, 严重制约着他们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热情和效果.

(三)学校对微公益岗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微公益岗位是学校或社会等有关部门提供给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平台.比如安排扫雪、拔草、打扫卫生、志愿服务等活动岗位.对于微公益岗位管理,从大学生的意愿方面看,调查结果显示,赞成学校提供微公益岗位的大学生占总体样本数的76.4%,仅有19.4%的大学生持反对意见,另外4.2%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 认为学校应该建立微公益岗位责任制, 以加强对岗位规范管理的大学生比例为59%,持反对意见的为41%.两组数据表明: 绝大部分大学生希望学校为其提供微公益岗位, 接近六成的大学生认同学校建立有关规章制度, 加强对微公益岗位的规范化管理. 而从高校对于微公益岗位管理的实际情况看,被调查的30多所高校中,河北联合大学、烟台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0余所学校开设微公益(公益)课或将微公益(公益)活动学分纳入必修学分中,并在微公益课或微公益活动中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岗位, 其余近2/3的高校没有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微公益活动岗位. 制度供给和需求不适应, 这必然会影响部分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以及学校微公益活动的开展.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公益活动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对微信公益活动传播特征与问题 摘 要:自2011年1月微信问世以来先后经历了原生阶段、开放阶段、生态阶段,以其全球领先的用户规模和发展速度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深度植。

2、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和效果 摘 要 微博拥有众多用户,但是明星是其中最受瞩目、也最受非议的一部分用户群体。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正好与微博裂变式的传播特性不谋而合,因此成为微。

3、 福建省医保中心开展关爱眼健康公益活动等 为进一步提高福建省省本级医保参保人员健康水平,普及眼保健知识、减少致盲性眼病的发病率,省医保中心将于近期联合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共同开展“关。

4、 大学生的公益创业 2015年的1月,中央财经大学“信随我动”公益创业团队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激励行动公益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优秀项目奖。面对成绩,笔者眼前浮动。

5、 幸福中国德行天下公益活动走进榆林 2015年10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市场观察》杂志社主办,中国网中国风尚频道承办的“幸福中国 德行天下”大型公益。

6、 班主任视角下探究大学生微商创业利弊 摘要:对待大学生微商创业应全面客观,本文站在大学生班主任这一全新的角度探究大学生微商创业的利弊,客观分析大学生做微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对班主任。